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秋風函谷應詔
秋風起函谷,勁氣動河山。
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低雲愁廣隰,落日慘重關。
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
注釋:
偃(yǎn):倒下
隰(xí):低濕的地方
作品賞析
作為一名生活在宮廷中的女性,徐賢妃的詩作多數與宮闈題材有關,唯獨此篇與眾不同。此詩的景物描寫非常出色:秋風蕭瑟,山河朔氣,千嶺偃松,雄關落日。詩人筆下的景色可謂是濃墨重彩,氣勢雄渾,不知道作者的人很難想像,此詩竟是出自一位宮廷小女子之手;尾聯體現應制詩的一貫程式,曲終奏雅,紫氣是祥瑞之光,真人是道家所稱的“修真得道”之人老子。紫氣,真人均為太平盛世之吉兆。
寫作時間小考
從題目上看,《秋風函谷》是徐惠陪太宗出巡經過函谷關時的應制之作。網上有很多說法認為,《秋風函谷》是和太宗名作的《入潼關》同時寫的。但細細推敲,這種說法並不妥當。從這首詩的題目,以及其中的“秋風”,“雜雨”二詞判斷,徐惠是在深秋時節寫下這首詩的。而太宗的《入潼關》里有"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的句子,已然是下雪結凍的嚴冬景象了;再加上許敬宗那首《奉和入潼關》里有一句“是節歲窮紀”,更是明確指出《入潼關》的寫作時間是在年末,和徐惠這首“秋風函谷”不是一個時候。
函谷關位於河南靈寶縣,是唐朝從長安和洛陽間的必經之路,所以,要判斷《秋風函谷》的成詩時間,必須要參考貞觀十年之後(徐惠生於貞觀元年,進宮時間雖無確論,但一定是貞觀十年後。),太宗出巡記錄中從長安到洛陽,或者從洛陽回長安的時間。
根據《舊唐書·太宗本紀》中的記載,貞觀十一年到十二年,太宗到洛陽住了一年,但是往返的時間都是二月份,《秋風函谷》顯然不可能是這個時候寫的。
貞觀十五年太宗又在洛陽呆了一年,正月去,十二月回長安,此時過函谷關已是冬季。根據前面的分析,《入潼關》以及許敬宗的奉和詩應是作於此時。
最後一次,是貞觀十八年農曆十月自長安出發,十一月到洛陽宮,這應該是與《秋風函谷》中的描寫最為貼切的時間。函谷關離長安不遠,陰曆十月份相當於現在的陽曆十一月。唐代關中植被比現在豐富,水量也多,氣候濕潤,那時候十一月應該比現在的還溫暖一點。所以此時過函谷關,是可以看到秋風秋雨的景象的。
太宗貞觀十八年去洛陽,目的不是遊玩,而是在那裡布置征討高句麗的種種事宜。所以,洛陽並不是徐惠此次陪駕的目的地。在洛陽停留三個月後,她應是在貞觀十九年二月,跟隨太宗及其大軍繼續進發,一直走到了定州。
從長安到河北,一路迢迢上千里,與大軍同行,路上少了些舒適浪漫,多了些肅殺威武。作為生活在深宮裡的女性,這是徐惠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觸摸到金戈鐵馬的氣息。這次長途跋涉無疑深刻的影響了她後來的思想和作為。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通過這一次的定州之行,想必徐惠會對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特別是對下層民眾和士兵的疾苦,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這樣的認識是單純從書本上學不到的。在寫下這首《秋風函谷應詔》的三年後,徐惠上疏極諫太宗停止征伐高句麗,與民休養生息。其反戰愛民思想的形成,恐怕與這次從長安到定州的遠行不無關係。
作者簡介
徐惠(627-650),湖州長城人,唐朝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她生於太宗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生五月即能言語。四歲通《論語》及《毛詩》。八歲已善屬文。徐孝德曾命擬離騷為小山篇,文辭典美,孝德大驚,知不可掩,所作遂盛傳。太宗聞之,納為才人,入宮後遍涉經史,手不釋卷。太宗益禮顧。俄拜婕妤,擢徐孝德為水部員外郎(徐孝德墓誌載為禮部員外郎),徐惠再遷充容。貞觀末,太宗頻征高麗,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征伐、土木之煩,太宗善其言,優賜之。太宗卒,哀慕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及連珠以見意。明年亦卒,贈賢妃,陪葬昭陵石室。徐賢妃的著作,今尚存詩五篇,賦一篇,文一篇(即著名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