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穆陵關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已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齊國猶嫌不足,在穆陵關以北5公里,又構築了第二道長城防線。二道防線從泰薄頂東側的脖根腿北去,經草山亭、太平山、青石胡同、城頂山、摘月山、臥牛城,在臨朐、安丘境內轉一個大彎,在莒縣、沂水邊界與第一道長城會合,兩道長城圍成一個以穆陵關為核心方圓五十里的“長城城”。二道長城的關口名“大關”,大關以北不遠是“小關”。小關、大關、穆陵關,三重防線三道關,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縱深防禦體系。
穆陵關是位於濰坊與臨沂交界處古大峴山山口的一座古關隘,其建築年代史家多有考述,據說初建於西周時期,後來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修築長城,穆陵關又成為齊長城沿線上的一座最重要關口。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周輿圖上,唯一標註的關口就是穆陵關,可見穆陵關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雄關。
名稱由來
關於穆陵之名的由來,民間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西周第五代國君周穆王姬滿,率文武百官巡遊天下,一日來到大峴,見此地山勢雄奇,靈氣充盈,風景秀美,氣候溫和,心情格外歡暢,下令修建行宮,駐蹕於此。歷時日久,穆王愛妃盛姬患病而逝,葬於山上。後人因穆王愛妃盛姬陵墓在此,遂將此山稱之為穆陵,今穆陵關東側就留有“梳妝樓”遺址。
但傳說畢竟是傳說,其實早在穆王之前,穆陵之名就已名滿天下了。西周初年,姜子牙因輔佐周武王消滅殷商立下了赫赫功勳而受封於齊,建都營丘。當時齊國疆域,據史書載:“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這是“穆陵”一名見於史冊的最早記錄。
歷史戰場
三千多年間,穆陵關戰事頻繁,刀槍劍戈,硝煙瀰漫,關前各鄉鎮出土的大量劍、戈、箭簇、戰馬遺骸等,向世人訴說著一幕幕鐵血風雲。
晉義熙五年(409),劉裕伐南燕,慕容超召群臣議,公孫五樓曰:吳兵輕果,利在速戰,宜據大峴,使不得入,曠日延時,沮其銳氣,然後簡精騎,循海而南,絕其糧道,兗州兵緣山東下,腹背擊之,此上策也。慕容鎮曰:今出峴逆戰,戰而不勝,猶可退守,不宜縱敵入峴,自棄險固。超不從。劉裕過穆陵關,燕兵不出,劉裕舉手指天,喜形於色曰: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志,敵入我掌中矣。
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北魏叔孫建攻青州刺史竺夔於東陽,檀道濟自彭城赴援。魏刁雍謂建曰:大峴以南,處處狹隘,車不得方軌,請據險邀之,破之必矣。建不聽。道濟至臨朐,建遂燒營遁。
南朝宋元嘉二十三年,魏人寇兗、青、冀諸州,何承天請徙三州新舊降附民三萬餘家於大峴南,以實內地。
唐元和十二年,李道古以淄、青拒命,引兵出穆陵關。
宋紹定中,李全據淮安,略金臨朐,扼穆陵關。
抗戰時期,穆陵關一帶也曾是抗日戰場。1938年2月,日軍板垣師團從青島登入,沿膠濟鐵路西進,擬兩路南下,一路經諸城、莒縣,一路經青州、沂水,目標是占領臨沂,直取徐州。第五戰區第二游擊司令劉震東,率部在莒縣一線阻擊日寇。主要由愛國青年學生組成的海軍陸戰隊第五大隊六百多人,從青島撤退到穆陵關,由大隊長陳寶驥率領,地方武裝配合,在小關、大關、穆陵關一線,與日軍浴血奮戰,頑強阻擊。血戰五晝夜,終因敵強我弱,實力懸殊,我軍以大隊長陳寶驥及數百將士的英勇犧牲,譜寫了一曲抗日救國的悲歌。
軍事意義
穆陵關在西周時期即為當局者所倚重,但由於歷史久遠鮮有史書記載,當時建築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春秋戰國時,穆陵關設在沂山東脈之大峴山上,關樓為二層三拱門建築,宏偉高聳、巍峨壯觀,門南北有陡峻的大道,關門內走廊平緩,關口左右為綿延千里的齊長城。該關居高憑險,布局合理,構築堅固,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時的穆陵關是齊國的南疆邊陲,東連滄海,西接泰岱,北走臨淄,南控徐淮,是齊國防範魯、莒、楚、越等國自南面平川通衢北犯的關卡,故顧炎武在《山東考古錄》 中說:“齊之邊境,青州以南則守在大峴,濟南以南則守在泰山。”
