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爾克的詩]

秋日[里爾克的詩]

《秋日》是奧地利詩人賴內·馬利亞·里爾克的作品,創作於二十世紀,詩歌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了在作者心中,上帝、人、世界三者之間的關係,頗具勸誡含義。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und auf den Fluren laß die Winde los.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gie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drä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ße in den schweren Wein.
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
Wer jetzt allein ist, wird es lange bleiben,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unruhig wandern, wenn die Blätter treiben.

作品譯文

英譯:

(by M. D. Herter Norton, 1938)
Lord, it is time. The summer was very big.
Lay thy shadow on the sundials,
and on the meadows let the winds go loose.
Command the last fruits that they shall be full;
give them another two more southerly days,
urge them on to fulfillment and drive
the last sweetness into heavy wine.
Who has no house now, will build him one no more.
Who is alone now, long will so remain,
will wake, read, write long letters
and will in the avenues to and fro
restlessly wander, when the leaves are blowing.

中譯:

(譯文:北島)

主啊,是時候了。夏天盛極一時。

把你的陰影置於日晷上,

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後的果實飽滿。

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

催它們成熟,把最後的甘甜壓進濃酒。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葉紛飛。

(譯文:馮至)

主啊!是時候了。夏日曾經很盛大。
把你的陰影落在日規上,
讓秋風颳過田野。
讓最後的果實長得豐滿,
再給它們兩天南方的氣候,
迫使它們成熟,
把最後的甘甜釀入濃酒。
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築,
誰這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著,讀著,寫著長信,
在林蔭道上來回
不安地遊蕩,當著落葉紛飛。

(譯文:黍黎釋)

主啊,是時候了,夏日曾很壯觀。
把你的影子落在日晷上,
讓風吹遍原野。

讓最後的果實吹熟;
再給兩天晴朗的日子,
催它們成熟,
把最後的甘甜釀進濃酒。

誰此刻沒房子,就不必建了。
誰此刻還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著,讀著,寫著長信。
在街上來回漫步,
暗自心慌,見秋葉飄落。

(譯文:綠原)

秋日

主啊,是時候了。夏日何其壯觀。

把你的影子投向日規吧,

再讓風吹向郊原。

命令最後的果實飽滿圓熟;

再給它們偏南的日照兩場,

催促它們向盡善盡美成長,

並把最後的甜蜜釀進濃酒。

誰現在沒有房屋,再也建造不成。

誰現在單身一人,將長久孤苦伶仃,

將醒著,讀著,寫著長信

將在林蔭小道上心神不定

徘徊不已,眼見落葉飄零。

作品鑑賞

開篇就確定了談話的對象是上帝:主呵,是時候了。這語氣短促而莊重,甚至有種命令口吻。夏天盛極一時。參照題目,顯然是一種感嘆,即不可一世的夏天終於過去了。是時候了,是“把你的陰影置於日晷上,讓風吹過牧場”的時候了。這兩組意象有一種奇妙的對位關係,即你的影子與風,日晷與牧場在上下文中彼此呼應,互為因果。你的影子是有形的,而日晷是通過影子的方位確定時間的;而風是無形的,牧場是日晷在時空上的擴展。一般來說,明喻是橫向的,靠的是“好象”“仿佛”這類詞來連線。而暗喻是縱向的,靠的是上下文的呼應。另外,對於詩歌的方向性,這首詩是由近及遠從中心到邊緣展開的。日晷是中心,而上帝的影子為萬物定位,從這裡出發,風吹向廣闊的牧場。

第二段仍保持著開始時的命令式。帶動這一轉變的是風,是風促成段落之間的過渡。前面說過,這一段最微妙的是一系列強制式動詞的層層遞進:“讓”、“給”、“催”、“壓”。這其實是葡萄酒釀造的全部過程,被這幾個動詞勾勒得異常生動。對於“讓枝頭最後的果實飽滿。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催它們成熟,把最後的甘甜壓進濃酒。”這三句,若進一步引申,說的不僅僅是釀造,還有生命與創造。

第三段是全詩的高潮。“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這兩個名句幾乎概括了里爾克一生的主題,即他沒有故鄉,注定永遠尋找故鄉。大約在此兩年前,他在給他的女友後來成為妻子的信中寫道:“您知道嗎?倘若我假裝已在其他什麼地方找到了家園和故鄉,那就是不忠誠。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我要做的就是漫遊的等待。”也許是這兩句最好的注釋。“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從開端的兩句帶哲理性的自我總結轉向客觀白描,和自己拉開距離,象電影鏡頭從近景推遠,從室內來到戶外,以一個象徵性的漂泊意象結尾。最後三句都是處於動態中:醒來,讀書,寫信,徘徊。而落葉紛飛強化了這一動態,凸現了孤獨與漂泊的淒涼感。

這是一首完美到幾乎無懈可擊的詩作。從整體上看,每段遞增一句的階梯式的結構是刻意營造的,逐步推向最後的高潮。複雜音調的變換成為動力,使主題層層展開:開篇顯然與上帝有某種共謀關係,同時帶有脅迫意味。第二段的釀造過程是由外向內的轉化,這創造本身成為上帝與人的中介。第三段是人生途中的困惑與覺醒,是對絕對孤獨的徹悟。這三段是從上帝到自然到人,最終歸結於人的存在。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主呵,是時候了”和“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但同時又非常克制,象激流被岩石壓在地下,有時才噴發出來。這激情來自正視人類生存困境的勇氣,因觸及我們時代的“痛點”而帶來精神升華。這首詩的玄妙正是基於意象的可感性,讀者由此進入,體驗了一個漂泊者內心的激情。

作品評價

著名詩人北島評價說:“有時我琢磨,一首好詩如同天賜,恐怕連詩人也不知它來自何處。正是《秋日》這首詩,使里爾克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翻譯家馮至評價這首詩:“詩歌所能帶來的情趣就是從一顆心走進另一顆心,並且隨之跳躍與感動。顯然,里爾克的這首《秋日》做到了,並在百年的歲月里越發顯得雋秀而光輝四濺。”

作者簡介

賴內·馬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奧地利詩人,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早期的創作具有鮮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亞民歌風味。1897年遍游歐洲各國後,他改變了早期偏重主觀抒情的浪漫風格,開始寫作以直覺形象象徵人生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詠物詩”。對資本主義的“異化”現象表示抗議,對人類平等互愛提出烏托邦式的憧憬。里爾克的詩歌儘管充滿孤獨痛苦情緒和悲觀虛無思想,但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品詩集《生活與歌曲》、《祭神》、《夢幻》、《耶穌降臨節》 、《圖像集》、《祈禱書》、《新詩集》、《新詩續集》、《杜伊諾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