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作者生平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寧人,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生於1924年,祖籍為安徽省桐城,出生在浙江海寧,查家為當地望族,歷史上最鼎盛期為清康熙年間,以查慎行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現代查氏家族還有兩位知名人物,南開大學教授查良錚(穆旦)(四十年代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台灣學術界風雲人物、法務部長查良釗。出自海寧的著名人物還有王國維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滄珊是“丹陽教案”的當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離開家鄉海寧。1939年金庸15歲時曾經和同學一起編寫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國中的參考書《給投考國中者》,暢銷內地,這是此類書籍在中國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1941年日軍攻到浙江,金庸進入聯合高中,那時他17歲,臨畢業時因為寫諷刺黑板報《阿麗絲漫遊記》被開除。另一說是寫情書.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投訴被勒令退學,一度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後轉入蘇州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學習國際法。抗戰勝利後回杭州進《東南日報》做記者,1948年在數千人參加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大公報》,做編輯和收聽英語國際電訊廣播當翻譯。不久《大公報》香港版復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報》所屬《新晚報》創刊,金庸調任副刊編輯,主持《下午茶座》欄目,也做翻譯、記者工作,與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個辦公桌,寫過不少文藝小品和影評(筆名姚馥蘭和林歡)。姚馥蘭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開寫《書劍恩仇錄》,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午夜琴聲》等劇本,合導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親》(所用筆名為林歡)。
建國不久,金庸為了實現外交家的理想來到北京,但由於種種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從而開始了武俠小說的創作。
1959年離開長城電影公司,與中學同學沈寶新合資創辦《明報》,任主編兼社長曆35年,期間又創辦《明報月刊》、《明報周刊》、新加坡《新明日報》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等。金庸任董事長期間,《明報》成為香港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報》。其對中國時局的預測和分析,是其它報紙不能比擬的。《明報月刊》則是華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對大中華關懷,深受全世界華人好評。
從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1972年宣布封筆,開始修訂工作。
