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李纓出版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外文書名: yasukuni
平裝: 22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5300429
條形碼: 9787515300429
內容簡介
靖國神社是中日韓面向未來所無法迴避的一個敏感地帶。
作者觀察、思考日本22年,通過靖國神社以及與靖國神社有關的日本刀、櫻花、神道與天皇這幾個關鍵字,來洞察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和日本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日本人認為自己才是二戰的最大受害者
三島由紀夫:武士道的最後一個殉道者
日本讓婦女鼓勵男人參戰,通過陰柔來激發陽剛。看“赤裸裸的反日電影”《靖國神社》要過安檢。南京“百人斬”事件真相,日本刀有那么鋒利嗎?廢刀令後日本刀不再是武器,日本民族主義整體走向衰落。天皇的三大祭祀確定了日本文化的基本架構。櫻花的死亡美學使它成為武士的象徵。戰死者成為神是天皇的恩賜,所有人要報國恩。日本的文化是女性美學,因此寬恕戰犯與裕仁天皇。日本人注重禮儀、愛清潔都是因為神道信仰。
2007~2008年,李纓導演的電影《靖國神社》引發BBC、《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路透社、法新社、《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產經新聞》、CCTV、《南方周末》、《環球時報》 等主流媒體高度關注。本書是他對日本歷史、文化以及中日關係未來的最新思考。
編輯推薦
1、白岩松,許戈輝,張頤武,加藤嘉一鼎力推薦!
只有更多的了解靖國神社的真面目,才能更準確的知道我們憤怒的緣由。對此,李纓是一個負責任的好導遊。——白岩松
我深深地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謎”,牽引他付諸十年的時光去探尋,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代價!——許戈輝
李纓導演是我的戰友。我對李導表示敬意,他為“中國人了解日本”這一重大議題上做了一件大事。——加藤嘉一
2、電影《靖國神社》引發日本舉國轟動,導演李纓為你揭曉日本靈魂美學!
李纓旅居日本長達22年,拍攝《靖國神社》長達10年。《靖國神社》成為日本票房最高的紀錄電影,引發日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美國《紐約時報》英國BBC 中國《參考訊息》等全球頂級媒體的關注。
他對日本的思考濃縮在本書之中,與《菊與刀》相比,從多個角度提出了全新的觀點。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秘書長黃星原作序推薦!
3、靖國神社是東亞人民迴避不了的一個問題,是中日韓民族情緒的敏感地帶。本書以靖國神社為切入點,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閱讀興趣。
專業書評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秘書長黃星原
2000年年初到2005年年底在中國駐日大使館擔任新聞參贊兼發言人期間,我發言當中涉及最多的內容就是關於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當時我一直在想,靖國神社問題難道只是中國人的痛?為什麼會成為中日關係最大的一個困擾和障礙?這種困擾的歷史根源和現實矛盾到底是神魂錯位還是是非顛倒?中日之間如何才能真正“以史為鑑”,共同面向未來?
