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堡

科林斯堡,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拉里默爾縣內的城市,位於科羅拉多山麓帶,約有13萬居民,是科羅拉多州第五大城市,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位於科林斯堡。

基本信息

科林斯堡Fort Collins)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拉里默爾縣內的一座權力下放的城市,它位於科羅拉多山麓帶,Cache la Poudre河畔。它是拉里默爾縣的縣府。它約有13萬居民,是科羅拉多州第五大城市,也是一座較大的大學城,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位於科林斯堡。

歷史

1864年美國陸軍設立了科林斯堡,它本來是一個陸軍的前哨。其前身是一個名為科林斯營的兵營。這個兵營是1860年代中在印第安人戰爭中設立的,目的是保護當地的郵道。1864年6月一場大水淹沒了科林斯營。此後兵營長官給懷俄明東南羅拉米堡的長官威廉·科林斯上校寫信說原兵營下游數英里處有一個好的建堡的地方。科林斯堡里駐紮了第11俄亥俄自願騎兵軍的兩個團。該堡始終沒有建圍牆。
科林斯堡設立後立刻就有移民在其附近定居。1867年當地的印第安人反抗消失後科林斯堡被軍隊放棄。原堡今天在歷史“老城”的邊上。1866年市內的第一座學校和教堂啟用。在當地商人約瑟夫·梅森的帶領下市民開始設法將縣府移到科林斯堡。1868年拉里默爾縣的縣府被移到了科林斯堡。
1872年科林斯堡的人口首次劇增,數百移民來到市內,在原來老城的南部開始建造新的樓房。新移民與老居民之間的矛盾導致了市內的政治分化。新的州立農業學院開課。
1880年代市內建造了一些華麗的住房和商業建築。城市逐漸出現了其自己的個性。市內最早的工業包括石匠、製糖和屠宰場。草場、學院及其農業試驗站為當地的羊提供了極好的和豐富的食物。1900年代初科林斯堡甚至獲得了“世界飼羊之都”的稱號。1901年市內建立了一座大的製糖廠。
雖然大蕭條和同時爆發的旱災對科林斯堡也有打擊,但是其發展在20世紀前半頁沒有停止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市內居民數量加倍,經濟迅速發展。老建築被拆除,為新的、現代化的建築讓出地方。同時市內的經濟結構也發生變化。1955年糖廠關閉。1954年市政府組織也改變,城市的最高領導機構成為市議會及其主席。1960年代裡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學生也加倍。20世紀末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成為科林斯堡最重要的經濟力量。在20世紀裡科林斯堡還獲得了非常保守的名聲,建市初期的數十年中市內禁酒。這個規定一直到1969年才在學生運動的努力下輩子廢除。當時民權運動和反戰動亂使得市內的局勢非常緊張,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校園裡數座建築被焚。
20世紀末科林斯堡迅速向南擴展,在那裡建造了數座地方性的購物中心。1980年代裡城市管理和發展規劃成為越來越緊迫的任務,通過設立內城發展機構城市試圖發展科林斯堡的老城。
2006年《貨幣》雜誌將科林斯堡列為美國生活價值最高的城市。該雜誌評論道:“好的學校、低的犯罪率、高技術經濟行業的好職業和極好的戶外生活使得科林斯堡成為第一名”。科林斯堡的人口繼續穩步增長,它與科羅拉多州北部的發展地區競爭。21世紀初關於未來的發展趨勢的討論和學生與居民之間的利益衝突成為當地最重要的問題。

地理和氣候

科林斯堡的地理位置為北緯40°33'33",西經105°4'41"。它位於洛磯山脈的山腳下,丹佛以北約105千米、夏延以南約72千米處。城市海拔1,525米。重要的地標包括馬齒保護區(Horsetooth Reservoir)和馬齒山(Horsetooth Mountain)。馬齒山的名字來自於城市西部天幕上的一塊非常顯眼的牙齒狀的花崗岩。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科林斯堡的總面積為122.1平方公里,其中120.5平方公里為陸地面積,1.6平方公里為水域面積(1.27%)。
科林斯堡年平均日照天數達296天,平均每年有22天的氣溫達32.5°C以上。七月的平均氣溫為22°C,平均年降雪量為146厘米,一般降雪數天后就融化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