1981年後金庸數次回大陸,先後受到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的接見,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6年被任命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1989年辭去基本法委員職務,卸任《明報》社長職務,1992年到英國牛津大學當訪問學者,1994年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職務。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金庸博學多才。就武俠小說方面,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舉凡歷史、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金庸還是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曾獲法國總統“榮譽軍團騎士”勳章,英國牛津大學董事會成員及兩所學院榮譽院士,多家大學名譽博士。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遊俠,中年遊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比陶朱,為政可以參國論要: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佛學對金庸的影響很大。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金庸中庸平和的風格。
媒體評論
著名學者馮其庸:“金庸的出現,是當代文化的一個奇蹟……我敢說,在古往今來的小說結構上,金庸達到了 登峰造極的境界。”
馬云:“看過《笑傲江湖》的次數連自己都數不清了……我最欣賞(書中)風清揚的出招無形,卻無招勝有招。”
日本國際創作學會會長池田大作:“金庸先生的作品以大歷史為背景,視野廣闊。由於他的成功,奠定了武俠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英國著名漢學家約翰·明福德:“我相信金庸對於世界文學的意義,絕不會因是武俠小說這一樣式而有絲毫減弱。”
國際籃球明星姚明:“有一本武俠小說幫了我;金庸的《笑傲江湖》。我喜歡書中英雄的處世方式。”
書籍前言
《金庸作品集》序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是人。小說寫一個人、幾個人、一群人或成千成萬人的性格和感情。他們的性格和感情從橫面的環境中反映出來,從縱面的遭遇中反映出來,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係中反映出來。長篇小說中似乎只有《魯濱遜飄流記》,才只寫一個人,寫他與自然之問的關係,但寫到後來,終於也出現了一個僕人“星期五”。只寫一個人的短篇小說多些,寫一個人在與環境的接觸中表現他外在的世界,內心的世界,尤其是內心世界。西洋傳統的小說理論分別從環境、人物、情節三個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由於小說作者不同的個性與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基本上,武俠小說與別的小說一樣,也是寫人,只不過環境是古代的,人物是有武功的,情節偏重於激烈的鬥爭。任何小說都有它所特別側重的一面。愛情小說寫男女之間與性有關的感情,寫實小說描繪一個特定時代的環境,《三國演義》與《水滸》一類小說敘述大群人物的鬥爭經歷,現代小說的重點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過程上。小說是藝術的一種,藝術的基本內容是人的感情,主要形式是美,廣義的、美學上的美......一九八六·二·六於香港
內容簡介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楊過自小父母雙亡,被父親生前結義兄弟、江湖上有名的大俠郭靖送到天下道教正宗的全真教去學武。全真教教規森嚴,天性叛逆的楊過在教中吃盡苦頭,忍無可忍,終於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龍女收留為徒。師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練武、一起長大,漸生情愫。
全真教道士甄志丙(舊版為尹志平)迷戀小龍女美色將其姦污。小龍女憤而離開活死人墓。楊過懵然無知,四處尋找小龍女,在尋找小龍女的過程中恍然明白小龍女對自己的愛意。中原召開武林大會,蒙古金輪國師前來挑戰。關鍵時刻,小龍女和楊過無意中捲入紛爭,助郭靖打敗金輪國師。 郭靖佩服感謝小龍女、楊過二人,並要將自己親生女兒郭芙許配楊過。但是楊過卻說要娶小龍女為妻。但師徒通婚違背宋朝禮教,二人愛情不能為世俗所容。
小龍女為了楊過能夠被郭靖等人接受,黯然離去,後又萬念俱灰,想要尋死,卻被絕情谷主所救。絕情谷主也被小龍女深深迷住,逼她為妻。就在小龍女出嫁前夕,楊過找到了絕情谷中來,二人相逢,頓時愛情之火不可遏制,小龍女知道楊過對自己的感情始終未變,於是拒絕了絕情谷主的婚約,絕情谷主於心不甘,用絕情谷獨有的“情花”刺傷楊過,唯一能夠解毒的辦法,就是谷中特有的絕情丹。絕情谷主原本想以此脅迫二人,沒有想到,卻引出了自己的元配妻子裘千尺,裘千尺趁機剷除了谷主。並要楊過拿自己的殺父仇人——郭靖夫妻首級來換解藥。在此之前,楊過發現了自己父親亦為郭靖夫妻所殺!一心要為父報仇的楊過毫不遲疑答應下來。
