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為第一性,社會意識為第二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2頁)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違背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腐朽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的發展;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先進社會意識,促進社會的發展。在一定條件下,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原理。它從根本上揭示了人類社會存在的物質基礎和發展的客觀規律,劃清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界限,克服了機械唯物主義的片面性,把關於社會的學說奠定在科學的基礎上,對於人們研究複雜的社會生活現象,具有指導性的方法論意義。
相關詞條
-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其基礎及決定力量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社會意識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廣義指社會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
發展 辯證關係 現實意義 -
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social consciousness)是指大群體特有的人類對世界和自身的態度和信念的總和。包括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宗教、道德、藝術、科...
概念 特點 結構 形式 構成 -
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是指構成社會的一切存在,包括個體、社會組織、社會活動、各種財產等。與自然界一樣,社會存在也有三種表現形式,即物質形態的存在,這就是各種社會財產;...
相關理解 意識關係 範疇 -
社會意識形式
社會意識形式,是指社會意識的高級層次。與低層次的社會心理相區別。是對社會存在的比較間接的反映,是從社會生活中概括提煉出來的一種比較系統的、自覺的、抽象化...
正文 產物 -
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
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是哲學範疇的意識論。
-
上層建築[經濟學、社會學和哲學術語]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等的總和。它包括階級關係(基礎關係)、維護這種關係的國家機器、社會意識形...
分類 理論背景 基本內容 因果關係 矛盾運動 -
德意志意識形態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唯心史觀的謬論。這裡,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係,說...
基本觀點 詳細分析 當代價值 -
哲學導論新編
和社會意識二、勞動是人和自然對立統一的基礎人與自然的對立統――勞動創造人...的詮釋和思索,對一些哲學基本概念如存在、思維、時空、和合、真理、邏輯、發展、文化和人格等作了新的鏤析和界定,從而既能濃縮人類兩千多年哲學思想之...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概念列寧批判經驗批判主義哲學思潮、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重要著作。儘管這是一部論戰性的著作,它仍然在許多方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明確規定,從物到...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正文 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