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口之一,建於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勝跡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說。(“三奇”即奇物——絲線吊金鐘,奇魚——拜魚,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樓海市、海角甘泉、煙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筆高標、晚霞歸帆、書院青松、古井通海。)
景區東南角有海角甘泉,宋代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
,其時潮汕神童蘇福為其題寫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鹹蒸獨標平淡”,一時成為絕對,擴大了此泉影響,並被人們編寫出許多神奇傳說,使此泉演變為“神泉”。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清代歌詠神泉寺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稱。
地形地貌
早在一、二十萬年以前,這裡的山脈比現在要高,由於地殼變動,許多大大小小的山石,從山顛跌落下來,擁擠相撞,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天然洞穴。這裡大多岩石均屬花崗岩體系,除含有較高的長石、石英、黑雲母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該山體滲透出來的泉水,要比其他岩體縫隙流出來的水質要好,更適宜飲用和沐浴。 神泉便是其中之一。它位於上方寺十八盤盡頭,山頂呈半圓形,面東懸崖絕壁,高不可攀,志書稱之虎兒陀。該泉從地面岩壁隙墟中湧出,清澄甘美,爽人心脾;嚴冬泉水流出十幾米遠,也不凍結。
主要景觀
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常出現於神泉港西南海面,時間多在春夏之交,天將大雨前夕。“海市蜃樓”的出現次次有異,有古代的台榭、廳閣,有現代的高樓大廈,還曾出現過日本侵華的戰爭場面。同一次蜃景也變幻莫測,景象萬千:時而勇士披堅執銳,萬馬奔騰,時而曲苑、酒旗,仕女嬉遊,或隱或現,若遠若近,蔚為壯觀。蜃樓出現有一年一次或數年一次,也有一年兩次。長則幾小時,短則十幾分鐘,甚至一瞬即逝。1957年3月19日蜃景出現,從下午一時至六時四十五分才消逝,是有史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當地漁民總結為觀察氣候經驗,有“景遠候風,景近候雨”之說。
古老傳說
傳說清光緒年間,有一年天旱無雨,地裂生煙,寸草不長,餓死許多牲畜
。山下許多鄉民紛紛組織起來到妙峰庵處求雨,回來在虎兒陀柳蔭下歇息。這時,從上方寺山路上走來一位精神矍鑠、銀髯飄佛的老翁,見大家口乾舌燥橫躺豎臥的樣子,飄飄然來到山根處掀起一塊大石頭,泉水頓時冒出。鄉民見到救命水,紛紛貓腰喝水,嘖嘖連稱好水。當想起白髮老翁時,他已不知去向,故以"神泉"命之。
旅遊景點
水仙宮
水仙宮為神泉古蹟之一,建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祀夏禹王,宮內有正廳、明間、次間,卷篷式拜亭,硬山頂,有“登台望舟”之景觀。
玉華塔
玉華塔位於神泉港口南端,原是一座漁船來往的航標,建於清乾隆年間,為七層八角狀實心塔,貝灰夯築,高26.4米,為古八景之“文筆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