在種種“喧囂與騷動”當中,我認識了龍影公司的社長和製片人張雲暉,得知了她和李纓導演正在從事紀錄靖國神社的工作。我深為震動的是,在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和經濟力量支持的情況下,拍攝這樣一部如此複雜敏感問題的影片,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敬於他們的膽量與執著,也由於自己的職業與責任,我只能不斷支持和鼓勵這兩位熱愛電影的創作者,期待著他們漫長的攝製和創作過程能早日變為成果。
值得慶賀的是,《靖國神社》這部電影最終得以完成,並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反響,引發了日本、韓國和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熱議和對靖國神社問題的深層思考。
中日關係一段時期以來的“政冷經熱”以及“民冷官熱”現象,無論其深層原因如何,靖國神社均脫不開干係。即便是現在,靖國神社問題雖然已暫時不再那么燙手,但靖國神社後遺症仍令人遺憾地存在著。一個強調原則的中國和一個神魂顛倒的日本如何進一步加強理解與互信仍是中日交往的長期課題。
相信這本書與《靖國神社》紀錄電影將相得益彰,成為中日民間情感交流的又一扇心靈之窗。
媒體推薦
李纓導演是我的戰友。他在日本,我在中國,同在異國他鄉奮鬥著。他的存在給我帶來的是歸屬感。我看過他經曲折完成的《靖國神社》。此時此刻,我很有把握、很負責任地說,它不是體現反日的,也不是強調愛國主義的,也不是判斷對錯的,而是一部使得我們了解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場所,思考靖國神社問題為何如此複雜的紀錄片電影。我對李導表示敬意,他為“中國人了解日本”這一重大議題上做了一件大事。他曾跟我說過的一句話令人深思:“先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後,為對方著想。”——加藤嘉一
日本是和中國關係最複雜、最微妙的鄰國,也和中國在歷史和現實中有諸多的纏繞和恩怨,李纓導演旅日多年,深刻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這部書中有他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洞見,對於日本社會提供了他的見證。這是值得中國人認真閱讀的著作,了解你的這個鄰國,其實也是認識自我和世界。——張頤武
只有更多地了解靖國神社的真面目,才能更準確地知道我們憤怒的緣由;只有走進靖國神社的歷史觀,才能提醒這個世界要警惕什麼。對此,李纓是一個負責任的好導遊。——白岩松
看這本書之前我看過李纓的紀錄影片《靖國神社》。我深深感嘆:一個熱血青年導演的鏡頭語言竟可以如此冷靜紮實;同時我深深地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謎”,牽引他付諸十年的時光去探尋,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代價!
這本書揭曉了謎底,當然又引出更多“謎”一樣的問題。正所謂:觀影讀書,神魂顛倒。——許戈輝
日本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是甲午海戰,《南京!南京!》?還是松下電器,《聰明的一休》?直到現在,日本對我們來說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李纓導演旅日多年,他用深入日常生活的日本經驗,以靖國神社為觀察對象,用電影與文字兩種媒介,精準地點到了歷史的穴位上。——賈樟柯
作者簡介
李纓,其首部電影作品《2H》榮獲1999年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0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大獎。
2001年,故事片《飛呀飛》柏林國際電影節世界首映。nhk紀錄片《明星夢——北京電影學院故事》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紀錄片獎、日本製作者聯盟優秀紀錄片大獎。
2007年,故事片《蒙娜麗莎》獲日內瓦國際電影節藝術電影促進獎。
李纓耗時10年拍攝《靖國神社》,該影片是世界上第一部以“靖國神社”作為主題的電影。
《靖國神社》創造日本紀錄片電影票房最高紀錄,獲日本全國電影觀眾聯盟特別獎,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人道主義獎”,並在柏林電影節引發轟動。2009年,美國公映,韓國公映,2010年德國公映。
