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宋屬金田鄉感德里,明清屬感德里。民國先後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福珊鄉和多卿鄉。1949年後,先後屬長康區、第六區、十四區、珊屏區、長坑區。1958年11月屬長坑公社,1961年8月屬長坑區,1965年4月屬祥華公社。1972年12月設竹園林場豐田分場。1979年11月,析祥華公社轄的福洋、白桃、雙垵、豐田4個大隊正式成立國營豐田林場。1984年8月以場轄區域設立豐田鄉,大隊改為行政村。
1992年,豐田鄉面積38.75平方千米,1077戶5281人,鄉政府駐後坪山,轄豐田、白桃、雙垵、尾洋、庵兜5個行政村;豐田林場面積75.11平方千米,分豐田、白桃、雙垵、圓潭、後溪、茶葉6個工區,在場149人。1996年,省民政廳批覆同意豐田鄉更名為福田鄉,面積38.8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豐都、雙垵、尾洋、白桃、豐田5個行政村。1997年,省民政廳批覆同意福田鄉政府駐地從庵兜遷移至場前。2000年常住人口8435人(五普)。2003年末,人口8812人。
地理環境
漳福田鄉位於安溪縣西北部,位於東經117°30′,北緯25°12′,西與漳平市交界,南和華安縣接壤,東鄰祥華鄉,長坑鄉。北毗感德鎮。泉肖鐵路從境內穿過,有格口、小舟2個火車站,村級公路全線貫通,硬化率89.5%交通、通訊便捷。全鄉山林草地面積152.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5%,屬戴雲山脈向東南延伸部分,海拔高度在200-900米之間,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6-18℃,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年日照2069小時,無霜期349天。境內四面群山懷抱,森林密布,生態保護良好,自然資源豐富,已投產的水電裝機25400千瓦,探明礦產資源有鉛、鋅礦、煤礦等,是全縣自然生態保護完好可持續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境中的雲中山已初步查明的野生動植物達4000 余種,有南方紅豆杉、桫欏等高等植物1874種,蘭科植物45種、苔蘚植物145種、大型真菌128種,單位面積植物種類之多,在南方省級自然保護區中首屈一指,被專家學者稱為“東南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
經濟
緊緊把握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充分發揮“一鄉帶兩場”的整體功能與山地資源優勢,全 面實施可持續的和諧發展戰略,逐步形成了“以茶、林、果為支柱,以電力開發為龍頭,以農業綜合開發為重點,二、三產業齊頭並進”的特色經濟格局。至2006年底,全鄉工農業總產值741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450萬元,農業產值393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750萬元,鄉財政總收入175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5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70元;綠鵬茶場200多畝優質鐵觀音茶園經省環保局檢測,被批准為有機茶示範基地),茶葉產量已達520噸,產值3140萬元,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1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雲中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萬畝,區內植被茂密,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景觀獨特,風光秀麗,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勝地。
主要街巷
(一)鎮區街道
位於福田鄉政府所在地周圍,系隨著鎮區的建設而形成的街道,主要街道呈三叉形 。
(二)徐州圩
位於福田鄉福前農場場前分場的格口至場前一個山口上,今尚有舊圩的牆基遺址。街道長100米左右。古時,九龍江船隻可通至徐州,該地成為貨物集散地。徐州又是祥華、感德、長坑、藍田等地通住漳平、汀州一帶必經之道。約於明末清初就形成圩場,後九龍江至徐州航道止航,1949年前後圩場自然消失。
(三)白石圩
位於福田鄉白桃村的一小山坡,長150米。是安溪較為偏遠的一個集市。古時安溪西北鄉村運輸主要依靠九龍江水運,集結在徐州。貨物由徐州再向白石、雙垵、福洋等輻射。徐州圩消失後,主要商品大多由長坑或祥華等地供應。
(四)雙垵圩
位於雙垵村。
地名簡介
(一)倒店仔
屬場前分場。與洛陽交界。該地村前原有間小店,後倒閉,故名。因地僻人稀,人丁不旺,清末時村民遷居場前而廢。
(二)胡 丘
屬雙垵村。在大鴛山西北坡。因地處山丘,古時曾有胡姓居住,故稱。原屬祥華鄉福洋村,1984年劃為雙垵村。因該地生存條件差,1985年原有村民12戶85人移居雙垵村而廢。
(三)石 堀
屬白桃村。在大佛尖山西坡。該地是民眾採石場所,故稱。因氣候惡劣,民國10年(1921年)村民遷居白石圩及江西省而廢。
(四)仙湖尾
屬白桃村。在白珩寨南坡。該地四周高山環抱,似高山平湖,風光宛如仙景,故稱。因地處高山峻岭,氣候嚴寒,1984年村民8戶46人遷居平路自然村而廢。
(五)尾侖仔
屬白桃村。在大佛尖西北坡。因位於白石片村的邊緣一山丘上,故稱。由於山高水冷,地曠人稀,1984年原村民1戶7人遷居白石圩而廢 。
(六)墓仔前
屬場前分場。在鄉政府駐地東北2.3公里處。該地村後多小丘,故稱。因地偏僻,氣候惡劣,民國時期林姓遷居徐州自然村而廢。
農場簡介
福前農場
福前農場建於1958年,原屬省綜合性農墾企業,1972年下放安溪縣管。八十年代開始,農場開始實行“獨立自主、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方針,創辦了家庭農場,落實了承包責任制,進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九六年,縣委、縣政府決定把原豐田鄉政府遷址福前,改為“福田鄉”,實行“一鄉帶兩場”,原有的黨、政、社會事務從企業中分離出來,實現了“政企分開”。農場現有土地面積58平方公里,總人口2490人,職工641人,退休幹部、職工467人,管理人員28人,農田1685畝,茶園910畝,柑園600畝,擁有一座裝機容量4500千瓦水力發電廠,全場固定資產7169105元。
豐田林場
豐田國有林場1979年12月正式建場,林場經營區屬九龍江支流感化溪匯水區,總投資2000多萬元,擁有有林地10.2萬畝,經營面積12.1萬畝,設有3個職能部門和4個工區。全場現有職工60人,退休人員38人。現有房屋建築面積7307平方米,水力發電廠1座,裝機800千瓦,人工林面積(含未成林造林地)56450畝,經濟林2136畝,竹林357畝,蓄積量247586立方米,各類森林蓄積量45.9萬立方米,歷年生產木材14.7萬立方米,銷售總收入6050多萬元。
未來發展
今後林場將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貫徹“以林為主、綜合經營、合理利用、全面發展”的經營方針,繼續保護髮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實行科學管理、效益管理,繼續鞏固發展現有的多種經營項目,大力培育優質、高產的後續森林資源,全力做好“林、茶、電”三篇文章,堅持以短養長,壯大林場的經濟實力,形成以資源基礎作保障,以“二、三”產業促致富的林場經濟發展新格局,努力將林場建設成為一個能夠長期穩定並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