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志記載早在西晉時期此地就有奉仙鄉的 稱謂引自修水《萬壽宮》一書,因此講神嶺這塊天然緣州之地,很適居神仙駐此。固而歷史上就賦於了這裡深厚的道教文化的底蘊。神嶺與其說是嶺,不如說是一處突起平川的高闕,更為確切。視野開闊,原有遮天蔽日叢林,四時不敗的,重重迭迭的山花,如雲環秀袂。農田伸延到半山之中,上有茂林翠冠,曾布桃梨果樹100畝近。
宋代名儒戴藺石(幸福之女婿)曾有詩讚,在其詩題引中記敘曰:此神峰即神嶺之峰,在乾溪之南,左雲山首,陡陀回抱,如象運鼻汲水於溪,當半山有祠以祀仙,靈異顯赫如鼓應。抱山根盤踞如象之足,故日“神嶺萬象”。
上述記載中提到“當半山有祠以祀仙”,系指該山山南面有一自然村自古至今名為“道觀村”相傳早於漢晉時期這裡有黃、郭兩位道人初期在此結廬修煉。後將其道觀移建神嶺山頂,採集天地之靈氣,揮彼宇宙之奧妙,窮我生命之端,一時間藥白石杵,丹爐水砰,道氣蒸彌。能把起死回生之夢,返老還童三象,郭二位道長羽化之後,里人思其遺象,建廟立祀,其形星渺,其神乃靈。
隨著時代更迭,朝廷信仰的更倚,道教由盛轉衰,加之道士們難守清貧,漸漸退回俗世,使廟宇荒疏,門可羅雀,這使佛教寧濟宗黃龍支便進入本寺,因此現在可考史料多為佛教,目前最能印證的是殯葬和尚的墓塔。現有多座,這些和尚的墓塔多位於西南坡上,有的有碑,有的無碑,他們無言的位立在那裡,似乎在傾述當年的輝煌與劫後的悲哀,其中一塊墓碑上核:傅寧濟正宗第四十世上西下林諱從號翠峰大和尚塔,左刻壬丙無己亥,右刻神嶺接天地,另一碑(應是墓誌)刻:“子也幼年離俗,未嘗閒遊靜心守戒,澤精嚴真,得優。舊足寧濟家風,卓哉。隱碧禪宗維年,瑜不妨社,應來伯玉,談禪猶對,空水澄潭,輪園隱隱香初幼,情清栩栩鶴南飛,漸赤壁之泛酒,勞大塊惟李之機。”以下斷篇斷篇無續,不可考矣!令人扼腕,據筆者陋問,以此獻勁草書入碑刻,罕見,我們可從中看到翠峰和尚住持前後一番鼎盛景象和他的文化道德修養的高深。
神嶺風景區著力打造成生態資源、植物種類、文化體驗、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大型生態園區,生態景區內綠樹成蔭,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四季有花有果,候鳥成群。櫻花、桃花、油菜花、梨花、桂花、山茶花、菊花、楓葉、梅花、海棠花歡聚一堂,灑落浪漫花雨;紫薇花、荷花、月季、薰衣草點綴夏的灼熱,有桑葚、早熟梨、楊梅等解暑佳品;金秋時節株桂花齊放,香飄萬里,柑桔、果子等自摘之樂趣,冬季來踏雪賞梅的同時,還能恣意採摘香甜的草莓。萬畝茶海隨日出日落而姿態萬千盡收眼底,垂釣於空闊山林間。農家樂莊園中享受原生態的自摘果蔬。文化體驗園感受佛道同堂之文化,園藝超市了解林業科技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