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史[秘魯的歷史]

秘魯史[秘魯的歷史]
秘魯史[秘魯的歷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秘魯史》是2011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克里斯蒂娜·胡恩菲爾特。本書主要介紹秘魯的發展歷史。

基本信息

史前時期

秘魯開始有人類居住的時間至少可追溯到西元前8000年。約從前1250年起一些先進的文化就在秘魯各地發展,如查文文化、奇穆文化、納斯卡文化和蒂瓦納庫文化;然而這個地區到西元1438年印加人登上王位時才在政治上統一。

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的快速擴張歷時將近100年,從帕查庫提1438年即位起至弗朗西斯科·皮薩羅1532年的征服,主要由帕查庫提及其子托帕·印加(Topa Inca)在1463~1493年的30年內完成。在極盛時期帝國從今哥倫比亞-厄瓜多邊界直至智利中部,海岸線長超過4,000公里,面積將近984,200平方公里。

最初打敗的的喀喀湖地區操艾馬拉語的敵手科利亞人(Colla)和盧帕卡人(Lupaca),隨後又打敗西面的昌卡人(Chanca)。征服北面遠至厄瓜多基多(Quito)的一些民族,包括秘魯北部海岸強大和有文化的奇穆王國。托帕·印加隨後接替父親的使命,轉向南方征服整個智利北部,遠至帝國南端的馬烏萊(Maule)河。他的兒子瓦伊納·卡帕克(Huayna Capac)繼續在厄瓜多征服直達安卡斯馬約(Ancasmayo)河,即今厄瓜多和哥倫比亞邊界。歐洲人的發現和探險 西班牙探險家弗朗西斯科·皮薩羅於1527年在秘魯登入。1532年在其兄弟陪同下,帶著一小隊軍隊重返該地,在秘魯北部海岸的聖米格爾(San Miguel)建立基地。皮薩羅隨後越過高山,與印加的阿塔瓦爾帕(Atahuallpa)建立聯繫,阿塔瓦爾帕不久前在與他的同父異母兄弟瓦斯卡爾(Huascar)進行的內戰中獲勝,當時率領約30,000名軍隊駐在卡哈馬卡附近。阿塔瓦爾帕蔑視這一小伙入侵者,接受皮薩羅的邀請在卡哈馬卡與他會面。阿塔瓦爾帕在會面地點拒絕接受西班牙的宗主權,遂被監禁。他的手下按要求準備一大筆金錢去贖他,但他卻以莫須有的謀殺瓦斯卡爾的罪名被處死。為了控制印第安人,皮薩羅承認瓦斯卡爾的兄弟曼科·卡帕克二世為皇帝。西班牙人在1533年11月占領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

殖民時期

西班牙人著手鞏固他們的控制權。皮薩羅在庫斯科成立一個西班牙式的市政府,又於1535年在沿岸的利馬建立一座新的城市,便於與巴拿馬建立聯繫。土地分配給征服者,依據監護徵賦制為他們提供勞動力,使他們能夠向印第安人徵收貢物。

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為人道主義所迫,並擔心監護徵賦制會助長封建主義,於是在1542年頒布新法。新法對於與征服者有切身利害關係的監護徵賦制形成威脅。當總督布拉斯科·努涅斯·貝拉1544年到達秘魯推行新法時,征服者在貢薩洛·皮薩羅領導下叛亂,處死總督。貢薩洛·皮薩羅又控制兩年之久,直到西班牙代理人加斯卡(Pedro de la Gasca)破壞他的政權為止。

過了將近10年,安德烈斯·烏爾塔多·門多薩(1555~1561年在任)總督才控制住不馴服的征服者們,直到弗朗西斯科·德·托萊多(1569~1581年在任)主持總督政府時,才使廣大的印第安人處於有系統的控制下。

托萊多政府結束時秘魯總督制已形成,並一直沿用至18世紀。其領土包括委內瑞拉和葡屬巴西以外的整個南美洲。雖然放牧、農業和商業都在進行,但是貴重金屬(特別是白銀)的開採是基本工業,使該殖民地在西班牙王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1545年發現波托西(Potosi)的富礦,1563年又開採萬卡韋利卡(Huancavelica)礦山,可生產對有效地加工白銀十分重要的汞。除了新格拉納達(哥倫比亞)的黃金外,總督轄區的礦業資源都在秘魯本土和上秘魯(玻利維亞),因此這些地區已成為最發達和最富有的地區。

