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23年2月,中共福安中心縣委在柏柱洋召開會議,決定成立閩東蘇維埃政府。在柏柱洋斗面村召開閩東各縣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閩東蘇維埃政府,主席馬立峰、副主席葉秀蕃,秘書長張少廉,肅反委員範式人,軍事委員曾青年,土地委員張尚蒙、糧食委員馬三弟。此後,隨(福)安(寧)德縣蘇維埃政府、福(安)霞(浦)邊區縣蘇維埃政府、福(安)壽(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福)安福(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和寧(德)壽(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等5個(邊區)縣蘇維埃政府的建立,全縣共建立24個區1000多個村的紅色政權。全縣除韓陽、穆陽兩鎮所在地外,廣大農村均為中國共產黨福安中心縣委控制。
福安革命委員會
民國22年8月,福安“全北區民眾在反帝紀念‘八一’日,由各鄉民眾大會產生代表,召開全北區代表大會,成立全北區自己的政府─革命委員會”,下轄北區17個鄉村的革命委員會。民國22年下半年解體。
(福)安(寧)德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3年5月,在甘棠觀里村成立(福)安(寧)德邊區縣蘇維埃政府,後遷龜山。同年10月7日在湄洋龍井成立(福)安(寧)德縣蘇維埃政府。隸屬於閩東蘇維埃政府,鼎盛時期下轄8個區蘇維埃政府(福安境內7個),民國34年2月解體。
福(安)霞(浦)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3年4月在松羅鄉的嶺頭村成立福(安)霞(浦)邊區縣蘇維埃政府,同年9月23日,在松羅與霞浦交界的田坪成立福(安)霞(浦)縣蘇維埃政府。後遷駐金溪鄉。民國24年2月3日在松羅周坑村遭到國民黨軍隊包圍解體。鼎盛時期下轄上南區等13個區蘇維埃政府,其中,福安境內8個。民國24年9月至民國25年4月,福霞中心區委又恢復4個區蘇政權(其中在福安境內有2個)。
福(安)壽(寧)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3年5月,在潭頭鄉的東坑村成立福(安)壽(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一說籌備處),後遷太逢,12月遷棠溪。革命高潮時期,下轄6個區(福安境內4個)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11月,在中共閩東特委福壽辦事處領導下,又於壽寧含溪重新建立縣蘇政府。民國24年下轄6個區(福安境內2個)蘇維埃政府。民國24年2月解體。
(福)安福(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3年10月,在里樓成立(福)安福(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同年12月11日在城陽鄉官洋村成立(福)安福(寧)縣蘇維埃政府,隸屬閩東蘇維埃政府,不久遷往裡樓村,後遷柘榮長冠、荷洋的葉山,最後遷到柘榮陳家山等地。鼎盛時期縣蘇政府下轄5個區蘇維埃政府,區蘇駐地均在福安境內,民國24年2月解體。
寧(德)壽(寧)邊區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24年8月成立於福安穆陽竹洲山,民國26年2月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