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和意志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主要是指對他人表情的認知,對他人性格的認知,對人與人關係的認知,對人的行為原因的認知。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意向等作出推測與判斷的過程。社會認知的過程既是根據認知者的過去經驗及對有關線索的分析而進行的,又必須通過認知者的思維活動(包括某種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類和歸納)來進行。社會認知是個體行為的基礎,個體的社會行為是社會認知過程中作出各種裁決的結果。
基本對象
社會認知對象的範圍很廣,包括對他人表情的認知、對他人性格的認知、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認知。
對他人表情
人是一種富有表情的社會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狀態的一種客觀指標。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根據他人的表情來判斷其心理,判斷的正確程度取決於認知者對他人表情的認知與解釋。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為最重要,此外身體的動作與姿態、說話的語調等也是屬於人們表情範圍之內的種種形式。
對他人性格
對他人性格的真正認識,必須通過長期的觀察才有可能。但對他人性格的某些方面,在較短時期內也是可以認識到的。了解一個人的過去生活道路,甚至是了解一個人在家裡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都會有助於了解其性格特徵。對性格認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學的、客觀的標準而相當困難。
對人際關係
對人際關係的認知包括兩層意思:一為對自己與他人關係的認知;二為對他人與他人之間的認知。在社會生活中,個體往往根據他人經常表達的意見、表露的態度和情緒,來推測人與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它使得對人際關係認知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認知者的情感成分參與其中。對人際關係的認知是否正確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到能否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
特徵
社會認知的特徵主要表現為:
認知選擇性
人們是根據刺激物的社會意義的性質及其價值大小,而有選擇地進行社會認知的。
認知反應顯著性
這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刺激下,個人心理狀態、情感、動機所發生的某些變化,這種變化隨著個人對社會刺激的意義所理解的程度而轉移。
行為自我控制
這是自我意識發揮作用的結果,它使個人的認知體驗不被他人所覺察,從而使個體與外界環境保持平衡。
認知方式
認知方式,也稱認知風格,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所偏愛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認知方式有場依賴型(field dependence)和場獨立型(field independence)、衝動型和沉思型、具體型和抽象型三類。
場依賴型
場依賴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以外部的線索為依據,他們的態度和自我認知易受周圍環境或背景(尤其易受權威人士)的影響,往往不易獨立地對事物做出判斷,而是人云亦云,從他人處獲得標準。行為常以社會為定向,社會敏感性強,愛好社交活動。因此,他們這類學生適合於那些強調“社會敏感性”的教學方法。
場獨立型
場獨立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以自己的內部線索(經驗、價值觀)為依據,他們不易受周圍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傾向於對事物的獨立判斷。行為常是非社會定向的,社會敏感性差,不善於社交,關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喜歡獨處。因此,他們不適合於那些“社會敏感性”的教學方法,更喜歡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學習。
衝動型
衝動型的學生在解決認知任務時,總是急於給出問題的答案,他們不習慣對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進行全面思考,有時問題還未搞清楚就開始解答。這種類型的學生認知問題的速度雖然很快,但錯誤率高。衝動型學生在運用低層次事實性信息的問題解決中占優勢。
沉思型