整個地區的財富和權力的中心是總督轄區的首府利馬。16和17世紀的幾位總督統治西屬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雄偉的總督法庭是以印第安強迫勞工為底層的階級分明的社會頂點。它不僅吸引有政治傾向的人,也吸引富人、藝術家和知識分子。

利馬為主持皇家審判的法庭所在地,並且是宗教、文化和商業中心,也具有重要意義。利馬大主教是秘魯教會的領袖。利馬也是教育系統最高點——聖馬科斯大學——的所在地。利馬除了擁有財富和重要地位外,其商人在壟斷性的西班牙貿易體制中享有特權地位。利馬及其港口喀勞是歐洲和南美洲一些商業中心之間貿易的貨物集散地,這些商業中心從基多到太平洋海岸的智利和大西洋沿岸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根據西班牙的制度,來往於這些地區的大宗合法貿易必須通過利馬的商人。
17世紀後數十年秘魯困難重重。其中有些困難諸如同非西班牙商人的走私貿易增多,海盜襲擊和政府官員貪污嚴重等,反映出西班牙內部的腐敗和國際勢力的衰落。貴重金屬產量的下降也增加秘魯的困境。

一系列的政府改革在18世紀使秘魯的問題複雜化。西班牙努力促進其殖民地的經濟發展,改善殖民地防禦,提供更有效的治理。最初對秘魯造成嚴重影響的是在新格拉納達建立新的總督轄區,這結束秘魯對南美洲北部的控制。1777~1778年西班牙政府又建立另一個總督轄區——拉普拉塔總督轄區,這一次使秘魯總督失去上秘魯和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地區的控制權。智利再次成為實際上自治的總督轄地。'

實現獨立

拿破崙於1808年的入侵西班牙,促使其他西班牙殖民地的克里奧爾人(Creole,在美洲出生的歐洲血統者)於1810~1821年為獨立而鬥爭。但是秘魯的貴族持保守態度,且在秘魯有許多西班牙人和西班牙的軍隊力量集中在利馬,故秘魯仍然效忠西班牙。秘魯的獨立主要是仰仗外人而實現的。

這些外人包括阿根廷的何塞·德·聖馬丁將軍,他的目的是從占領上秘魯的西班牙軍隊手中取得阿根廷對上秘魯的白銀的控制權,和摧毀西班牙在南美洲勢力而確保阿根廷的獨立。聖馬丁決心解放智利,用它作為從海上進攻秘魯的基地,從而把西班牙人包圍起來。智利在1818年獲得解放,一支艦隊隨時待命,使聖馬丁得以在1820年9月占領秘魯的皮斯科港。當總督把軍隊撤回內地時,聖馬丁長驅直入利馬。秘魯於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

聖馬丁由於勢力單薄,無法進攻內地強大的西班牙軍隊,遂謀求解放南美洲北部的西蒙·玻利瓦爾的援助,但玻利瓦爾拒絕,不願共享領導權。聖馬丁隨後撤退,玻利瓦爾在秘魯掌權,繼續為解放而鬥爭。在胡寧戰役(1824年8月6日)和阿亞庫喬戰役(1824年12月9日)中摧毀西班牙的勢力,秘魯獲得獨立。

鳥糞繁榮

西班牙帝國統治的結束並未能解決國家面臨的眾多政治、社會和經濟問題。從殖民地附屬地位過渡到一個現代國家是很困難的。

秘魯獲得民族獨立之初,在爭取獨立的鬥爭中功績顯赫的軍事領袖彼此爭奪權力。玻利瓦爾在1826年離去,失去一個使人心穩定的勢力。由於沒有自治的傳統,克里奧爾人和印第安人的封建社會得勢,文職人員不願承擔政治責任,因而使軍事領袖的目的得以實現。儘管軍界勢力很大,但是1828年通過開明的憲法。這並未妨礙加何塞·德·拉馬爾將軍用非法手段取得政權。另一個只圖私利的軍事領袖費利佩·桑蒂亞戈·薩拉韋里將軍又於1835年取而代之。