鑒於穆陵關重要的軍事地位,齊國在此設定穆陵亭,置亭長,設軍隊,以報警禦敵,有效地保障了齊國的和平與穩定。《左傳》記載:管仲曰,賜我先君履,南至於穆陵。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穆陵關在大一統的環境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作為控制南北交通的咽喉,卻都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唐末淄青節度使李師古重建穆陵關,據險自重;宋太祖趙匡胤設穆陵關鎮,防禦北漢與遼國南侵;1216年,金國占領穆陵關後設為縣,派專官鎮守;元明時期均在此設穆陵關巡檢司,造兵室扼隘於此。明嘉靖44年,原光祿寺省卿郡人冀練撰《增補穆陵關》 碑記載:“東方之政行焉,乃下令曰:夫穆陵界臨朐,沂水二縣之中,蓋徐淮之走,集三齊之藩蔽也,天險不修,何以言治其增防?補士量添弓兵二十人,通前四十人,為之室,令帶家小隨往備非常……”清初,穆陵關巡檢司設皂錄2人,弓兵20人,遞鋪兵30人,至清末關隘建築逐漸傾頹;民國初,穆陵關巡檢司移至臨朐縣蔣峪,關防設施日趨荒廢。
穆陵關一帶山巒起伏,長城蜿蜒,綠樹成蔭,芳草萋萋,雄關屹立,風景優美。每年春來時節,穆陵關齊長城北部山區,常常是雪封大地,銀裝素裹,山舞銀蛇,原馳臘象,一派北國風光;而關南的沂蒙大地,由於山嶺阻擋,則是冰雪消融,暖氣融融,草木吐翠,春意盎然,另一番南國景象,明清《沂水縣誌》中記載的“沂陽八大勝景”之一“穆陵停雪”即由此得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吸引了無數的騷人墨客,給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篇章,清人祝植齡曾作《穆陵停雪》云:
穆陵古道界青齊,路轉峰迴望欲迷。
北近峴山嵐氣會,南臨沭水暮雲低。
桓侯勝烈今何在,仲父高勛古未題。
惟有陽崖含臘處,三春積雪畫橋西。
傳說典故
穆陵關北側有常將軍廟。相傳將軍姓常名玄通,當年齊王派常將軍帶領民工修長城,常將軍曾和民工說,他走到哪裡長城就修到哪裡。常將軍家在穆陵關北常家溝,當快修到穆陵關時,常將軍想到家中看望一下,但忘記與民工說明,便拐彎向北走去,民工就跟著把長城修到了常將軍家附近,這就是二道長城的來歷。後齊王得知,便以私自探家誤修長城之罪殺了常將軍。不久楚軍北上攻齊,損兵折將,晝夜苦戰,終於攻破了穆陵關防線,不料又被第二道長城擋住。詢問當地百姓,皆言至齊國國有十道長城,於是楚軍知難而退,齊國才免遭劫難。這時齊王認識到多虧常將軍修築的第二道長城,於是下令建廟、鑄像以作紀念。記者在關頂村採訪87歲的劉興廷老人時,他說還清楚地記得常將軍鐵像,屈膝端坐,雄健魁偉,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拉走煉鐵了。
文物現狀
遺存
在穆陵關東側邵家峪村前,有齊長城的一堵土沙混築的殘牆,幾千年的風吹雨刷和人為破壞已讓這堵殘牆變得非常單薄了。從斷面可以看到,土沙分層的痕跡十分清晰。牆體滲出一道道白漬,有人說這是因為當初冬季施工時,為了防凍和加固,在沙土裡加入了大量海鹽。牆體上還有一些洞,有人說當初修建長城時,中間用了很多木條起到加固作用,相當於混凝土中的鋼筋。邵家峪村53歲的倪文華說,別看土沙結構,牆體確實很堅固。現在沒人敢破壞了,前幾年村民從牆上取土,一鎬打下去,只能打出個小眼眼。
穆陵關已蕩然無存,齊長城仍荒涼冷寂。記者在沂水縣博物館採訪時了解到,沂水縣有關部門打算在該縣的齊長城沿線每隔5公里設立一間類似護林房式的設施,派專人常年駐守,分段保護齊長城。他們還打算組織各方面專家,對穆陵關、齊長城的整體開發進行規劃、論證。但願在不久的將來,古老的穆陵關在齊長城的襯托下,能以嶄新的風姿,展示在世人面前,再現“東方雄關”、“天下奇關”的偉姿雄風!
復原模型
2015年1月,一名70歲的青島退休工人王德勝,用了7個月時間,建造完成了一座“穆陵關”模型。由於沒有現存的城樓遺址,王德勝老人在造城樓模型時只能根據史籍記載加以想像,構思出城樓的樣子,然後用紙板搭建。模型長2.6米,寬1.3米,比例是1:100,城牆藏兵洞的數量和位置都原樣複製,城樓木結構上的圖案也繪製得栩栩如生,逼真的城牆用石膏築成,精緻的城樓由紙板搭建,城的斗拱、屋脊上的神獸也都刻畫的惟妙惟肖……
徵文活動
2015年,在山東省旅遊局舉辦的“世界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四項主題活動徵稿中,多位作者寫了與穆陵關有關的文章,出生在穆陵關的劉瑞前寫的《常將軍的傳說》和《趙匡胤穆陵關上打韓通》獲得一、二、三等獎,高雯雯的《齊長城·穆陵關——八里溝》和李興民的《雄壯悲歌——穆陵關》分別獲得三等獎 ,進一步加深了穆陵關與齊長城的聯繫,提高了穆陵關的知名度。
同名穆陵關
一作“木關”。故址在今湖北麻城北,接河南省界。梁大通元年(公元 527年)夏侯夔攻平靖、穆陵、陰山三關,唐元和中鄂岳觀察使李道古出穆陵關過吳元濟,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