沉思型學生在解決認知任務時,總是謹慎、全面地檢查各種假設,在確認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會給出答案。這種類型的學生,認知問題的速度雖然慢,但錯誤率很低。沉思型學生在解決高層次問題中占有優勢。
具體型
具體型學生在進行信息加工時,善於比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體觀點或情境,但必須向他們提供儘可能多的有關信息,否則很容易造成他們對問題的偏見。研究表明,這類學生在結構化教學方法(如演繹法和講解法)之下,成績會更好。
抽象型
抽象型學生在對事物進行認知時,能夠看到某個問題或論點的眾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對人與事物認知的先入為主性),能夠容忍情境的模糊性。
歸因理論
含義
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為或自己的行為的原因加以解釋和推測。了解了行為原因之後,就可以加以預測,從而對人們的環境和行為實行控制。
歸因這種心理現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但是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歸因,可以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這是由於每個人的過去經驗、思想方法乃至世界觀、價值觀的不同所致。社會心理學在科學研究基礎上建立的歸因理論,在各個領域中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甚至可以說歸因理論的套用是隨時隨地都在進行著的。
理論
有影響的社會心理學歸因理論有:海德的理論、維納的理論和凱利的理論
1、海德的歸因理論
海德認為,每個人都會致力於尋找人們行為的因果性解釋,他把這種普遍現象稱為"樸素心理學"。樸素心理學認為,為了預見他人行為並有效地控制環境,關鍵問題在於對他人的行為或事件作出原因分析。
海德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必有原因,或決定於外界環境即情境歸因(外部原因);或決定於主觀條件即個人傾向歸因(內部原因)。可以認為個體的任何行為,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是內外兩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在每一特定的時刻,總有其中某一種原因起主要作用。
海德歸因理論的核心在於:只有首先搞清楚其根本原因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然後才能有效地控制個體的行為。
2、維納的歸因理論
維納根據海德的理論,研究了人們對成功與失敗的歸因傾向。提出在分析他人行為的因果關係時,原因的穩定與不穩定是繼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之後的第二個重要的問題。
3、凱利的歸因理論
凱利認為,人們行為的原因十分複雜,要根據多種線索才能作出個人(內部原因)或是情境(外部原因)的歸因。這些線索包括:客觀刺激物(存在);行為者(人);所處的情境或條件(時間和形態)。因為凱利的歸因理論同時涉及到上述三個獨立的方面進行歸因,故稱之為"三度理論"。
凱利的三度理論將外界信息分成三種不同的信息資料,即區別性資料、一致性資料和一貫性資料。所謂區別性資料,即他人行為是否特殊。所謂一致性資料,即分析他人行為表現是否與其他人一致。所謂一貫性資料,即分析他人特殊行為的發生是一貫的、還是偶然的。在對他人行為進行歸因時,根據三個不同的線索,沿著上述三方面的信息,我們就可以作出正確的歸因。一般地,可把區別性低、一致性低、一貫性高歸因為內部原因;把區別性高、一致性高、一貫性高歸因為外部原因;如果區別性高、一致性低、一貫性低亦可歸因為外部原因。
偏差
在認知過程中,歸因往往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而發生種種偏差。
1、觀察者與行為者的歸因是不一致的
對同一行為,行為者往往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情境,而他人則歸因於該人的個人傾向;行為者把自己成功的行為歸因於個人傾向,而他人則可能歸因於情境。
2、涉及個人利害關係導致歸因不一致
當他人與認知者本身發生利害衝突時,認知者可作不同的歸因。
3、歸因過程中的擬人化錯誤
把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無社會意義的自然現象,加以擬人化,導致歸因偏差。這種錯誤實質上是由缺乏科學知識引發的宿命論。
分類圖式
儘管人們有許多有關他人的信息,但是,我們在處理這些信息時並非全部加以處理。麥矽爾(McGuire 1969)認為,人是一個認知的吝嗇者(Cognitive misers),在知覺他人時,常常試圖去掉瑣碎的信息以節省精力;人們並不去知覺或記下所有信息,而只是從發生的事件中挑出對形成印象所必要的信息。菲斯克和泰勒(Taylor 1991)對社會認知的定義是:人們根據環境中的社會信息形成對他人或事物的推論。而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分類與圖式是最重要的。
分類