目錄
第一章 “《靖國》騷動”——最精彩的當代日本政治文化大戲
第一節《靖國神社》震動日本
看“赤裸裸的反日電影”《靖國神社》要過安檢
“《靖國》騷動”前奏:《靖國神社》是日本電影嗎?憑什麼獲得資助
“《靖國》騷動”序幕:史無前例——右翼國會議員動用國政調查權審查電影
《靖國神社》到底符不符合資助條件
我一直是日本電影界的“怪物”
“《靖國》騷動”第一幕:各大影院迫——看不見的政治壓力取消放映
“《靖國》騷動”第二幕:政治文化藝術的混戰
另一位國會議員登上舞台,連環出擊
日本要文化立國就要保障藝術的創作自由
“《靖國》騷動”第三幕:回東京反擊
我對媒體說這是國會議員對老刀匠的政治威脅
“《靖國》騷動”第四幕:靖國神社終於直接出動
《靖國神社》成為日本觀眾最多的紀錄電影
我成為被告,有三十多位日本律師義務幫我打官司
這部電影是給日本人的情書,我不反日
第二節拍攝緣起:條件反射
去日本之前我根本沒聽說過靖國神社問題
我對日本的第一印象很好:一個詩意的、美麗的國度
我在日本學到了很多好東西,比如日元上印知識分子
看完《南京1937》,一下就覺得不想跟日本人說話了
我們第一次讓南京大屠殺出現在日本高中課堂里
日本人看到攻占南京的電影鏡頭竟然全場掌聲雷動
我最初去靖國神社是去看相撲、賞櫻花,那是個娛樂的好地方
一部電影講東條英機維護了日本尊嚴,中國受到的傷害被無視
父親在靖國神社聽到攻打徐州的戰歌,犯了心臟病
第三節靈魂體驗,絕處逢生
堅持十年拍電影是因為我在西藏的死亡體驗
我拍《靖國神社》孤立無援,日本沒人敢投資
靖國神社的保全和右翼分子搶我的攝像機
風蕭蕭兮日本寒,北京瑞雪降
附錄一 右翼團體150人觀摩試映各種意見莫衷一是
附錄二 有村治子議員的質問和稻田朋美議員的公開信
第二章 日本刀——連日本人都不了解的靖國神社
第一節靖國神社的神體是一把日本刀
靖國神社無力回答我的反問
246萬日軍戰死者的靈魂附在一把日本刀上
第二節世上最強日本刀
1933年日本要對抗世界,為此鍛造8100把靖國刀
為什麼中國刀拼不過日本刀
日本刀可怕的生死美學
南京“百人斬”事件真相,日本刀有那么鋒利嗎
第三節國家是怎樣煉成的——用日本刀串起一部日本國精神史
日本史上三次“廢刀”
日本刀與日本民族意識的千年進化
中國的失敗是日本的成功之母
日本的“馬賽曲”:《拔刀隊》
明治維新的精髓:和魂洋才
新時代武士精神的象徵
“靖國刀”的特殊寓意:從“脫亞入歐”到向歐美宣戰的標誌
“聲東擊西”日本刀:代表東方與西方較量對決
廢刀令後日本刀不再是武器,日本民族主義整體走向衰落
三島由紀夫:武士道的最後一個殉道者
史上最壯烈、最富於詩意的切腹
附錄一 靖國神社——檢驗日本首相的試金石
附錄二 答人民大學學生提問——日本年輕人眼中的靖國神社
附錄三 靖國神社問題的本質是天皇的尊嚴問題
第三章 日本的神性與母性,象徵與曖昧
第一節不研究日本的”詩意”就無法真正了解日本
三種神器,日本民族世界觀的原型
日本人講禮貌、愛清潔都是因為神道
天皇的車沒有車牌號,菊花就是他的標誌
古代的天皇其實就是一個大祭師
神聖的米與神聖的天皇
天皇是人神,是活在現世的一個神
神道、花道、茶道、劍道、武士道:道教對日本有巨大影響
天皇的三大祭祀確定了日本文化的基本架構
千年巨變:從靖國神社開始,人要為神犧牲
第二節改造櫻花與改造日本
櫻花是神跟人的媒介,是女性美和愛情的象徵
櫻花的死亡美學使它成為武士的象徵
儒家教義也可以成為日本動員國民參戰的”兇器”
日本讓婦女鼓勵男人參戰,通過陰柔來激發陽剛
陰陽互轉大法:櫻花成為士兵為國捐軀之後的化身
日本人的洗腦術出神入化
終極激勵:戰死的日本人可以成為日本的神
戰死者成為神是天皇的恩賜,所有人要報國恩
第三節國家是慈母,天皇無罪責
日本的文化是女性美學,因此寬恕戰犯
甲級戰犯遺屬也一起享受“恩給”,日本國內沒有“戰爭罪人”
天皇的慈父形象塑造了國家的慈母形象
第四章 從“大東亞共榮圈”到“東亞共同體”
第一節實現東亞共同體的難點在哪裡
孫中山曾經提出大東亞共存共榮
“靖國共同體”的遺留問題
日本一邊道歉,一邊參拜,怎能讓人信賴
中日韓”新三國志”:“求同存異”還是“求不同”
第二節東亞共同體如何創建
靖國參拜問題可能解決嗎
天皇是“穴位”所在
“善變”是日本的“固有文化”,天皇的態度是關鍵
日本參拜神社、討論愛國都不是希望發生戰爭
東亞的前景在於創造共同的禮儀
全書附錄一 與靖國神社相關的日本史和世界史
全書附錄二 《靖國神社》刺激各國神經,引發各方思考
全書附錄三 影片《靖國神社》侵害肖像權訴訟資料
全書附錄四 李纓、崔洋一導演關於《靖國神社》的對談
後記謹以此書向日本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