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功[河西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

程建功[河西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程建功,1962年生,甘肅省山丹縣人,民盟盟員。1987年畢業於甘肅教育學院中文系。現為河西學院文學院教授,河西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兼任民盟河西學院總支副主委。為河西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河西學院工會委員會委員、河西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先後擔任教材教法、大學語文、古代漢語、周易講座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現主要從事古漢語教學與易學及古代文化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成就

自1989年起關注易學研究,先後在《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甘肅社會科學》《寧夏大學學報》《船山學刊》《理論界》《名作欣賞》《中學語文教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7篇。其中有2篇學術論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全文複印,另有多篇論文被索引目錄。獨立出版《周易經傳與古代文化》著作1部,參編《甘肅古蹟名勝辭典》《河西小康文化建設概要》《教師口語訓練教程》《大學語文》等6部著作。主持完成兩項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參與完成兩項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參與完成的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學科——­“河西歷史與文化”,已通過合格驗收,並被確立為下一期重點建設項目。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周易〉經傳與古代文化的互滲研究》(系列論文)2006年獲甘肅省高校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參編的《河西小康文化建設概要》著作2000年獲甘肅省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2001年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以第一參與人完成的《高師專科公共教育學及教學法等課程綜合改革與實踐》教學成果2004年獲甘肅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1年9月獲河西學院優秀教師稱號,2005年9月獲河西學院優秀班主任稱號,2007年11月輔導的學生獲“雅言經典·中華詩文誦讀比賽”大中專學校三等獎,2009年4月主持建設的古代漢語課程被確定為河西學院校級精品課程,2011年9月被評為河西學院師德標兵。

參與項目

河西學院教改項目(2011年度):漢語言文字學教學團隊建設實踐(HXXYJG-2011-015),經費2.5萬元。

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04年度):《周易》對傳統文化思想的積極影響研究編號(編號048-10),經費0.4萬元;

甘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08年度):《周易》的倫理道德思想及現實價值研究(編號0809-05),經費0.8萬元。

已出版著作

《周易與古代文化》(獨著),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大學語文》(參編,副主編),石耿立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教師口語訓練教程》(參編,副主編),黃大祥主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甘肅古蹟名勝辭典》(參編,主要撰稿人),胡大浚主編,甘肅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河西小康文化建設概要》(參編,主要撰稿人),楊國學 編,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教師教學技能訓練》(參編,主要撰稿人),張理華 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已發表論文

1.《借題發揮》,《中學語文教學》1992年第4期。

2.《重視作文指導的時效與實效》,《張掖教研》1996年第2期。

3.《高考文字表述題的解答及其能力的培養》,《張掖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

4.《〈周易·謙〉卦辭、爻辭別解》,《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

5.《“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新解》,《甘肅高師學報》1999年第3期,與王常青合作,第一作者。

6.《教學研究分類及其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甘肅高師學報》2000年第1期,與張海鍾合作,第二作者。

7.《高師分散教育實習的監控與評估》,《甘肅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8.《低級重複在語文教學中的危害及應對措施》,《甘肅高師學報》2000年第3期。

9.《元、亨、利、貞的文化意蘊初探》,《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0年第6期。

10.《從詞義角度略論素質與素質教育》,《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11.《高師專科教育職業課程教學內容與組織形式綜合改革的行動研究結題報告》,《河西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與張海鍾等合作,第三作者。

12.《關於本科層次中學語文教師素質的調查研究》,《河西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與雒進才等合作,第二作者。

13.《一幅絕妙的愛情畫卷—〈周易·鹹〉卦辭、爻辭賞析》,《名作欣賞》2003年第4期。

14.《武威漢代醫簡中的古今字和異體字》,《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與何茂活合作,第二作者。

15.《略論〈詩經〉對〈焦氏易林〉的影響》,《河西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16.《古漢語教材中的“繁簡錯位”》,《語文學刊》2004年第6期,與何茂活合作,第二作者。

17.《試論〈易傳〉與古代書法藝術的同構關係》,《甘肅高師學報》2004年第6期。

18.《〈周易〉與儒家“時中”觀的淵源》,《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19.《〈周易·震〉卦辭、爻辭正詁》,《周易研究》2005年第1期。

20.《歷代易學研究概況述評》,《社科縱橫》2005年第2期。

21.《五、午考辨》,《語文學刊》2005年第8期,與何茂活合作,第一作者。

22.《自然數“字”中的文化意蘊》,《河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與何茂活合作,第一作者。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3期全文複印。

23.《從〈論語〉的有關內容考察〈易·大象〉的形成時代及作者》,《船山學刊》2006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12期全文複印。

24.《〈周易·鹹〉卦辭、爻辭新解》,《河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25.《〈易·大象〉的倫理價值及現實意義》,《船山學刊》2007年第2期。

26.《〈武威漢代醫簡〉用字的構形模式分析——武威醫簡用字“六書”分析之一》,《廣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與何茂活合作,第二作者。

27.《從詞源學角度看〈論語〉之“論”及其異解》,《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與何茂活合作,第二作者。

28.《論〈周易〉語言的多重模糊性及其成因》,《寧夏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29.《通俗·通透·通達——讀余敦康先生的〈周易現代解讀〉》,《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年第11期。

30.《〈易·文言〉的倫理價值及其現實意義》,《河西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31.《〈易·雜卦〉的倫理價值及其現實意義》,《孔子研究》2011年第5期。

32.《〈桃夭〉的多重隱喻意象》,《河西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33.《〈易·說卦〉的倫理價值及其現實意義》,《理論界》2012年第7期。

34.《雙向質疑法在古漢語文選教學中的套用與思考》,《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9期。

35.《“緣”及“因緣”“緣分”的文化轉型》,《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年第11期。

36.《〈易·序卦〉的倫理價值及其現實意義》,《河西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

37.《周易與傳統文化研究的多向思考》,《周易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果三等獎和省級社科成果三等獎,一以第一參與人完成的教研課題或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