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

秋闈

秋闈,是對科舉制度中鄉試的借代性叫法。

基本信息

借代性叫法

秋闈秋闈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鄉試叫法

秋闈:對科舉制度中鄉試的叫法。
闈:考場
就是明清時期科舉三級考試中最低級別的考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考試,即鄉試。因為在秋天舉行,故名“秋試”、“秋闈”。
考中的稱為“舉人”,取得參加會試的資格。
會試,又叫做“春闈”,“春試”、“禮部試”。考中者稱“貢士”,取得參加殿試的資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