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social consciousness)“個人意識”指表現在個人身上的思想、觀點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社會意識”指社會精神現象的統稱或總和。各種社會觀點、思想理論,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理想、目的和自覺性,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動中直接自發產生的悲歡苦樂的情感、志趣、風尚習慣等社會心理現象都屬於社會意識範疇。德國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從唯心主義立場上考察過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歷史唯物主義從杜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基本觀點出發,科學地揭示了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的內容及其相互關係。認為它們都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個人意識是個人自身實踐(包括與人交往)的產物,是對個人的社會經歷和社會地位、利益的反映,並為個人的生活服務。但個人的生活和實踐又與他人的交往活動分不開,個人的意識總是在與他人交往活動中產生。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由社會存在決定,並隨著社會存在特別是社會生產方式、社會物質經濟生活的改變而發展。在階級社會裡,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都具有階級性。不同的個人意識反映不同階級的風尚、利益和要求。在政治上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社會思想和社會心理,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思想和社會心理。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都有高低層次之分。以感覺、知覺、表象、情緒、意志、志趣、風尚等“知、情、意”形式出現的個人心理和社會心理現象,是屬於低層次的社會意識。以理論形式出現的社會意識(如政治思想道德、藝術、科學、宗教和哲學等),是系統化和理論化的社會意識,也是對低層次的社會意識的概括和提煉屬於高層次的社會意識。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一經產生,便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最初與人們的物質生活、物質交往活動交織在一起。隨著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獲得發展,意識(精神)的生產形成一個獨立部門。特別是以理論形式出現的各種社會意識形式,具有更大的相對獨特性歸根到底是社會意識;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個人意識,否認社會意識中包含著豐富的個性是不正確的。離開了個人意識,也就沒有社會意識。但社會意識不是許多個別個人意識的機械總和,個人意識和社會意識互相依存、貫通,相互轉化。個人意識在社會意識薰陶下形成,而個人的意識旦為社會所承認和接受,成為眾人信念以後,就納入社會意識範疇成為全社會精神財富 。
相關詞條
-
個人意識
個人意識,與“群體意識”相對。是指從意識的主體角度對社會意識結構的一種劃分。個人意識是個人對自己獨特的生活條件和社會經歷的反映,是個體實踐的產物,具有明...
概述 影響因素 -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其基礎及決定力量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社會意識指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廣義指社會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
發展 辯證關係 現實意義 -
意識
意識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人腦把世界萬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後,從這兩大類具體事物中思維抽象出來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是具體事物的存在、運動和行為...
基本定義 具體概述 心理學術語 主要階段 分類釋義 -
絕對意識
絕對意識(Absolute consciousness)指的是沒有摻雜任何其他東西的概念的想法。
詞語解釋 介紹 -
反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其內容是一定社會中人的公認並且普遍接受的。它可以使每個個體較好地完成社會化過程,成為社會中合格的成員。在社會意識產生作用的...
解釋 主要內容 形成原因 -
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地位的自我認識。公民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存在形式,是一種現代意識,是在現代法治下形成的民眾意識,它表現為人們對“公民”...
概況 組成部分 基本內容 構成要素 培養 -
稅法意識
稅法意識是人們關於稅法的思想、觀點、理論和心理的統稱。它是稅收法制的主觀映象,由一定社會的物質條件所決定。主要包括人們對稅法的本質和作用的看法,對現行稅...
定義 中國現狀 現代化發展 -
類意識
類意識一詞最早由吉丁斯提出,“首要的和基本的主觀事實乃是‘類意識’。這一術語指的是一種意識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任何生物不論其處在哪一層次,都將其它有意...
-
人格意識
人格意識即人對自己人格的感悟和認識。人的性格、品德、能力、修養、尊嚴及其意志和精神追求的總和叫人格,是社會對人的客體的一種認知價值系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