郭靖此時正帶領各方援軍守住襄陽城,抵抗蒙古大軍。 楊過被守城中的郭靖的凜然大義和開闊襟懷感染。在關鍵時刻不僅沒有殺郭靖,反而救了郭靖。郭靖女兒郭芙誤會楊過,一劍砍去了他一支胳膊。楊過斷臂昏迷,醒來時偶遇前輩高人遺留的一隻神鵰,並在神鵰幫助下,練成一身神功。此時小龍女發現了當時自己是被甄志丙姦污,千里追殺甄志丙,被全真教幾大高手聯手一擊,打成重傷。楊過趕來,小龍女已經是奄奄一息,無法醫治……彌留之際的小龍女穿上新娘的鳳冠霞帔,二人成親。小龍女自知傷重不治,怕楊過傷心陪自己一起死,於是在絕壁下留書:十六年後相會。自己毅然跳進了萬丈深淵!黃蓉安慰楊過,說是小龍女被一個世外高人帶走,十六年後會回來跟他相見。楊過將信將疑,決定等待小龍女十六年。
十六年後,楊過已經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神鵰俠”了。雖然名滿江湖,楊過卻一直深居簡出,默默等待著和小龍女重逢的日子。在和小龍女分手十六年後,楊過來到當時小龍女刻字的地方,卻不見小龍女出現。楊過絕望過度,縱身跳入萬丈深淵!在深淵水下,楊過找到了在這裡隱居了十六年的小龍女!原來小龍女也是投崖未死,反而機緣巧合,傷勢痊癒,但卻沒有辦法再出去,於是一直在谷底隱居,二人十六年後重逢,無限欣喜……楊過帶著小龍女離開深淵,前往襄陽。楊過以高強武功,於萬軍之中殺死蒙古皇帝,蒙古大軍頓時崩潰,在襄陽就要失守時解了襄陽十六年的圍困。經此一役,神鵰俠侶天下揚名,楊過卻帶著小龍女悄然隱退……
作品目錄
第一冊
第一回 風月無情
第二回 故人之子
第三回 求師終南
第四回 全真門下
第五回 活死人墓
第六回 玉女心經
第七回 重陽遺篇
第八回 白衣少女
第九回 百計避敵
第十回 少年英俠
第二冊
第十一回 風塵困頓
第十二回 英雄大宴
第十三回 武林盟主
第十四回 禮教大防
第十五回 東邪門人
第十六回 殺父深仇
第十七回 絕情幽谷
第十八回 公孫谷主
第十九回 地底老婦
第二十回 俠之大者
第三冊
第二十一回 襄陽鏖兵
第二十二回 危城女嬰
第二十三回 手足情仇
第二十四回 意亂情迷
第二十五回 內憂外患
第二十六回 神鵰重劍
第二十七回 鬥智鬥力
第二十八回 洞房花燭
第二十九回 劫難重重
第三十回 離合無常
第四冊
第三十一回 半枚靈丹
第三十二回 情是何物
第三十三回 風陵夜話
第三十四回 排難解紛
第三十五回 三枚金針
第三十六回 獻禮祝壽
第三十七回 三世恩怨
第三十八回 生死茫茫
第三十九回 大戰襄陽
第四十回 華山之巔
後記
書籍推薦
《神鵰俠侶》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曾有金庸先生受廣大讀者的要求而更改故事情節的事情發生。中國很多人喜歡看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更是被奉為武俠經典,曾多次被搬上熒幕,改編成電影,動畫。《神鵰俠侶》所塑造的對愛情忠貞不二、至死不渝的楊過、小龍女的形象深入人心,讓無數男女為之動容,甚至淚流滿面。
小龍女白衣勝雪,清麗處幾不食人間煙火;楊過獨臂行俠,倨傲時渾不畏世俗陳套。品英雄美人,論武功氣慨,問情為何物。十八年之後再看經典神鵰,十六年之約更斷人腸。
《神鵰俠侶》企圖通過楊過這個角色,抒寫世間禮法習俗對人心靈和行為的拘束。禮法習俗都是暫時性的,但當其存在之時卻有巨大的社會力量。師生不能結婚的觀念,在現代人心目中或許已很淡泊了,然而在郭靖、楊過時代卻是天經地義。然則我們今日認為天經地義的許許多多規矩習俗,數百年後是不是也大有可能給人認為毫無意義呢?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楊過自小父母雙亡,被父親生前結義兄弟、江湖上有名的大俠郭靖送到天下道教正宗的全真教去學武。全真教教規森嚴,天性叛逆的楊過在教中吃盡苦頭,忍無可忍,終於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龍女收留為徒。師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練武、一起長大,漸生情愫。
但師徒通婚違背宋朝禮教,二人愛情不能為世俗所容,其間嘗盡聚合離散之苦,楊過更得知了父親身死的真相,但在國讎家恨的權衡中明白了更多。楊龍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終分離十六年。
二人十六年後重逢,無限欣喜……楊過帶著小龍女離開深淵,前往襄陽。楊過以高強武功,於萬軍之中殺死蒙古皇帝,蒙古大軍頓時崩潰,在襄陽就要失守時解了襄陽十六年的圍困。經此一役,神鵰俠侶天下揚名,楊過卻帶著小龍女悄然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