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善村

福善村是福建屏南代溪的的一個小村落,也是福建十大文明村之一又是是代溪鎮海拔最高的村子之一。 和江南許多村子一樣,福善村也擁有一條蜿蜒流淌的小溪。 而在福善村人的建設下,福善村也充滿蓬勃的生機,從秀美山村到大型果蔬基地,無一不展示著新農村之美。

所以大家就習慣稱之為古院。又相傳在當年村中,從林眾生,清晨中都能聽到從寺院中傳來的鐘鼓聲。未見其村先聞其名鐘鼓之聲。所以有人稱之為鼓現。
幾百年前,福善林氏之祖林延榕帶其妻兒來到福善,到現在 福善人口一千多人。共十幾代了。
1991年,福善村被評為寧德市第一批文明村鎮,現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時在寧德任寧德市市委書記,親自到福善村送扁,讚嘆福善風景之秀麗,人文之純樸。還與福善村村民林隆讀,林隆焰,林技桂等合影留念。
福善村是福建屏南代溪的的一個小村落,也是福建十大文明村之一又是是代溪鎮海拔最高的村子之一。汽車在山路上不斷地盤旋爬升,清晨的山中有陣陣輕霧在流動,在晨霧的伴隨下,終於在海拔900多米的地方看到了一個小小的村莊。和江南許多村子一樣,福善村也擁有一條蜿蜒流淌的小溪。溪面不寬,最寬處不過3米,水流淺淺地在青石上緩緩流淌,清澈的溪水裡可以看到有調皮的溪魚在飛快地遊動。溪的兩岸隨意地長滿碧草,有幾隻藍色的蜻蜓停於其上,翅膀微微顫動著。村後是海拔更高的青山,它們層層疊疊,把這個村落包圍在其中,同溪流、碧草一起,讓這個靠致富聞名的村落同樣有著江南村落的靈性。
村口往前走上數百米,有一大片原始闊葉林,沿著山勢延綿開來。走進林中,山林特有的清幽氣息隨之撲面而來。
從單一水稻到外出經商 三次華麗轉身謀發展
從走街串巷賣菜籽到全縣發展反季節蔬菜的“領頭羊”,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到走南闖北的商人,屏南縣代溪鎮福善村人向來敢闖敢創新,把致富的道路越走越開闊。而在福善村人的建設下,福善村也充滿蓬勃的生機,從秀美山村到大型果蔬基地,無一不展示著新農村之美。
在村後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滿山遍野都是整齊的菜地,蘿蔔、夏陽白菜、朝天椒……一畦一畦青翠的蔬菜蓬勃生長著,又是一次豐收在望。“這就是我們的反季節蔬菜基地,總面積達1000多畝。”林隆焰言語中充滿了自豪。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福善村的村民主要還是靠耕種一畝三分田的水稻為主,農閒時節就開始走南闖北,或賣菜籽,或依靠傳統技藝幫別家鑄造鐵鍋,靠著這兩項副業,村民的生活年復一年。1993年,福善村迎來了它的轉折點。常年走南闖北,一些村民收穫到一個信息:反季節蔬菜在城市裡需求量很大。於是利用地理優勢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想法在一些村民的腦中萌芽了。
從21世紀初開始,福善村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反季節蔬菜生產了。成片的水蜜桃林、板栗林,而在村後,一座座食用菌專用房整齊排列。
從普通農民到農業專業戶,從農業專業戶到商人,福善人總是不甘滿足,在不斷地進行著一個又一個的身份轉化。如今在“閩東商幫”的隊伍中,福善人的身影並不難找,快速發展的福善進入了一個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時期。
藏書達3千多冊的村閱覽室
物質精神雙豐收 目標直指“全國文明村”
在村委樓,設有一個寬敞明亮的圖書閱覽室,內藏3000多冊圖書,閒暇時分,總有村民來這裡翻一翻,看一看。富裕起來的村民已經不再滿足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有了更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與此同時,村容村貌整潔、各項基礎設施逐漸完善,村民的整體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著。鄰里和睦、互幫互助……村莊裡總有濃濃的溫情在流淌著。2002年,福善村被省公安廳評為“治安模範村”,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文明村”,2004年被省司法廳、省民政廳評為全省“民主示範村”……當然,對於不斷前進中的福善人來說,他們並不止步於已取得的榮譽。
福善村地處高山,空氣清新,擁有原始闊葉林等豐富的森林資源,景色怡人、除了生態環境良好外,近年來,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福善村走在了屏南全縣前列。首先,它依靠鑄造業、蔬菜業、外出務工這3個傳統產業,使其成為全縣人均收入最高的村莊之一;其次,它的民風淳樸,無論是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還是在保護環境衛生方面,它都做得很好。目前村里正以穩步發展的農村經濟、完善的基礎設施、文明的村風村貌準備創建全國文明村,將新農村建設更推進一層。
福善村,明天會更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