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的分析

社會學家的分析

《社會學家的分析》是1998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亞愚等。

目錄
袁亞愚(四川大學社會學教授,農村社會學家)
新“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今中國農民的
社會流動
“民工潮”:新“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農民為什
么流動――“民工潮”將持續多久――農民自發流動的
微觀機制――“就地消化論”是否正確――“離地圖
新”與“劃地為牢”――一丟掉“新烏托邦”:離土不離
鄉與亦工亦農――新的視角:農民的流動 轉化與出路
邵道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社會問題研究專家)
中國社會的犯罪問題:“遊民犯罪論”
社會科學的研究離不開社會的需要――“文化大革命”
之後,青少年犯罪成為社會的一個突出的問題――“低
層次青少年犯罪論”與“未成熟的遊民層犯罪”――從
未成熟的遊民犯罪到遊民層犯罪――“社會遊民層”的
犯罪與“低層次青少年群”犯罪的比較――如何治理社
會犯罪
楊宜勇(國家計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社會保障室主任 副研究員,
勞動問題研究專家)
勞動問題:就業失業、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險三位
一體
就業與失業: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失業乃綜合症
――農民工進城:利大於弊――就業工作新理念――組
織創新:國家失業預警委員會――託管下崗職工――收
入分配:公平與效率的交響――兩種意義的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的形勢判斷――對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幾
點思考――收入分配問題的幾個難點――完善收入分配
的制度選擇――社會保障:難織的社會安全網――當前
社會保障改革面臨八大難題――企業的社會保障負擔過
重――杜絕擠占、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的行為――加強社
會保障 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提前退休還是延長退休
年齡
孫炳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 社會保障研究專
家)
社會保障:構築千百萬人的“生命線”
改革就是降低福利待遇嗎――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
發展補充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籌資模式的轉變
―一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應從何處入手――加強失業保
險的作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
奚從清(杭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社會學理論研究專家)
社會公正與少數人權利保護:從殘疾人問題說起
如何看待“少數人’――一什麼是“殘疾人’――殘疾是
命中注定的嗎――高舉人道主義的旗幟――讓殘疾人回
歸社會主流――人生舞台:角色緊張與角色衝突――回
歸,從康復起步――按比例就業:平等、參與、共享
――殘疾預防――殘疾人的人際和諧――“一方水土養
一方人”:社區與殘疾人――中國特色的殘疾人工作體
系:亦官亦民――人生以服務為目標的殘疾人工作者
――殘疾人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謝立中(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社會發展學者)
周 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社會發展學者)
跨世紀國略:環境、資源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國內外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現狀――人類發展的慘重代
價: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危機:劍拔弩張――
重審發展歷程――傳統發展觀不能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的新問題――學者的反思――可持續發展:從概念到
理論研究――必由之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理
論的豐富內涵――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現代化的唯一
選擇
宇劍(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社會學博士研究生 副研究員 經
濟社會學學者)
利益格局・改革成本・制度創新
另一隻“看不見的手”:改革中期的觀念更新――中國
已進入第二個剛性利益格局期――第一個剛性利益格局
期――第二個利益格局期――如何看待“整體增長與貧
富差距”這個問題――現行的利益格局不利於建立合理
的改革成本分攤機制――新一輪改革更為強調“成本共
擔”問題――現行的利益格局不利於改革成本的籌集
――建立合理的改革成本分攤機制的出路在於制度創新
――體制變革進入攻堅階段――出路有賴於制度創新的
收益――一個前提:理順利益格局――由“改革成本財
政化”到“改革成本社會化”――由“改革成本的小獲
益群體承擔機制”到“改革成本的大獲益群體承擔機
制”――由“攤薄財政”到“命脈財政”――由“單位
保障”到“社會保障”――失業與再就業:“中國的最
大難題之一――發展非國有經濟的種種必要――制度創
新並不是要丟掉“傳統”
龔維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青年社會學者)
農民外出就業:學術研究與社會變遷
“八仙過海”話流動――幾個重要的概念:聯繫與區別
――一個未被重視的問題: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對農村
本地的影響――勞動力外出就業對個人的影響:知識累
積、能力提高、觀念變化――勞動力外出就業對家庭的
影響:家庭結構、家庭功能、家庭關係的改變――勞動
力外出就業對社會的影響: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
資本的獲得――農村勞動力的根本出路:農村自身的發

馮鵬志(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技術社會學研究學者)
行動和系統的雙重建構:中國技術創新問題
分析
建構社會學分析框架――技術創新研究的多重範式――
新的視角:必要性和可能性――行動和系統的雙重建
構:概念框架與理論假設――中國的技術創新行動:過
程描述與特徵解析――歷史過程的描述:幾個主要的發
展階段――分析性特徵:主體、動力、環境、運行機制
和社會方式――中國技術創新行動的目標選擇和發展前
景――“理論建構行動”:目標選擇的理論前提――確
立技術創新主體:企業的角色――建構整合性的社會激
勵系統――塑造具有彈性特徵的社會環境結構:三種效
應及其調適――完善社會運行機制―――中國技術創新行
動的發展前景:重建國家技術創新系統
陳阿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 農村問題研究學者)
技術進步的非技術限制
技術進步非技術論――技術、技術進步及其衡量――農
業技術進步與農業規模經營――技術自身特點與技術的
採用――技術使用者與採用技術的關係―――技術使用者
群體類型――促進農村地區技術進步的途徑
何平(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碩士,青年社會保障研究學者)
政策如何化為行動:荷蘭“健康照料”制度的
啟示
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政策技術化――荷蘭“健康照
料”概念與中國的“衛生保健”概念有何區別――“健
康照料”的供需雙方――“健康照料”的買賣的規則如
何――“健康照料”是社會保障的一部分――荷蘭的健
康保險是如何構建的――保險公司是不是由國家控制
――生病時應該直接去找醫生嗎――家庭醫生的作用
――什麼是家庭照料――醫院裡的醫生和家庭醫生有什
么不同――醫院不是國有的――醫院與醫生的關係――
老人、精神病患者、殘疾人的健康照料――患者如何組
織――政府的作用――如何借鑑歐美國家的經驗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