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犯罪引論

科研犯罪引論,作者是徐英軍等,重點研究了科學犯罪行為的基本概念、表現、特點、成因及社會危害性等。

作品信息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頁數:277
分類: 社會科學 >犯罪學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研究了科學犯罪行為的基本概念、表現、特點、成因及社會危害性等。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科學失范行為
一 對科學研究活動的詮釋
(一)科學研究活動的界定
(二)現代科學研究活動的特徵
(三)我國科學研究活動的主體和經費現狀
二 科學失范行為的定義與分類
(一)科學失范行為與科學不端行
(二)科學失范行為的分類
三 科學失范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內在原因
(二)外在原因
(三)科學失范行為已引起社會關注
四 科學失范行為的性質
(一)對科學失范行為的傳統評價
(二)科學研究活動中也存在犯罪問題
第二章 我國在科學失范行為道德法律化方面的障礙
一 德主刑輔的傳統法文化的影響
二 科研活動自身特點帶來的規制困難
(一)科學職業的神聖光輝和原有立法理念綜合而生的障礙
(二)科研活動自身特點給立法工作帶來的障礙
三 刑法理論中含混不清的雙重結構型犯罪概念
(一)我國刑法理論對犯罪的雙重結構型定義
(二)雙重結構型的犯罪概念給科學失范行為道德犯罪化帶來的障礙
(三)對“犯罪”的重新定義
第三章 科學失范行為犯罪化範圍的設定
一 科學失范行為犯罪化的原因
(一)對科學失范行為進行刑法干預的必要性
(二)對科學失范行為進行刑法干預的補充性
二 科學失范行為犯罪化的根據
(一)科學失范行為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
(二)對社會危害性內涵的辨析
(三)社會危害性的衡量標準
三 科學失范行為犯罪化範圍的界定
(一)法律規制不同於道德約束
(二)構成犯罪的科學失范行為有別於一般違法行為
(三)科學界定科學失范行為犯罪化的範圍
四 國外在科學失范行為道德法律化方面的研究
第四章 幾種嚴重的科研失范行為及其刑法對策(上)
一 擾亂科研秩序罪總論
(一)擾亂科學研究秩序罪的概念
(二)擾亂科學研究秩序罪的構成特徵
(三)擾亂科學研究秩序罪包括的主要罪名
(四)擾亂科學研究秩序罪的刑事責任
二 嚴重剽竊科研成果的行為
(一)建議增設科學研究剽竊罪
(二)剽竊科研成果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徵
(三)適用本罪應注意的問題
三 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優先權的行為
(一)建議增設侵占科研成果罪
(二)侵占科研成果罪的概念與構成特徵
四 科學研究活動中的嚴重欺詐行為
(一)建議增設科學研究欺詐罪
(二)科學研究欺詐罪的概念與構成特徵
第五章 幾種嚴重的科研失范行為及其刑法對策(下)
五 科學研究活動中的腐敗行為
(一)增設科研人員受賄罪和科研人員行賄罪的必要性
(二)科研人員受賄罪
(三)科研人員行賄罪
六 科學研究活動中的泄密行為
(一)科研泄密行為及其危害
(二)國外對科研泄密行為的處理
(三)我國現有科技保密制度及實施狀況
(四)對科研泄密行為的刑事制裁
七 科研開發活動伴生的嚴重失范行為
(一)科研開發活動伴生的嚴重失范行為概述
(二)科研開發活動中的重大責任事故罪
八 科學研究活動中的違禁研究行為
(一)建議增設違禁科學研究罪
(二)違禁科學研究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徵
附錄
附錄一:國外有關科學失范行為的統計數據
1.1 根據COPE(英國出版倫理委員會)調查得到的不端行為事例的統計
1.2 經常發表和討論科學不端行為的雜誌
1.3 以科學不端行為為主題進行寫作的部分作者
1.4 由ORI(美國研究誠信辦公室)正式調查的美國科學家的不端行為
1.5 美國被撤論文和重複出版論文數量的年度變化
1.6 ORI(美國研究誠信辦公室)登載不端行為事例的摘要
附錄二:國外典型的科學行為失范案例
2.1 竊取科研成果優先權的案例
2.2 科研欺詐案例
2.3 科研腐敗案例
附錄三:國外對科學失范行為的相關規範
3.1 在研究和學術領域的科學行為規範(節選)
3.2 關於科研行為的聯合聲明和規範(節選)
3.3 調查不正當科學行為的方法
3.4 關於處理涉嫌學術劣跡的規定
附錄四:中國有關科學失范行為的行為規範
4.1 關於科技工作者行為準則的若干意見
4.2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範(試行)
4.3 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
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