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岱嶺畲族鄉福掌畲族村位於蒼南縣城南端36公里處,在筆架山和鶴頂山之間的半山腰,海拔180-360米之間。該村是有著悠久革命傳統的少數民族村,在“二戰”時期,積極開展抗租、抗稅、抗捐、抗債、抗丁的“五抗”鬥爭。1937年3月,國民黨軍19師來岱嶺鄉清剿,雷子奎、雷子翩等17名同志先後被捕,被國民黨軍殺害。解放後,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共同關心下專門設立了福掌村烈士紀念碑,以紀念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福掌村英烈。
福掌少數民族村下轄4個自然村,全村總人口175戶603人,其中畲族人口92戶385人,占村總人口的64%。有勞動力281人,其中勞務輸出96人。共有耕地534畝,宜林面積2049畝,2010年度村集體經濟無收入,全年農民人均收入5001元。目前,村里人均收入低於2500元的共有67戶128人,其中屬於低保家庭20戶27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農業收入和勞務輸出。
福掌村黨支部有29名中共黨員(其中婦女黨員2名),平均年齡51歲。2011年村兩委換屆,新推選出了8名村兩委班子,支委3名,村委5名(其中一名大學生村官)。
福掌村新農村建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和幫扶下,在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福掌村兩委帶領全村村民全面開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結合實際,積極發展農業產業。近年來,針對福掌村山地多、可耕地少和勞動力大量外流的特點和現狀,積極爭取市、縣、鄉有關部門的指導幫扶和資金投入,發展福掌村的山區農業特色產業建設。到目前為止,該村已發展有毛竹、肉牛養殖、油茶等山區產業項目,其中油菜基地200畝,正在加大培育力度,力爭儘早出效益。
二是穩步推進,加強村公共設施建設。針對福掌村處於山區,有行路難、飲水難、文化設施少等大量問題存在。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全村齊動員,採取上級補助和村民集資相結合,先後鋪設了500多米的康莊水泥路,為山區自然村修建了一座飲用水池,解決了行路難和飲水難問題。同時,開展了村莊整治、公廁改建、化糞池、路燈架設和80平方米健身場地建設。此外,還建成了兩層(105平方米)的村辦公室,目前有圖書300多冊,配備了電腦和電視機。初步解決和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教育宣傳、文化娛樂需求。
三是抓好創建,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貌。結合市、縣、鄉部署的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村里積極開展“說話講文明、為人講誠信、致富講技能、做事講法規、鄰里講和睦”的主題教育活動,培養了一批五好家庭、科技示範戶、致富能手等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和表彰,在全村弘揚和樹立正氣,形成積極向上、共謀發展的新風尚,使全村的社會精神風貌不斷得到提升。特別是在颱風等自然災害村民受難的情況下,全村村民能夠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主動為受難民眾捐資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