禫祭
除喪服之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熙內禪》:“﹝ 趙汝愚 等﹞扶導上詣太皇簾前行謝禮。次詣梓宮前行禫祭禮。”《元典章·新吏》:“凡官吏遭值親喪……大祥後六十日為禫祭。” 明 樊鵬 《何大復先生行狀》:“先生哀毀骨立,禫祭未成,不飲酒,不彈琴。” 清 黃宗羲 《答萬季埜喪禮雜問》:“自此以後,小祥、大祥、禫祭之類,皆於祖廟持祭新死者。”
相關詞條
-
禫
禫,拼音dàn,是指祭名。
基本解釋 古籍解釋 -
祥禫
”《資治通鑑·齊和帝中興元年》:“初, 以父死非命,四年不除喪。 以祥禫之禮除喪。
-
禫祥
dàn 禫祥 禫祭、祥祭的合稱。
-
禫服
禫服 指禫祭至吉祭之間的喪期。 舊禮,父母之喪,二十七月而禫。
-
服禫
服禫,服喪期滿。
-
練禫
練禫,練與禫,均古祭禮名。
簡介 -
禮記
興辭於客.然後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殽之序.遍祭之.三飯....御食於君.君賜余.器之溉者不寫.其餘皆寫.餕餘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卿大夫之辱也.地廣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 臨祭不惰.祭服敝則焚之...
-
喪禮吾說篇
》“二十五月而畢”之文,遂謂畢者乃畢衰服也,至二十七月禫後又加禫服九月。考《間傳》曰:“中月而禫,禫而纖,無所不佩。”孔穎達《疏》曰:“此謂禫祭既畢...也。”《喪大記》曰:“禫而從御,吉祭而復寢。”《檀弓》曰:“是月禫,徙月...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 -
居喪
,拜奠如儀。如有墓室,則通過墓道入柩。唐以後在下葬前還要在墓地行祭后土之禮...哭應在祖廟停柩之所進行。虞祭 反哭後即進行虞祭。虞的意思是安,死者形體已經入葬,但其鬼魂無所不之,一時彷徨失依,要設祭安之。賈公彥在《既夕禮...
中國古代居喪制度的發展 居喪期心理變化 居喪反應 秦漢居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