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鳴[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祁鳴[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祁鳴[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祁鳴,男,浙江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系教授,人類遺傳病專家。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博士(PhD,FACMG)——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祁鳴[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祁鳴[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祁鳴博士回國前就任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病理系和心臟病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臨床分子遺傳學中心實驗室主任,現為浙江大學醫學院和沃森基因組學研究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遺傳與基因組醫學中心(“基因門診”)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美國醫學遺傳科學院資深委員(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國際基因組組織(HUGO)特聘講師團成員和美國病理科學院臨床診斷室資格鑑定師(CAP Inspector),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基因診斷國際標準制訂專家委員會中國代表,中國衛生部遺傳諮詢和基因診斷行醫執照。哈佛醫學院遺傳與基因組學中心顧問。祁鳴博士1985年於復旦大學碩士(師從談家楨院士和劉組洞教授)畢業,隨即考取中美分子生物學吳瑞項目(獲CUSBEA獎學金),1986年赴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1991年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1994-1998年,祁鳴博士考進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遺傳學高級醫師主任專修班,師從美國著名遺傳學家Peter Byers博士(American J Human Genetics 前主編,美國人類遺傳學學會候任主席)和有“醫學遺傳學之父”美譽的美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Arno Motulsky博士,主攻臨床分子遺傳學,結業後經全美統考獲醫學遺傳學臨床分子遺傳學行醫執照。該學習期間,參與發現Jagged1基因為 Alagille綜合症的致病基因, 此外,祁鳴博士發現及報導了首例由於mRNA剪下突變可改變銅離子轉運蛋白的亞細胞分布狀況,從而可由同一基因導致不同疾病的分子機理。曾成功建立多個環腺苷酸依賴性激酶同功酶(PKA)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小鼠品系,在《細胞》和《美國科學院院報》等國際頂尖級專業期刊發表多篇論文,特別是有4篇為與哥倫比亞大學Eric Kandel博士(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開展PKA基因與學習記憶研究的合作論文。祁鳴博士從事基因診斷多年,經驗豐富,簽發樣品來自世界各地多種遺傳病和癌症診斷報告數千病例,籌建了並主管基地設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Long QT綜合症國際登記處基因診斷部以及神經肌肉離子通道疾病臨床分子遺傳學國際中心,開發和主持各類不同的遺傳病和癌症的基因診斷,2006年被哈佛醫學院遺傳與基因組學中心聘為顧問並曾兼任分子醫學實驗室代理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興趣是基因突變導致各種疾病的機制以及相對應的個性化治療,尤其對不同突變對藥物/食物/環境因素的反應異同感興趣,並研究基因與運動能力的關係。

研究手段

1.遺傳疾病的家系分析和全基因組GWAS關聯分析,發現/鑑定疾病致病基因和特殊才能基因。

2.Sanger測序法和NextGeneration高通量平行測序法發現/鑑定/診斷疾病致病基因,研究基因序列突變和表觀遺傳學變異的功能。

3.基因晶片研究基因拷貝數變異與疾病的關係。

4.利用Apache、Php和MySQL軟體文獻檢索,建立LOVD疾病基因資料庫。

5.利用細胞培養基因轉染、轉基因動物和Cre-LoxP系統產生的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和敲進小鼠,研究各種臨床病人的基因突變病理機制。

在開展的課題

一.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分子機制及心臟性猝死基因檢測

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臟性猝死是心血管的重大疾病。 心肌離子通道基因突變(長QT間期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等)和肥厚性心肌病是導致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臟性猝死的兩種常見類型。在美國,前者發病率約為1/5000,後者甚至更高達1/500。我國尚缺乏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臟性猝死的詳盡流行病學資料。我們按照國際標準註冊登記家族性和散發性相關病人,通過建立相關全基因(6個離子通道基因,11個心肌結構蛋白基因)篩查診斷臨床服務體系,分析基因型與表型的相關關係,探察中國人群特有的基因突變熱點區域和易感基因多態位點,為進行危險分層及猝死近期預測以及基因組藥物學療效的研究提供基礎。大約有30%的長QT間期綜合徵臨床病例和40%的肥厚性心肌病臨床病例無法在已知的相關基因找到突變,提示尚有多個相關疾病基因未被發現,我們計畫用NextGeneration高通量平行測序法繼續探索發現/鑑定這些惡性室性心律失常致病基因。我們利用細胞培養基因轉染、轉基因動物和Cre-LoxP系統產生的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和敲進小鼠,開展電生理分析,研究各種心肌離子通道基因突變病理機制。