軍事司令安德烈斯·德·桑塔·克魯斯使加馬拉和薩拉韋里的野心不能得逞,他建議秘魯和玻利維亞建立聯邦。克魯斯雖然生於拉巴斯(La Paz),但他得到秘魯一些有勢力的集團的支持,並維持政治聯盟。但是民族主義思想的秘魯人和智利人的聯合軍隊於1839年在永蓋(Yungay)戰役中使他的希望破滅,他們擔心太平洋的力量平衡受到威脅。

秘魯建國初期湧現出一些沒有明確綱領的自由黨和保守黨。它們彼此敵對,加劇國家政治上的不穩定。拉蒙·卡斯蒂利亞將軍於1845年就任總統。儘管他有梅斯蒂索人的背景,仍在1845~1851和1855~1862年在政治舞台上占主宰地位。他在增進國家財富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在沿岸地區和岸外島嶼開採鳥糞石蘊藏。對這一工業徵收的稅捐數十年來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卡斯蒂利亞廢除印第安人納貢的習俗並解放黑奴,因而得到自由黨人的支持。又允許沿海莊園的主人引入成千上萬的中國人,以保持勞力供應。卡斯蒂利亞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一級建立國家教育制度,作為對自由黨人的再次讓步。在他的影響下,1860年的國會通過憲法,且一直實施到20世紀。

對軍人統治的不滿導致1871年成立平民黨,代表地主和商人的寡頭政治。以曼努埃爾·帕爾多(1872~1876年任主席)為首的該政黨批准一項耗資巨大的內部發展計畫,包括修建跨越安地斯山脈的鐵路。政府官員和承包人的腐化是此工程的特色,鐵路工程使秘魯內地與外界隔離的情況好轉,但國家的債務卻大大增加。

戰敗以後

另一次不幸的事件是與智利的 美太 平洋戰爭,這場戰爭的主要起因是在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當時在秘魯境內,今智利境內)開採豐富的硝酸鹽礦床的工程中出現敵對狀態。智利的人力物力均占優勢,軍隊紀律嚴,秘魯及其盟友玻利維亞慘敗。

依據《安孔條約》(Treaty of Ancon,1883年10月20日),秘魯把塔拉帕卡省的全部物產及塔克納和阿里卡兩省10年的行政管理權移交智利,此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主權歸屬。

戰爭的巨大開支及隨之而來的硝酸鹽礦田收入的損失導致代表政府債券持有者秘魯公司的成立,公司總部設在倫敦,可控制鐵路66年,開採300萬噸鳥糞石,並在33年中每年收入8萬英鎊。這一計畫實施順利,但遭到秘魯人民的痛恨。

國家聲望的衰退產生有利於政治變革的氣氛。民主黨成立,該黨於1895年在德彼羅拉(Nicolas de Pierola)的領導下在總統選舉中獲勝。該黨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因而主張直接選舉和恢復地方選舉。

以民主黨和平民黨對立為特徵的有秩序的政治局勢加速了經濟發展。礦產產量增加,特別是銅。諸如棉花、食糖和羊毛等農產品的產量也有所增加。在銅的開採方面,美國資本獲得巨額利潤。

平民黨的主要發言人奧古斯托·萊基亞·薩爾塞多1908年當選總統。他在第一個任期(1908~1912)中擴大食糖和棉花的生產;在第二個任期(1919~1930)中利用美國銀行的貸款,開始一項耗資巨大的公共事業方案。把拉布雷阿-帕里納斯(La Brea-Parinas)油田的開採權給予美國的國際石油公司,該公司建造一座煉油廠,為秘魯提供汽油和石油。

萊基亞支持在1920年通過一部新憲法。第58條是其若干進步的規定之一,該條款保護印第安人的共有土地不被出售或沒收。然而由於這一條款未能實施,印第安主義有很大的發展。大多數知識分子要求逐步改革,秘魯共產黨和其他政黨主張採取比較激進的措施。

稱為「阿普里斯塔運動的美洲人民革命聯盟(「阿普拉」APRA)是由當時遭流放的知識分子維克托·勞爾·阿亞·德拉托雷於1924年在墨西哥城成立的。該黨在國際上表達美洲印第安人團結一致和消滅美國帝國主義的理想。在國內宣稱必須通過建立計畫經濟,並把外國企業收歸國有,結束秘魯人民大眾受剝削的狀況。它的反資本主義和反帝國主義的立場對知識分子、印第安人和中下階層都有號召力。

