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社會適應性,起源於達爾文進化理論學說“適者生存”一詞。後來專指人與社會的關係,它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對社會的適應等多方面的內容,後來也把它作為新健康教育的一部分。“社會適應性”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社會適應性良好的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人文環境的改善為主,校園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相配合,為使學生未來進入城市、投入新農村建設的社會角色與就業生涯的需要,提供相關方面的指導和教育。“新健康教育”在學校創建了學生活動中心並開設各種興趣小組課程,配備專業老師講解城市的社會動態和職業特性,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多方面能力,增強學生適應未來發展能力,以成為社會適應性良好的平凡的、有一定技能的、有幸福感的社會公民。
社會適應性標準
社會適應性標準有兩層含義。一是以人的心理和行為是否嚴重違背一定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為標準。如果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與一定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相比較,顯得過於離奇,不相適應,不為常人所理解、所接受,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生活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那么這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就被認為是異常的,不健康的。比如,一個成年人在眾人面前赤身裸體、欣喜若狂,其心理和行為與其年齡、身份和社會規範明顯不符,不能為社會所理解、所接受,對其本人和社會都有害,而其本人卻不以為然,完全沒有羞恥感,這就是心理異常的表現。
二是以某個人一貫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為依據。比如,一個人一向樂觀開朗、活潑好動,然而一個時期以來逐漸變得抑鬱寡歡、沉默少語,甚至絕望輕生;或者相反,一向沉默寡言,喜靜不喜動,突然,反常態,變得十分活躍,表現欲望十分強烈,誇誇其談,口若懸河,自我感覺十分良好,如此等等都表明這個人的心理和行為發生了異常的變化,形成了病態心理。
運用過程的注意事項
社會適應性標準是與社會常模即一定社會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及個體心理的常態相比較而言的。就是說判斷某個人的心理和行為是正常或異常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社會常模,是否符合其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的常態,而不以有無病理性變化為依據,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社會的局限性和差異性。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應當充分考慮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差異性及其影響。比如同性戀,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被看作是純粹個人的正常生活方式而受到法律保護,而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則被看作是一種變態的心理和行為,為社會所不容,也不合法,其本人也認為是不正常的行為,因而感到苦惱,尋求治療。再比如塞萬提斯小說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如果他生活在14世紀,騎士作為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支柱的時代,那么其心態和行為就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英雄的壯舉,然而到了17世紀資本主義工業大革命的時代,堂吉訶德的心態和行為就顯得荒唐,就是一種病態心理。
(2)必須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為的性質及對社會的影響。比如對於那些傳統的保守落後的社會規範和行為準則的反叛者和推動社會前進的開拓者、改革者,儘管其心理和行為與社會常模不相容,也不能把他看做心理異常者。
(3)要注意細心觀察。如果一個人的心態和行為突然一反常態,發生了顯著的改變,判斷其正常或異常並不困難,然而如果這種變化是緩慢的、不明顯的、漸進性的,要作出確切的判斷就是相當困難的,必須注意細心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