二.消化道腫瘤和乳腺癌的分子病理機制

癌症與心臟病為人類的主要殺手。遺傳性消化道腫瘤和乳腺癌是遺傳性腫瘤研究的典範。腫瘤發生為體細胞突變過程,基因突變和基因組DNA拷貝數變化為其重要的特徵。不利於腫瘤生長的基因(如抑癌基因)可能存在於DNA拷貝數減少的區域;而有利於腫瘤發生、發展的基因(如癌基因)可能存在於DNA拷貝數增加的區域。基因組變異發生於腫瘤的早期,遠遠早於臨床症狀和形態學改變,同時基因組變異與腫瘤的預後及藥物反應密切相關。通過檢測基因組DNA變異,不僅僅可發現導致腫瘤發生的相關基因及其作用機制,而且還可以進行早期診斷,並指導臨床個體化用藥。提高腫瘤治療療效,並降低毒副反應的發生。

三、比較基因組雜交晶片技術在產前與新生兒遺傳病診斷中套用

新生兒中約0.5%存在先天性遺傳病或出生缺陷,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統計估算,一個智障兒童一生的經濟負擔超過一百萬美元。出生缺陷是影響我國全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問題。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將生殖健康相關技術列為科技發展優先主題;2006-2020年國家中長期規劃也將“出生缺陷防治”作為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我國每年約出生80~120萬缺陷嬰兒;造成經濟損失約10億元人民幣。遺傳病是新生兒缺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許多先天性出生缺陷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早期診斷和預防是目前降低出生缺陷的最有效措施。比較基因組雜交晶片(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新技術,結合了晶片和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的優勢,省去了細胞培養和中期染色體製備等環節,提供了快速、簡便、高解析度的全基因組範圍染色體結構異常檢測的新技術。套用aCGH進行產前診斷,可一次性檢測超過已確定的290多種遺傳疾病,並且可以發現多種遺傳病相關的基因組結構變異,從理論上探討某種遺傳病的發生機制。我們擬建立檢測孕婦外周血游離胎兒DNA的分離和檢測方法,同時設計開發診斷主要遺傳病的晶片,便於在臨床上推廣套用,提供我國控制人口出生缺陷的新手段和新產品。

工作經歷

1986-1991 Ph.D., Molecular Biology. Advisor: Dr. Donald DeFranco Dep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 of Pittsburgh, Pgh, PA

1991-1994 Post-doctoral fellow: Molecular Biology (gene knock-out). Advisors: Drs. Rejean Idzerda /Stanley McKnight, Dept of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1994-1998 American Board of Medical Genetics Training Fellow: clinical molecular genetics; Advisor: Dr. Peter Byers, Depts of Medicine Pathology, Univ of WashingtonSeattle, WA.

1998-now Assistant Professor, Depts of Pathology Laboratory Medicine, Cardiology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1998-now Visiting Professor, Human Genome Center, Institute of Gene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2004.7-now Professor, Beijing Genome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2005.1-now Professor Director, Center for Genetic Genomic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2006.4-8 Visiting Associate Geneticist, Consultant, Acting Director of Lab Mol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School-Partners Health Center for Genetics Genomics

主要論文論著

Qi, M., Zhou, M., Skalhegg, B., Brandon, E., Kandel, K.,McKnight, G. and R. Idzerda (1996), Impaired hippocampal plasticity in PKA-Cb-1 mutant mice. Proc. Natl. Acad.Sci.USA. 93: 1571-1576.

祁鳴博士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期間, 成功建立環腺苷酸依賴性激酶同功酶(PKA)等多個基因的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小鼠品系, 在《美國科學院院報》和《細胞》等國際頂 尖級專業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特別是有4篇論文為與哥倫比亞大學 Eric Kandel 博士(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合作開展PKA基因 與學習記憶的研究. 此文為代表作.

