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是由中國科學院研發,2016年10月30日,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順利抵達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薛家島碼頭。

基本信息

發展歷程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
2016年10月30日上午8時,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順利抵達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薛家島碼頭,標誌著“2016年西太平洋科學考察試驗研究”聯合航次圓滿成功,並創多個國內首次。

首次記錄

首次獲取了完整的菲律賓深海海盆平均水深5000m的全水深溫度、鹽度、壓力、溶解氧和營養鹽的經向斷面數據。該數據為研究深海海洋環流及其在全球變暖背景的回響和影響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基礎。

首次百分百成功回收我國首個“西太平洋深海壓力逆式回聲儀(PIES)觀測陣”,該觀測陣成功建立並獲取了西太平洋低緯度流系連續25個月的定點觀測數據。此項目以袁東亮研究員為首席科學家,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本航次首席科學家周慧博士率領任務小組在船員及工程技術部的協助下,成功回收了布放於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及北赤道道逆流區5000m以深的三個PIES。

PIES是一種帶有壓力感測器的坐底式海洋觀測設備,用來觀測聲學信號從海底到海面垂向傳輸時間(VATT)及海底壓力變化。“PIES觀測陣”布放於2014年9月1日,連續工作兩年多,成功觀測了發生於2014—2016年期間的超強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所獲取的數據對於研究此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發展機制具有重大意義,對於未來更加準確預測這種氣候異常現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首次獲取了西太平洋全水深痕量元素採樣;本航次搭載的華東師範大學張經院士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功獲取了菲律賓深海海盆超過5000m深度的痕量元素樣品。

首次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西太平洋海域獲取了超強颱風“海馬”過境前後微型及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樣性樣本。成功試驗了3台我國自主研發的水下滑翔機,總天數達到了48天,獲取了343個上層1000m的海洋要素(溫度、鹽度、壓力、溶解氧、葉綠素)數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