積極和平:和平與衝突研究

六、和平運動的類型 五、戰爭的魅力 一、國家的定義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5月1日)
平裝: 56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7182290, 7807182296
條形碼: 9787807182290
尺寸: 23 x 17 x 2.5 cm
重量: 798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大衛·巴拉什 (美國)查爾斯·韋伯 譯者:劉成
大衛·巴拉什,1970年在威斯康星州大學獲博士學位,任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心理學教授,是“和平與戰略研究”項目的創始人和負責人之一。他是“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華盛頓特區)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史丹福大學)研究員,同時也是“科摩湖柏拉磯亞研究中心”(洛克菲勒基金會)研究員。發表專業論文近200篇,出版著作21部,並曾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或進行抗議。他最初所受教育是進化生物學。自1979年開始,他將自己的專業興趣轉向和平問題。他的著作包括:《阻止核戰爭!——簡明手冊》(獲1982年國家圖書獎提名)、《穴居人與炸彈》(1985年),這兩本書均與他的妻子、醫學博士朱迪斯·伊夫·利普頓(Judith Eve Lip-ton)合著;《親愛的敵人:我們需要對手》(1994年)。他還是以下與和平相關的教科書的作者:《軍備競賽與核戰爭》(1986年)、《走向和平:和平研究讀本》(2000年)、《理解暴力}(2001年)。
查爾斯·韋伯,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現在舊金山塞布魯克研究院和沃爾登大學任教。他還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州立大學奇哥分校和哈佛大學教書,是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富布萊特學者,並獲得“國家人文基金會”和“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資助。他發表了多篇有關哲學、心理學、心理分析學、社會科學的論文。他是《馬爾庫塞:批評理論與烏托邦的承諾》的編者之一,擔任學術叢書《二十一世紀的戰爭、和平、人類衝突透視》的主編。他是很多專業組織與和平組織的成員,包括“韶越”和“防止核戰爭國家哲學家”等組織。

內容簡介

積極和平:和平與衝突研究》內容簡介:在《積極和平》中,作者試圖強調重要的主題和可讀性,而不是沉浸於寫作技巧。作者也比較重視利用歷史資料去補充併力求深化讀者對現實議題的正確評價,比如捲入民族主義和“種族清洗”的內戰、核武器擴散、國際法、恐怖主義、世界貧窮和緊迫的環境問題。
作者常常在畢業典禮上對學生老生常談:“你已經處於一個十字路口”,要進行重要的、決定終生的選擇。然而,作者人類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十字路口,儘管人類總是從一個選擇點到另一個選擇點。作者的地球似乎面對相同的危險和機會:機會是指世界不再認為美蘇衝突消退或冷戰結束就萬事大吉,但是,大規模毀滅性威脅的存在依然使世界處於危險之中。此外還有其他的問題威脅到作者人類和作者的地球,有時是明顯的和暴力的,有時是隱秘的和潛伏的。
《積極和平》關注的話題已經超出了學識和教育學,甚至超出作者被啟蒙的利己主義的世界公民的範疇。因此,作者鄭重承諾和平與衝突研究的社會和政治目標。該研究領域不同於多數其他人文科學領域,因為它是以價值為導向的,並矢志堅守。相應地,作者希望公開作者的價值:率真地反戰、反暴力、反核、反獨裁主義、反正流派,贊成環境保護、贊成人權、贊成社會正義、贊成和平和政治進步。同時,作者相信情感和政治的努力對個人和社會的變革最為有效,如果它們建立在嚴肅的思想探討之上,包括企圖了解複雜辯論的所有方面。

目錄

第一部分 和平諾言與戰爭問題
第一章 和平的含義
一、歷史上關於和平的觀點
二、積極和平與消極和平
三、和平願望與戰爭辯護
四、政治意識形態和軍國主義
五、戰爭不可避免?
六、衝突本性與功能
七、對和平含義的最後點評
第二章 和平運動
一、關於和平的普遍觀點
二、和平與和平運動的語義學
三、關於戰爭的歷史與現實理解
四、和平的某些概念
五、和平運動簡史
六、和平運動的類型
七、當前的和平運動
八、和平運動內部的一些爭論
九、對和平運動的評價
十、對和平運動的最後點評
第三章 戰爭的含義
一、定義戰爭
二、戰爭的頻率和強度
三、戰爭的歷史趨勢
四、技術使戰爭成為廢物?
五、戰爭、帝國、殖民主義和民族解放
六、恐怖主義和反恐怖主義
七、對戰爭的最後點評
第四章 核武器的特別意義
一、核武器的本質
二、核武器效應
三、核傳送系統
四、戰略理論:威懾
五、核戰爭如何發生
六、核擴散
七、對核武器的最後點評
第二部分 戰爭原因
第五章 個人層面
一、侵略、驅力和本能
二、社會生物學(進化心理學)
三、弗洛伊德派與後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法
四、"天性罪惡"與人性論
五、戰爭的魅力
六、反戰的抑制因素
七、對核戰心理學的討論
八、對個人層面的最後點評
第六章 群體層面
一、戰爭的史前史和早期歷史
二、非科技型戰爭的功能
三、前現代和非科技型戰爭的特點
四、前現代和非科技型戰爭的模式
五、非科技型戰爭的替代品
六、潛在的群體行為
七、非人性化
八、對前現代和非科技型戰爭的最後解釋
九、民族、國家、族群和民族主義
十、民族主義戰爭的歷史
十一、民族主義戰爭的類型
十二、種族和文化的不容異說
十三、民族主義和公眾情緒
十四、民族主義和政治意識形態
十五、和平與自由間的緊張狀態
十六、對“民族特徵”的思考
十七、對民族主義和民族優越感的最後點評
第七章 國家層面
一、國家的定義
二、國家主權
三、國家體系
四、國家間的聯盟
五、現實政治與國家理性
六、國內凝聚力
七、軍備競賽
八、對戰爭與國家的最後點評
第八章 決策層面
一、領導者的角色
二、危機決策制定
三、關於理解和認知的幾個問題
四、對決策制定的最後點評
第九章 意識形態、社會和經濟層面
一、敵對的意識形態
二、民主與戰爭
三、人口壓力和其他社會壓力
四、貧困:戰爭之源
五、帝國主義
六、軍工聯盟
七、戰爭對經濟的影響
八、軍費開支的影響
九、對戰爭原因的最後點評
第三部分 構建消極和平
第十章 外交、談判和衝突化解
一、峰會
二、外交簡史
三、外交和軍事力量
四、外交的規則和目標
五、二軌外交
六、第三方參與
七、化解衝突的談判技巧
八、整合性談判的方法
九、其他談判技巧
十、對衝突化解的最後點評
第十一章 通過力量達到和平?
一、力量的平衡
二、力量平衡中存在的問題
三、集體安全
四、通過軍事力量實現國家安全
……
第十二章 裁軍和武器控制
第十三章 國際組織
第十四章 國際法
第十五章 首先和宗教的視角
第四部分 建設積極和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