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福文化為基礎,通過各個方面來闡釋其外在表現和內在意義,例如與“福”字相關的來源、含義等,配上實物形式的剪紙、字畫、篆刻等圖片和照片,在對此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挖掘相關的典故、傳說,以及民間的一些詞句用法。還可以加入一些實際生活中與福文化相關的旅遊資源,使本書更加貼近生活。
作者簡介
殷偉 文化學者,曾從事新聞出版工作,現任世界中華傳統文化(新加坡)交流會執行會長,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著有中國文人閒情雅趣叢書、中國民間吉祥文化叢書、圖說中華五福文化叢書、圖說中華神祇文化叢書、圖說中國文化系列等七十餘部書。
媒體推薦
在中國文化與民俗傳統中,“福”是老百姓的一種偉大信仰和不懈追求,是人們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本書深入挖掘中國福文化的歷史、典故、民俗、傳說,通過剪紙、字畫、篆刻等形式,來進一步闡釋福文化的外在表現和內在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福義溯源
一、“福”字的本義
二、福與富同源
三、福與禍的關係
四、“福”的同義字
五、蝙蝠寓“福”
六、“福”字諧音創意多
第二章 祈福典故
一、華封三祝
二、箕陳五福
三、天保九如
四、萬福攸同
五、富貴壽考
六、福至心靈
七、一路福星
八、壽山福海
第三章 福字吉語
一、介福無疆
二、載福受祉
三、降爾遐福
四、洪福齊天
五、萬福來朝
六、和氣致福
七、福如東海
八、福壽三多
第四章 福義的衍化
一、薄福、厚福與造福
二、知福與享福
三、積善能成福
四、身在福中要惜福
五、吃虧是福
第五章 福神崇拜
一、木星——最早的福神
二、陽城——人間第一福神
三、鎮宅福神魏徵
四、真武大帝是怎么成福神的
五、天官賜福
第六章 五福壽為先
一、福祿壽喜萬事全
二、福祿雙全,子孫延綿
三、福壽綿長,無終無止
四、福壽如意
五、福壽雙全,天下太平
六、福在眼前
七、福緣善慶
八、五福捧壽
九、五福和合
第七章 蝠福祥圖
一、蝠福玉雕
二、蝠福牙雕
三、蝠福角雕
四、蝠福木雕
五、蝠福磚雕
六、蝠福石雕
七、蝠福煙壺
八、蝠福銀飾
九、蝠福花錢
十、蝠福刺繡
第八章 百福納祥
一、《百福圖》與《百蝠圖》
二、百福駢臻,千祥雲集
三、流雲百福,福運綿延
四、開歲百福頌新春
五、百福景觀放異彩
第九章 祈福與摸福
一、《祝福》里的祝福
二、客家“作大福”
三、溫州攔街祈福
四、金豬還福,一道疍家民俗盛景
五、麒麟送福,家家祥瑞
六、閩台乞龜摸福
七、走福路,摸福石,繞福樹
八、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
九、摸福佳處藏古寺
第十章 民間俗信
一、“福”字為何要倒貼
二、迎春納福的門箋
三、左福右禍
四、何謂福相
五、鍾馗送福,恨福來遲
六、五福臨門與避諱
第十一章 天下名福
一、天下第一福
二、天下第二福
三、陳摶奇“福”遍天下
四、藝術傑作——蘇軾《佛壽圖》
五、清代皇帝賜“福”字
六、慈禧賜“福”
七、吉祥龍鳳福
八、一筆草書福
九、字畫一體福
第十二章 福在人間
一、恭王府里的福文化主題建築
二、陳家祠的“福”字數不完
三、丹霞谷五福齊全
四、有福之州福多多
序言
福——中國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代序)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古中國人就有祈福盼福、崇福尚福的習俗,對福有高度的心理認同感。中國自從有文字以來,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福”字深深影響著每箇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祝吉道福的絕妙佳詞,也是中國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標之一。中華民族的歷史也可以說是人們孜孜求福的歷史。換句話說,人的一生也就是求福的過程。時間如白駒過隙,無情的流年在人們臉上烙下一道道印痕,人們或許會為時間的飛逝而黯然神傷。然而,有一種追求是亘古不變的,那就是人們對福的追求。“福、祿、壽、喜、財”是五千年中華文明中人們孜孜以求的嚮往。“福”居五字之首,可見有著更為獨特的文化內涵。
