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高士圖

《秋林高士圖》的景物分前後兩層,前方畫一碎石疊積的水岸,生長著幾叢瘦勁的樹木,枯枝挺立。其後一條平靜而寬闊的河水,水邊葦草叢生,在微風中輕盪。畫家取景造物精細具體,其整體姿態又生動自然。前方叢樹轉折多姿,而其交錯疏密,極有態勢,有如秋寒之中,清勁蕭疏。畫中筆法精勁,細而不碎,墨色變化豐富微妙,跡簡而意足。

簡介

《秋林高士圖》,絹本,水墨淺設色,縱135.3厘米,橫59厘米。構圖略似三段式,但布置邃密,林木豐茂,顯然不同於瓚的簡略,仍是北宋全景山水格局。圖繪河的兩岸,前岸是碎石堆疊的坡岸,雜樹叢生,或枝葉茂密,或殘枝枯槎。林中一高士蓮冠緋衣,側坐於坡石之上,一杖置於旁。高士抬頭仰望,凝神靜思。人在整個畫面中居於一隅,十分謙遜,顯示出當時人們對於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河面不寬,岸邊葦草隨風低拂,一派平和寧靜的情景。後岸是一片坡地,向上則白茫茫雲霧蒸騰,中間有樹叢隱現,兩座山峰自雲霧中脫穎而出,巍峨雄偉,直指蒼穹。山石及坡岸多礬頭狀,以濕筆披麻皴繪就,筆致稍緊,且時相絞合,變為解索皴。墨色依結構由淡而深,反覆加染,使石體質感硬朗。樹葉多以點葉法,變化多端,但墨色則稍嫌板滯,有點程式化。而蒸騰的雲霧,卻是此圖的特色。元四家的作品中,很少刻意勾染雲霧,仿佛總是晴空萬里,一覽無遺。而在盛懋此圖中,這雲霧卻極具意義:構圖上可以分清前後層次,而且能將無須表達之物藏匿其中,使主題更突出。
盛懋的畫,洋溢著大自然的絢美,也就無怪那么客群人的追捧。但其刻意求工,與元四家“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的文人畫形成鮮明對照,士人貶之為“畫工畫”。然而,千萬不要輕視“畫工畫”,不能漠視其作品對繪畫基本要素的重視。一部中華繪畫史,幾乎就是在“寫實”還是“寫意”的爭執中發展。兼容並蓄,揚長補短,這是歷史的選擇。

相關條目

積光佛母 彩瓷鎏金彌勒佛 汝窯天青無文橢圓水仙盆 上樂金剛 秦漢婦女曲裾 鷹形金冠頂、金冠帶 十臂積光佛母唐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