在認知他人的時候,人們並不是把某個人當成獨立的個體,而總是立即並自動地將之歸到某一類當中,這個過程就是分類,它是自發的、立即的。在分類的時候,人們採用什麼標準呢?心理學家坎特(Cantor 1977)等人指出,人們在分類的時候往往以他人或事物與原型(Prototype)的相似性來分類。也就是將被分類的物體與該類物體的一個典型或理想的範例相比較,這個範例就是原型。
對於他人的分類,我們最初的分類標準是性別,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一個陌生人的時候,我們首先會把其歸入男性或女性,然後才對其做進一步的分類。通過簡單的分類,我們對他人或事物的認識就大大地被簡化,加上我們馬上要講到的圖式,可以使人節省不少的認知資源。
圖式
圖式(Schema)的概念是由泰勒及克洛克(Crocker)提出來的,它是指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認知現象,它包括對所認知物體的知識,有關該物體各種認知之間的關係及一些特殊的事例。比如人們對60年代產生於美國嬉皮士(Preppie)的圖式就是:他們是白人大學生、穿牛仔褲、流著各式各樣的發等等。心理學家根據不同的包含內容把圖式分為:
*個人圖式(Person schemas)
指我們對某一特殊個體的認知結構,比如我們對毛澤東就有一個個人圖式,這個圖式的內容包括:有勇氣、自信、百折不撓等。
*自我圖式(Self-schema)
指人們對自己所形成的認知結構,它與自我概念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你可能認為自己聰明,有同情心,以及樂於助人,這些都是你自我圖式的內容。
團體圖式
是指我們對某個特殊團體的認知結構,有時候也叫團體刻板印象(Stereotype)。團體圖式使得我們將某些特質歸於一個特殊團體的成員所共有。比如我們常常根據刻板印象認為山東人勤勞、誠實;認為美國人樂觀、愛助人。
角色圖式(Role schema)
指人們對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比如人們常常認為教授知識淵博、滿頭銀髮等。
劇本(Script)
指人們對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順序的圖式,尤其是指一段時間內一系列有標準過程的行為。比如我們到餐廳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個劇本,什麼時候點菜,什麼時候買單,就是一個劇本。如果這個劇本的順序發生顛倒,你一到餐廳還沒有點菜,服務員就要讓你結賬,你還會在這個地方吃飯嗎?
圖式化處理
為了節省時間與精力,人們常常用圖式化的方式去處理大量的信息。圖式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有助於我們快速而經濟地處理大量信息,它能幫助我們:
①解釋新信息,從而獲得有效的推論。
②提供某些事實,填補原來知識的空隙。
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的預期加以結構化,以便將來有心理準備。但是圖式化的處理也有不足之處,它使人們覺得不需要去詳細分析與解釋特質。
吸取教訓
政治家決定外交政策時,常常使用“歷史的教訓”來說明一些問題。他們所使用的“教訓”經常是從他們思想啟蒙時代所發生的事件類推而來,例如約翰甘迺迪30年代末期(他正讀大學)對英國在慕尼黑與希特勒妥協而鑄下大錯這件事印象深刻。
1938年,英國首相與法國總理同希特勒在慕尼黑開會,討論希特勒擴張的問題,他們與希特勒達成妥協,出賣了捷克利益。英國首相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到倫敦,宣布他“確保了一代人的和平”。然而幾個月後,希特勒入侵波蘭及比利時,一點也不滿足在慕尼黑時達成的協定。
“慕尼黑教訓”是指,對獨裁者必須加以對抗及制止,否則他們會繼續不斷地侵略。1960年,甘迺迪便將“慕尼黑圖式”運用到東南亞的內戰上,並下結論說美國對該地區的共產黨必須用軍事加以壓制,否則其他的骨牌也會倒下,但美國對越南的軍事干涉最終以失敗告終。在越戰後,“越南圖式”變得盛行起來,它指美國若捲入遙遠的第三世界的內戰,可能產生的危險。越南圖式影響了柯林頓,因為他當時也處在思想的啟蒙時代,在英國讀書。
當90年代波赫戰爭開始的時候,對歐洲防務負有重大責任的美國卻遲遲不動,因為怕重蹈越戰的覆轍。直到後來確認沒有太大危險的時候才出兵巴爾幹半島。
心理學家基洛維奇(Gilovich 1981)用實驗證明了圖式能左右一個人對當前外交政策的偏好。他讓兩組被試研究二個假想的事件,這二個事件均描述一個小的民主國家遭到極權主義的鄰國的威脅。唯一不同的是在一組中提到類似慕尼黑事件及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象徵(邱吉爾、有蓋卡車);另一組則提及與越戰有關的事物(當時的國務卿魯斯克,直升機,小艇),其他條件都一樣。結果聽到與二戰有關事件暗示的被試比較支持小國挺身對抗鄰國的行動,而得到與越戰有關暗示的人則否。
總之,社會認知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比如在認知過程中剛剛獲得的信息與認知者原有認知結構之間的關係、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獲得性以及認知者的期望、動機、情緒和情境等都會對社會認知過程和結果產生影響。
