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原

流行特點
禽毛滴蟲寄生於鼻竇、口腔、喉、食道及嗉囊的黏膜表層,偶爾侵害結膜及前胃的黏膜表層。家禽有嚴重暴發的報導,而家鴿和野鴿的流行更嚴重。幼鴿通常因首次嘗食成年鴿嗉囊中的鴿乳而被感染,並保持終生帶蟲。在形成足夠保護力的免疫之前,受強毒蟲株感染時,死亡率可高達50%。雞和火雞的毛滴蟲病常常是由鴿傳染的,污染的水源或飼料可能是雞和火雞感染的最重要的傳染源。鷹吃入感染鳥後而發病。幾乎所有的鴿子都是該蟲的攜帶者。鴕鳥感染可能通過鴿子、患病帶蟲的其他鳥類污染的飲水、飼料傳播的。主要症狀

剖檢特徵
在口腔中可見到淺綠色至淺黃色的黏液,並從口中流出。初期病變是口腔黏膜上出現小的、界限分明的乾酪樣病灶,在病灶周圍可能有一窄的充血帶,可融合成團。乾酪樣物質的堆積,使部分或全部堵塞食道。最後病變可穿透組織並擴展到頭部和頸部的其他區域,食道和嗉囊為黃色,有圓形隆起,並帶有一圓錐形的乾酪樣突起,常稱作“黃色鈕扣”。嗉囊上覆蓋有淡黃色白喉樣膜,並能擴展到腺胃。肌胃和腸道沒有病變。內臟器官病變最常見的是肝臟,始於表面,後擴展到肝實質,呈現為硬的、白色至黃色的圓形或球形病灶。
口腔、鼻竇、咽、食道和嗉囊有凸起的白色結節或壞死性潰瘍,並有乾酪樣分泌物。肝與肺亦常有硬的、白色至黃色的圓形或環形壞死灶。盲腸腫脹,黏膜潰瘍,表面有乾酪樣滲出物,其他腸段也呈典型的炎症變化。
實驗室診斷
顯微鏡檢查口腔、食道、嗉囊分泌物塗片發現蟲體,或刮取病變處黏液,製成塗片,染色鏡檢,見到典型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