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河西走廊活動斷裂系

祁連山—河西走廊活動斷裂系

祁連山—河西走廊活動斷裂系,在青藏高原北緣的第一列強烈活動的巨大弧形斷裂系:阿爾金—昌馬—海原活動斷裂系中,它的中段除昌馬—俄博—毛毛山斷裂帶外,自南而北還有大致平行排列的幾條北西西向斷裂帶,包括祁連山北緣活動斷裂帶、河西走廊盆地帶、龍首山南緣斷裂帶和龍首山北緣斷裂帶,它們被合稱為祁連山—河西走廊活動斷裂系。

祁連山—河西走廊活動斷裂系(Qilian mountain Hexi corridor active fault system):在青藏高原北緣的第一列強烈活動的巨大弧形斷裂系:阿爾金—昌馬—海原活動斷裂系中,它的中段除昌馬—俄博—毛毛山斷裂帶外,自南而北還有大致平行排列的幾條北西西向斷裂帶,包括祁連山北緣活動斷裂帶、河西走廊盆地帶、龍首山南緣斷裂帶和龍首山北緣斷裂帶,它們被合稱為祁連山—河西走廊活動斷裂系;其西端被阿爾金活動斷裂帶所截切,東端至甘肅興泉堡,與海原活動斷裂帶相接。它原是一條古板塊俯衝帶,晚第四紀演化為逆沖兼左鏇走滑斷裂系,總體走向北西西。此斷裂系的平面展布呈波狀平行排列,顯示了擠壓性斷裂所特有的“花邊狀結構”特徵。昌馬—俄博—毛毛山活動斷裂帶由7條大斷裂連線而成,平面幾何形態上略呈波狀,它的走滑速率占有較大比例,逆沖分量較小,晚第四紀以來,其西段的水平走滑速率為2~4毫米/年,東段最大可達4~7毫米/年,相應的垂直滑動速率變化在0.6~1.2毫米/年之間。1932年12月25日昌馬7.6級大地震時,沿斷裂帶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地震地表破裂變形帶,至今仍保存完好、清晰可辨。沿這條地表破裂變形帶的最大水平位錯達5.5米,最大垂直位錯3米。破裂變形帶的總體走向北西西,與震源機制解的結果基本一致。在河西走廊前陸盆地帶中,接受了漸新統、中新統、上新統、更新統和全新統碎屑堆積,其總厚度可達2500米以上;其中,早更新統“玉門組”山麓磨拉石不整合在已褶皺的古近系、新近系之上,而盆地南側的中更新、全新統也因遭受邊緣斷裂帶向北逆沖而發生了多期次變形。河西走廊盆地帶西端被阿爾金斷裂帶所截切,東端隱伏於武威以東的騰格里沙漠之下。自西向東可依次劃分為7個次級菱形構造單元,即:酒西盆地、文殊山隆起、酒東盆地、榆木山隆起、民樂盆地、大黃山隆起以及武威盆地,其間發育多條北北西向的擠壓逆沖兼右鏇走滑斷裂,它們在第四紀期間仍有活動。從橫斷面上看,河西走廊前陸盆地帶自南而北又可劃分為:南部褶斷帶,中央凹陷帶和北部單斜帶。在寬達300多千米的祁連山加里東褶皺系中,廣泛發育了大規模的逆沖斷裂帶,其中一些在喜馬拉雅運動中被活化和改造,形成了北祁連山和南祁連山古近紀、第四紀的擠壓對沖山嶺和盆地。據最新的研究,國內外專家估計晚第四紀期間北祁連山的上升速率為0.9~3.1毫米/年,若第四紀早期也保持這樣的速率的話,那么現代的祁連山脈大部分應是在第四紀期間隆起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