福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福”歷來被中國人所看重,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中有著不同的詮釋。古人曾根據所處時代的風尚,將其主要內容概括為五個方面,統稱“五福”。不同時代,五福的內涵又略有不同。《尚書·洪範》說:“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韓非子》說:“全壽富貴之謂福。”漢代恆譚《新論》則說:“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說的是五種世俗觀念和人生理想,後世民間又有“福、祿、壽、財、喜”的說法。幾千年來,福在中國被演繹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中國人把一切美好的東西統統歸結為福。福早就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液里,積澱在老百姓的骨髓里,人們希望通過不同形式讓自己追求福的心理得到滿足。
福是一個永恆的人生命題,中國人對福是有特殊感情的,世上人人祈求幸福,於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大量與福相關的俗語,人長得富態叫作“福相”,好地方稱為“福地”,好訊息叫作“福音”,享受快樂稱為“福分”,看到好景妙物叫有“眼福”,吃到美味佳肴叫有“口福”,交上桃花運被稱為“艷福”,富貴積善之家稱為“福門”,人有好運則稱“福氣”,幸運的人趕上好事則叫“福將”,讚頌給人們帶來實惠好處的稱“托福”……福不是抽象的東西,而是經常表現在享受實惠和好處的具體事務上,實實在在存在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一個涵蓋了億萬老百姓的嚮往和理想的“福”字,一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懸掛張貼於千家萬戶的“福”字,就可以告訴你一切。
“福”字在今天的解釋,與“幸福”是畫等號的、“提升幸福指數”、打造“幸福中國”成為最牽動人心的話題,“讓人民更幸福”是執政黨的主旨。每一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但個人幸福是與國家夢想緊密相連的。“中國夢”的基本內涵之一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幸福是生命的一種存在方式、一種生活狀態,幸福來自謀福造福,因此,最關鍵、最重要的是為人民謀福祉,造福百姓。經濟成長是基礎,獲得幸福感是目標,當“幸福感”成為中國社會的衡量指標時,就會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只有當“幸福感”成為中國人生活的終極關懷時,才會實現真正的幸福中國。
福(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每個人都有感受福的能力,人們通過自己的思辨與感受,可以從不同的側面說出自己的理解,福與人的追求關係密切,擁有不同追求的人會有不同的幸福標準,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人生背景、文化教育、思想觀念、身體狀況各不相同,側重點也各不相同。其實福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民間格言說:要享福,常知足。有這種胸襟的人就會生活得有滋有味,享盡人間千萬福。再如,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接濟人,謂之福;有著述問世,謂之福;有智慧編著善書,謂之福;有聰明敦厚資質,謂之福;無是非糾紛,謂之福;無借欠錢債,謂之福;無疾病纏身,謂之福;無煩惱憂患,謂之福;妻賢
子孝,謂之福;長壽健康,謂之福。這是在教人如何做人,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類似的還有: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虧人是禍,饒人是福;吃虧是福;量大福大,心寬屋寬;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等等。這是告誡人們如何體味福,如何享福惜福,人人能夠如此,社會能不和諧幸福嗎?這些都是先人經驗與智慧的結晶,不論是以個人的立場或是社會的角度,祈福現象都是十分重要的社會事實,古人對福的種種定義,其勸俗警世的作用非常明顯,在民間多奉為行為的準則,長輩常以此來教育晚輩,從中也能感知福文化博大精深的意蘊,這種薰陶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幾乎無處不在。
在中國文化與民俗傳統中,福是中國老百姓的一種偉大信仰和不懈追求,表現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永無止境的嚮往、追求和寄託,福是與社會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相關的一種生存狀態,是人們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福是讓人心馳神往的境界,福自天來是人人所羨慕的,“福”字在世界文化中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