影響因素
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很多,包括主客觀兩方面的各種因素。
(一)認知對象本身的特點。它是指該對象對於認知者所具有的價值及其社會意義的大小。認知對象可以是某個個人、某個團體成員或具有社會意義的事物。由於認知對象本身的特點不同,因而認知結果也不同,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二)當時的情境。認知社會中他人行為的善惡與是非,總是離不開當時情境的分析,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
(三)認知者本身的特點。由於認知者本身的經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個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結構的不同,對同一個社會刺激會發生不同的認知結果。
(四)邏輯推理的定勢作用。有些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的認知活動事先都有某種假設,並從這假設出發來看待當前的事物;還有人們在認知一些平時不太熟悉、接觸不多的人時,由於獲得的信息少,缺乏必要的線索,人們常常根據外部的一些表面特點作為認知的線索,加以邏輯推理,得出歸因結論。簡單地使用邏輯推論,往往與事實不符,從而發生認識的錯誤。
以上幾個因素都能影響人們的社會認知,事實上人們的認知活動並不是單個的因素單獨地發生作用的,而往往是幾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對認知活動發生作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某些因素的作用更大些,某些因素的作用可能小一些。
影響健康
社會認知的許多方面涉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它對人類健康和幸福的影響,心理學研究發現這樣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社會認知與寂寞
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如果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極方面,那么他就可能體驗到更大的寂寞。安德森等人(Anderson 1994)就指出,與那些抑鬱的人一樣,長期寂寞的人也經常陷入貶低自己的消極作用圈,他們經常用消極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壓抑,經常責備自己沒有良好的社會關係,把事物看成是自己無法控制等等。同時,瓊斯等人(1981)還發現,寂寞感較強的人常常用消極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們會把自己的室友看成是難以共處的。
社會認知與焦慮
焦慮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當你去一個公司接受面試、見一位重要的人物、或者是別人在評價你的時候,人們都可能會感受到焦慮。心理學家布茹姆等人(Broome & Wegner 1994)就研究了我們所感受到焦慮的情境,發現人們對情境的認知與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慮,津巴度(Philip Zimbardo 1981)等人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這項研究中,津巴度讓害羞和不害羞的兩組女大學生在實驗室中與一個英俊的男士談話。談話開始前先把這些女學生集中在一間小屋子裡,給她們呈現很大的噪聲。之後告訴其中一部分害羞的女生噪音會造成她們心跳加快,並說這是焦慮的症狀。結果發現,這部分女生由於把自己在與男士交談時的心跳加快歸於噪音,而不是自己害羞或者缺乏社會技能,所以她們不再焦慮,談話也很流暢。
社會認知與生理疾病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人類的行為和認知對自身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行為醫學(Behavioral medicine)和健康心理學(Health Psychology)就是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在健康心理學家看來,我們對自己情緒與緊張的認知與疾病產生有著緊密的聯繫。
心理學家在研究社會認知對健康的影響的時候指出,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面對疾病時的樂觀解釋是人們身體健康的主要條件之一。比如賽利格曼(Seligman 1987)、皮特森(Peterson 1988)就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他們研究了哈佛大學1946年的一次面談紀錄和這些人在1980年的健康狀況,發現那些樂觀的人在身體狀況方面遠遠好於那些悲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