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影響債券

社會影響債券是指由私人投資者為某一個社會管理項目提供實施資金,用於達到特定目標。如果實現目標,政府向投資者返還資金,同時獎勵一份利潤;如果沒有實現目標,政府不作任何返還。社會影響債券項目中,由投資者提供項目運營的資金,項目承包方實施項目,政府則根據項目實施的效果(項目契約約定的一些特定指標)來向投資者支付報酬。所謂“社會影響債券”項目,又稱“為成功付費”項目,起源於英國, 社會影響債券是以取得社會效益為基礎的,也就是說,投資者回報額取決於項目或者服務所獲得的成果,與項目進度或已完成工作無關。比如,回報額取決於該項目是否降低了罪犯再入獄率,而不取決於項目花費的成本或工作人員的數量。社會影響債券涉及的利益相關方包括:政府部門、項目承包方、服務提供方、私人投資者及服務對象等。首先由政府部門與項目承包方簽訂承包契約,前者委託後者對某一社會問題進行管理。隨後,項目承包方與私人投資者達成融資協定,並與服務提供方簽訂服務契約,規定由服務提供方對社會影響債券提供特定服務。

社會影響債券的適用條件

政府部門及投資者在決定是否啟動某一個社會影響債券時,必須考慮:預期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可測量的(如,降低再入獄率,降低某一個社區盜竊率,這些都是能夠準確計算的);前後質量是可比較的(盜竊率前高后低);政府有意轉移金融風險(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社會影響債券出現在金融危機後)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項目的實施結果是可以測量的,是可以在項目啟動前後比較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證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的給付處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也才能向納稅人交代。

社會影響債券中私人投資者的參與程度

通常情況下,社會投資者和中介機構在項目執行過程和交接過程中都承擔著很大風險,因而他們樂意於取得項目一定的控制權,或者至少能夠對項目產生一定的影響力。這可以通過購買項目承包方所在組織的股份、獲取一個董事會席位、提出投資附加條件(如在項目低於預期目標時,具有控制或者終止項目的權利)、聘請中介機構對項目在整個執行過程中的績效進行管理等方式達到這一目的。通常社會投資者會採用績效管理技巧來確保項目嚴格符合社會效益目標,嚴格的數據收集系統、以數據為基礎的參考資料、跟蹤和記錄事項的變動影響、詳細的分期財務報告和績效報告等都是投資者重要的績效管理工具。

社會影響債券的積極作用

社會影響債券是金融領域在政府社會管理職能中的一個重大創新,其積極作用包括:促使政府部門通過引入私人投資者來能對那些複雜的、成本高的社會問題提供及時的、可預防的投資;可以保證政府部門在不具體操作的情況下,啟動新的服務項目;可以適時調整服務項目,以此將重點放在社會問題的預防上;為服務項目的適應和調整提供了更高的靈活性;可以幫助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管理“績效支付”(PbR)項目---指政府根據項目實施的效果向服務提供者支付報酬。 如果下降比例高於這一目標,高盛將獲得更高的回報,但最高回報額被限定為210萬美元。

社會影響債券的發展空間

(一)現代科技使得政府和投資者的數據管理能力大大提升,給了社會影響債券很大的市場空間。

社會影響債券成功的關鍵是能夠對項目實施結果進行準確的數學測量,如此才能夠使得項目承包方和投資者以及政府等均處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下,也才有利於項目的長期發展。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社會逐步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獲取能力、分析能力、結果套用能力等都得到並將持續獲得質的提升,過去能夠獲得的數據在以後會以更高的效率獲得,過去無法獲得是數據以後則可能會輕易獲得。一旦政府和投資者的數據獲取能力得到提升,其對社會影響債券的信心也會增強,更多的項目會被啟動。

(二)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很多國家財政赤字加重,促使政府不得不創新社會管理模式。

2007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歐美各國經濟金融造成沉重打擊,發達經濟體的赤字規模和赤字率都達到一個歷史水平,當前希臘、西班牙、義大利乃至美國等國政府都在面臨巨大的、前所未有的財政壓力,僅僅依靠政府來維繫社會運轉的難度日益加大。為此,這些國家必然會在社會管理模式上有所創新,通過引入社會資本來降低政府財政支出壓力,而這正是社會影響債券的最大優勢所在。

(三)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投資者認可度高。

社會影響債券蘊含著一定的慈善理念,因為它所關注的往往是影響全社會發展的問題,如社區安全性、子女教育、犯罪率、老年人獨立生活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慈善理念則是自我實現需求的一個典型代表,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為基本生活保障而憂愁時,其通過從事慈善活動來滿足自我實現需求需要就會變得愈發明顯。社會影響債券則會給願意從事慈善活動的人們提供一個理想工具。美國舊金山的希望諮詢公司(Hope Consulting)2010年5月公布的富人調查報告顯示,大約50%受訪富人對社會影響債券感興趣,大約能影響到120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

社會影響債券案例

案例一:英國解決監獄累犯問題

早在2010年9月,英國法務部就已經開始了首次社會影響債券的試點,用於應對彼得伯勒監獄的累犯問題。這個項目從慈善機構和基金會吸收了17位投資者總計500萬英鎊的資金。只有2014年的重返率與對照組相比降低了7.5%,投資者才能收回投資;如果屆時重返率降低了不止7.5%,投資者就能進而根據所降低的比例取得最高可達13.5%的回報。2011年8月26日,英國政府英國四個地區發行4000萬英鎊社會影響債券,為當地受到反社會行為、犯罪、藥物依賴或教育缺失等問題傷害的家庭提供援助。

案例二:美國青少年重複入罪率

紐約是美國第一個嘗試社會影響債券的城市。高盛為降低里克斯島的青少年重複入獄率項目提供960萬美元的貸款,該項目旨在減少再次犯罪後重新入獄的紐約年輕人數量。高盛資金的去向,是以紐約市賴克斯島監獄為項目主體,向年齡在16歲至18歲的囚犯提供教育、培訓和輔導。這一項目的目的,是促使青少年囚犯具備生存技能,刑滿釋放後減少犯罪可能,降低這一群體的累犯率。這一項目能否成功,將影響到高盛的最終回報。高盛若要收回全部960萬美元的投資,項目相關人員的再入獄率必須下降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