到1930年萊古亞-薩爾塞多的聲望一落千丈。與智利曠日持久的塔克納-阿里卡糾紛最後由秘魯割讓阿里卡省,這一解決辦法惹怒了極端民族主義分子,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也使萊基亞-薩爾塞多失去商界的支持。

改革鬥爭

由路易斯·米格爾·桑切斯·塞羅上校領導的軍政府於1930年推翻萊基亞-薩爾塞多。塞羅又在1931年的總統選舉中擊敗阿普拉黨候選人德拉托雷。阿普拉黨指責選舉中有弊,掀起一場譴責政權的運動。來自左派的威脅導致一個法西斯組織的出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歷史學家阿圭羅(Jose de la Riva Aguero)。阿普拉黨於1932年7月在北部海岸的特魯希略組織一次起義,塞羅在1933年被阿普拉黨暗殺。這些事件使軍隊和阿普拉黨之間長期存在敵對狀態。

塞羅的接班人奧斯卡·貝納維德斯(1933~1939年在位)將軍使人們對經濟恢覆信心。貝納維德斯削弱阿普拉黨的力量,宣布該黨非法,殘酷迫害其其領導人,並採納社會援助方案。在1939年的總統選舉中,阿普里斯塔運動支持利馬一個貴族家庭的成員、銀行家曼努埃爾·普拉多·烏加特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秘魯與美國合作,允許盟國使用其機場和港口,並向盟國銷售石油、棉花和礦物。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帶來經濟繁榮,也帶來真正民主的希望。普拉多在輿論的影響下,贊同有自由傾向的一位阿雷基帕律師布斯塔曼特·伊·里韋羅在1945年為總統候選人,布斯塔曼特-里維羅代表中層和上層階級人士的聯盟。阿普拉黨再次成為合法政黨,在下議院中獲得多數席位,在參議院中獲得半數席位。布斯塔曼特-里維羅奉行獨立的方針,阿普里斯塔運動撤回他們的支持。阿普里斯塔運動在利馬附近的喀勞發動一次不成功的叛亂,總統宣布該黨非法。

曼努埃爾·阿圖羅·奧德里亞·阿莫雷蒂將軍1948年10月掌權,為抗議總統對付激進分子不堅定的態度,採取極端措施鎮壓阿普里斯塔運動。德拉托雷在哥倫比亞大使館中避難、在那裡住了5年才離開秘魯。

奧德里亞領導一個獨裁政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50年代初期韓戰爆發,美國大量需要秘魯的礦產,秘魯對外貿易受益匪淺,其對外資的友好政策引來廣泛的投資。

在1956年的選舉中,曼努埃爾·普拉多·烏加特切在奧德里亞的支持下連任,打敗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選舉中一個出人意外的特點是阿普拉黨勢力衰退,有些成員加入特里的民族陣線黨。

普拉多任命貝爾特蘭(Pedro Beltran)為財政部長,以對付奧德里亞遺留下的財政危機,貝爾特蘭的政策使國民生產毛額年增長4.5%。以秘魯洋流為基礎的漁業有所發展。然而貝爾特蘭的措施並未緩和來自無地的印第安人和低收入城市無產階級的壓力。

政治局勢在1962年十分緊張,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沒有得到選舉所需的1/3選票;決定權在於國會,但軍隊控制了政府。軍政集團於1963年重新舉行的選舉使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的政黨——現稱人民行動黨——獲勝。

特里許諾為該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1964年頒布的農業法規定徵收未使用的或使用不當的農業財產,到1966年已分配500,000以上的土地。制訂社區發展計畫和灌溉計畫,計畫修築一個公路網。鼓勵印第安人在安地斯山脈以東的山麓拓殖土地。發展教育,建立新的大學和掃除文盲。

軍人統治

1968年10月3日軍隊迫使特里辭職。以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為首的軍政府把反對他的政治人物監禁起來,停止憲法所賦予的自由。政府於10月9日沒收國際石油公司的財產,與美國的關係趨於緊張。

