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簡介】
紙本,設色,縱:96.7厘米,橫:41厘米。
己丑六月望,過西田村舍,毒熱不異炮灼,僵臥揮汗,讎睨筆硯,適雨後稍涼,憶古人三伏生秋之句,戲作秋山白雲圖。雖曰摹仿大痴,實未得其腳氣也,愧絕愧絕。王時敏識。]下鈐[王時敏印](白文)、[西田](朱文)又題:[此餘十年前所作,公暇將以贈宿章道兄,復攜見示,追憶揮汗紙筆時,宛然如昨。今年至衰百事慵懶,不復求舊管城公誦少陵丹青[不知老之將至]之句,益深慨嘆。辛丑子月時敏又題。]鈐[煙客](朱文)、[儒齋](朱文)。鑑藏印有:[潤之所藏]、[渭南所藏]、[虛齋鑑定]、[龐萊臣珍賞印]、[伯湖所藏]
創作背景
王時敏自明崇禎五年(1632年)辭官歸里後便潛心於對宋、元諸家繪畫的研究,期間創作了大量摹仿黃公望的作品,此圖便是其中一幅深得黃氏“淺絳”畫風的力作。
藝術鑑賞
其筆法松秀靈動,色、墨富於變化而有層次,重疊交錯的墨點更是將山形樹貌有機地統一於高逸的境界中。
作者簡介
王時敏(1592—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晚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其祖父是明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王錫爵,父親是明翰林編修王衡。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舉進士,崇禎初以蔭仕至太常寺卿,崇禎十三年(1640年)辭官隱居,入清不仕。工隸書,善畫山水,以元黃公望、倪瓚為宗,又受董其昌影響。他極力主張恢復古法,反對自出新意,是清初畫壇正統派的領袖,後世稱“婁東派”,與王鑑、王石谷、王原祁合稱“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當時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