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簡介
《秋高牧馬》的尺寸為:84×37.5cm。畫作上的鈐印為:“悲”。作者落下的款識是:“秋高牧馬。不識燕趙之際有畫否?丙子春日,悲鴻。”。收藏印為:“曼士珍藏、鄭通坡藏、獻給廈門博物館”
作品欣賞
《秋高牧馬》作於1936年,畫中遒勁的古柏拔地而起,參天聳立,枝葉蓬勃張揚,三面出紙,仿佛可遮天蔽日。畫家用大筆濃墨,揮寫出嶙峋蒼毅的樹幹,以闊筆點出柏葉,復染以酞青藍,筆法奔放恣肆,表現出古柏鬱勃、葳蕤的態勢。與疏疏勾勒的地面適成對比,離離的秋草間生在磽确的坡地上。古柏下是一匹佇立的健馬,馬的外型輪廓用圓渾有力的線條勾勒而出,濕墨略染以示肌肉、關節形狀,頸部鬃毛與馬尾隨風飛揚。駿馬獨立在空寂的山野中,正抬頭望向遠處青色的山巒,雖只作背影,卻仿佛可以看到它眼睛裡充滿著的憂慮。
柏樹四季蒼翠,材美壽長,被譽為“百木之長”,後引申到人格層面,杜甫《古柏行》:“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神化其為不屈的化身。《秋高牧馬》中,柏樹或亦代表中國人誓不屈服的精神!
創作背景
1918年,徐悲鴻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時,暑期率學生赴西山寫生,曾作《西山古松柏》,自此,古柏樹成為他畫中經常出現的題材。1935年元月,徐悲鴻作《柏樹與馬》,題“北游所見”,畫中馬立於古柏旁低頭齧草的場景,《秋高牧馬》與之應題出同源,當為徐氏在北方所見。
款識“不識燕趙之際有畫否”,似乎在提問當時北方畫壇是否還有這類秋高牧馬的繪畫題材,但聯繫中國國內時局,則可更深層地理解徐悲鴻的創作意涵。1935年7月《何梅協定》簽訂之後,日本人大肆鼓譟“華北五省自治”,12月18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使冀、察兩省實際上半獨立於中國行政區域之外。冀察地區正是戰國燕趙之地,歷史上多出慷慨悲歌的男子漢。1935年秋,徐悲鴻作同題材作品《毋食我黍》,題款道:“……寫胸中抑塞,毋食我黍,誓將去汝”。此作亦應旨在寫心中郁滯:在這多難之際,不知燕趙男兒是否還有秣馬厲兵、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
作品注釋
“曼士珍藏”為黃曼士收藏印。黃曼士(1889-1963),祖籍福建福州,後移居新加坡,曾任新加坡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經理,和其兄黃孟圭被徐悲鴻稱為“生平第一知己”,收藏徐悲鴻作品最為著名。
畫家簡介
徐悲鴻(1895年—1953年),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民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誌。
出版有《徐悲鴻素描集》、《徐悲鴻畫集》、《徐悲鴻彩墨畫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