軍政府於1969年實施一個經濟民族主義方案,通過直接擁有和「秘魯化」——主張外國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應由國人掌握——控制重要的工業和公用事業。軍政府徵用有土地的莊園,這些莊園原由政府指導的合作社,或個人,或印第安公社管理,因而政府對農民有號召力。開闢不毛之地是新農業計畫的一部分,軍政府在皮烏拉河谷修築一條運河又使330,000土地得到灌溉。漁業得到鼓勵,政府於1973年將魚肉工業收歸國有。成立國營的秘魯石油公司後石油工業得以發展。

1972年3月頒布的一項教育改革法承認婦女的平等地位,已建立的鄉村學校和大學得到自治權,並允許在安地斯山脈地帶和山脈區以東的學校中使用印第安人的克丘亞語或艾馬拉語。
軍政府為了使其嚴格的獨裁制度不受到批評,對報紙進行新聞檢查,關閉一些電台和幾家報社,並控制私人擁有的電視台。軍政府在對外關係中實行承認 中國政策,希望向北京出售礦物和魚肉。作為革新的跨太平洋政策的一部分,政府鼓勵日本投資和與日本接觸。和蘇聯的接觸導致與共產黨國家交換大使。

經濟因素使許多派別對阿爾瓦拉多政權十分不滿。魚肉出口減少和銅價的下跌結束了經濟繁榮,在國外為農業改革和龐大的銅和石油項目取得的貸款使外債增加。

1975年8月29日成立以前財政和經濟部長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將軍為首的新的軍政府。由於經常變換內閣,秘魯的政策也經常改變。貝穆德斯轉而奉行比較溫和的右翼政策。全國農業聯合會於1978年解散,國營的漁業企業成為民營,採礦項目向私人投資者開放,鼓勵更多的外國投資。

回歸文治

貝穆德斯政府致力於恢復憲法統治,1978年6月召開民選的制憲會議,草擬一部新憲法。阿普里斯塔運動(秘魯人民黨)成為會議中的最大集團,維克托·勞爾·阿亞·德拉托雷當選總統(病死未執政)。新憲法於1979年7月12日生效。

1980年5月舉行選舉,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再次當選總統。他的人民行動黨在議會中領導一個多數派聯盟。特里立即把軍政府沒收的報紙還給它們原先的主人。議會發布一系列法令,旨在改組經濟,減少政府參與和鼓勵私人企業,但這些措施不足以緩和日益加劇的經濟和政治危機。特里的自由市場政策導致進口增加,秘魯主要出口商品的世界價格下跌,國家日益沉重的外債的國際利率上升,1982~1983年又出現一次破壞性的愛爾尼諾現象,這些都使經濟受到損害。新毛派分子盧米諾索(光輝道路派)領導的游擊隊活動的興起及圖帕克·阿馬魯(Tupac Amaru)革命運動使經濟問題惡化,政府不得不動用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對付游擊隊,和修復衝突中造成的破壞。通貨膨脹率從1980年7月至1985年6月在3,240%左右徘徊,經濟幾乎崩潰。在1985年的選舉中,阿普拉黨利用國家的困境,使其總統候選人在該黨歷史上首次當選。他是年輕而有領袖氣質的阿蘭·加西亞。新領導人宣布,秘魯只用其出口收入的10%償還外債,使國際社會大為震驚。裴瑞茲在國內採取人民主義方針,力圖振興經濟,停止在對游擊隊的戰爭中的不人道行為,控制毒品走私和團結人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稱,在阿蘭·加西亞採用比較正統的經濟和償還債務措施以前沒有資格得到新的貸款和信貸,使該國的狀況雪上加霜。總統在經濟局勢日益惡化的情況下於1987年將銀行收歸國有,這一行動使他個人聲望掃地。阿蘭·加西亞任期屆滿時通貨膨脹失去控制,爆發一系列破壞性大罷工,甚至他的政黨也反對他,撤消他的總統職務。

在通貨膨脹、游擊戰爭和毒品走私等嚴重問題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民主陣線運動的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和90改革運動的阿爾韋托·藤森(Alberto Fujimori)在1990年總統選舉中爭奪總統職位。小說家略薩主張採取激烈的反通貨膨脹方案,使秘魯的許多窮人甚為吃驚。他得到歐洲血統的沿海地區名流的支持,但不足以擊敗日本移民之子、農業工程師藤森,藤森得到秘魯窮人區和內地鄉村地區人民的支持,當選為總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