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堂崮亦名蟾螳崮,因其東麓有一巨石如蟾而得名。還稱九泉崮、盤龍山。崮如被巨斧從中劈開分為東西二峰。據尚存的明萬曆三十四年“泰山行宮”碑載:“古駢南五十里許,有禪堂崮,高萬丈,薄青雲,侵碧漢。其內珍珠泉、仙人洞,景物隨地涌奇,不勝枚舉。既稱禪堂,必其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誠吾朐之大觀也”。
禪堂崮兩峰對峙,高聳碧霄,其東峰之險,無路可登,四周均為高十數米至二三十米之懸崖,仰視令人目眩,唯東南側,古人斧鑿一徑,其陡若梯,可攀援而上。頂部如台,東部略平,似紡錘形,中間寬、東西兩端狹窄,東西長70多米,南北最寬處近20米, 西端最窄處3米許,其整體為天成的巨大舞台。台上散植松柏近百株、山杏數株,紫荊野草遍地。崖之四壁,多飛松倒掛,虬枝蜿垂,緣壁盤附。崖畔葡蔓橫生,青果纍纍,令人頓悟生命之頑強。北側原有泰山行宮,據崖壁南側摩崖雕刻的“新建禪堂崮泰山行宮記”碑文載,行宮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孟春,毀於何年無考,20世紀末,鄉民在遺址處新建泰山老母廟,簡如民舍。入山門處,石砌拱閣門洞猶存,頂部閣樓已毀,僅遺基石數塊。行宮西側,於平地磐石上鑿直徑2.5米之圓池,深2米許。
禪堂崮西峰,東、北兩面懸崖,唯西南坡較緩,沿險徑可登。頂部較寬敞,緩平而不失險奇。松柏,山桃,黑棗,紫荊,野葡萄等林木蔥蘢。山上古石建築較多,多毀圮。據民國十七年廟宇“重修記”碑載:“兩峰對峙側壁插空,其上殿閣羅列,神像莊嚴特多。歷年反覆狂風疾雨,廟貌幾剝蝕殆盡,而偶像無征矣!唯此崮玉皇殿尚存然。”可見到1928年廟閣已存不多。現僅存靈霄寶殿和千佛閣下之石砌拱門(長、寬、高分別為6.4米、2.1米、2.8米) ,有石碾一處,石室遺址數十處,乃清末民初鄉民為躲避戰亂和匪患所建。石砌圍牆尚存數十米,後門猶存。 出拱門西行150米許,峰巔之陰,有石砌水井,深米許,水清冽照人,為當年僧人用水處。
崮兩峰及崖下孝女洞處,原有歷代古碑20餘幢,除一民國碑倒地外,余均殘斷破碎,散見於山徑或荒野中,有些殘塊尚能辨“乾隆”、“光緒”等字樣。孝女洞的由來民國《臨朐續志》載:“孝女洞在禪堂崮絕壁上,相傳孝女焦氏,焦家莊人,侍母至孝,母有心疾,思燎麥穗食之,時嚴冬不可得,孝女痛哭,田中麥忽出穗,孝女擷歸以進,母疾頓愈。母歿,即隱此洞坐化其中,遺骸不腐,群以為得道屍解雲。”後人供焦女坐像於龕中,人稱此為焦花女洞,亦稱孝女洞、仙姑洞。洞之左右雕二龍戲珠等雕像,龕中雕像已毀,洞門右側詩刻尚存:“禪堂一景化有緣,二十四孝古今傳,仙女哭麥人間少,王祥臥魚世上難。”
禪堂崮,寺廟和摩崖人文景觀,引人注目。崮周圍開採的最具特色的奇石有老五彩、竹子石、梅花石、披綠石、棗花石等,皆石質堅硬、潤澤光華、圖案清晰、色彩紛呈,或古今人物,或花鳥蟲魚,或山川風光,或飛禽走獸,或天象奇觀,或小橋村舍,全是天工造物,意境深邃,為觀賞石中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