Qi, M., and P. Byers (1998), Constitutive skipping of alternatively spliced exon 10 in the ATP7A gene abolishes Golgi localization of the Menkes protein and produces the occipital horn syndrome. Hum. Mol. Genet. 7: 465-469.

祁鳴博士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遺傳學高級醫師主任專修班 學習期間,研究遺傳性疾病的分子病理和尋找致病基因,於此文發現及報導了首例由於mRNA剪下突變可改變銅離子轉運蛋白的亞細胞分布狀況, 從而可由同一基因導致不同疾病的分子機理.

另外,參與發現 Jagged1基因為 Alagille綜合症的致病基因 (Li, 等,Nat. Genet. 16: 243), 成功建立M1受體的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小鼠品系(Proc. Natl. Acad.Sci.USA., 94: 13311-13316).

Ning, L.; A. Moss, W. Zareba, J. Robinson, S. Rosero, D. Ryan, M. Qi (2003) 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liably detects ion channel mutations in Long QT syndrome. Genetic Testing, 7:249-253. (祁鳴博士為通訊作者, 項目主持人)

祁鳴博士任職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助理教授後,籌建並主持的長QT間期綜合症國際研究中心分子遺傳學部,五年來診斷心電圖長QT間期綜合症病例已超過1千2百,研究結果也多次在國際專業會議上報告,在這個領域內他所領導的研究成果和實踐處於獨特的領先地位。又擴展到其他神經肌肉的多種離子通道疾病,與其他同事共同承擔主持多項美國國家醫學健康研究院(NIH)項目。此文第一作者為祁鳴博士指導的博士後,該項研究先後獲March of Dimes基金會優秀成果獎和美國臨床檢驗科學院Paul E. Stranjor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for 2002獎. 此文也被該期刊列為”廣告介紹”範例論文.

HUANG T, M. QI (2005) Report ? 21st century medical genetic and genomic medicine in China. J Zhejiang Univ SCIENCE B 2005 6(12):1223-1226(祁鳴博士為通訊作者)

祁鳴博士於2005年1月正式回國任職浙江大學醫學院和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教授,建立了我國首個“遺傳與基因組醫學”中心及分子醫學平台。2005年10月,舉辦了杭州首屆遺傳與基因組醫學國際研討會暨短訓班,邀請了包括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Arno Motulsky、Douglas Wallace和 David Weatherall和美國人類遺傳學學會主席Peter Byers等十多位中外(美、英、加)頂尖專家前來講學和建立實質性合作。祁鳴博士還倡導及組織了來訪的專家於浙一醫院進行義診,公眾的熱烈歡迎和全國各種媒體(新華社也作了專訪)的高度關注,更為國內外同行認可,計畫浙江大學為學會的指定培訓基地,美國人類遺傳學學會主席在國際年會上作了專門介紹,第六次中國醫學遺傳學學會會議特邀祁鳴博士做大會報告,介紹本次會議和義診。所有這些,均為本學科在我國向國際一流水平方向的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MOTULSKY A, M. QI (2005) Pharmacogenetics and ecogenetics. J Zhejiang Univ SCIENCE B 2006 7(2): 169-170

祁鳴博士開展藥物遺傳學/“個性化醫學”近5年,是該領域的新兵;美國科學院院士Arno Motulsky博士則是“藥物遺傳學之父”。該報告對該領域的發展和前瞻作了綜述。

Jenny B. Hobbs, Derick R. Peterson, Arthur J. Moss, Scott McNitt, Wojciech Zareba, Ilan Goldenberg, Ming Qi, Jennifer L. Robinson, Andrew J. Sauer, Michael J. Ackerman, Jesaia Benhorin, Elizabeth S. Kaufman, Emanuela H. Locati, Carlo Napolitano, Silvia G. Priori, Jeffrey A. Towbin, G. Michael Vincent, Li Zhang, (2006) RISK OF ABORTED CARDIAC ARREST OR SUDDEN CARDIAC DEATH DURING ADOLESCENCE IN THE LONG-QT SYNDROME 。 JAMA2006;296:1249-1254。

這是一項多國多院校/研究所的大型合作項目中的重要論文,祁鳴博士主持其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分子醫學中心部分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