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砒丸[中藥]

礬砒丸[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礬砒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虺後方》。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癬疥,坐板及黃水瘡等。

基本信息

組成

明礬半斤,白砒四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火煅過,煙盡為度,為末,滴水為丸。痢疾,冷水送下七丸;水泄,木瓜湯送下七丸;胃脘痛,炒梔子湯送下;久患足上頑瘡,擂末搽之;筆圈癬,皮略擦破,用末搽之;九種心痛,牡蠣粉冷水調服七丸;疥瘡、坐板及黃水瘡,用臘豬油調搽。

主治

痢疾,水泄,胃脘痛,癬疥,坐板及黃水瘡等。

使用注意

忌搽頭上瘡,及服熱物。

文獻摘要

《秘本醫學叢書》:“礬砒丸:明礬半斤,白砒四兩。二味為細末,火煅過,煙盡為度,為末,滴水為丸。痢疾,冷水吞下七丸;水泄,木瓜湯下七丸;胃脘痛,炒梔子湯下;久患足上頑瘡,擂末搽之;筆圈癬,皮略擦破,用末搽之;九種心痛,牡蠣粉冷水調下七丸忌熱物,疥瘡用臘豬油調搽,又能抹坐板及黃水瘡,忌抹痘上疹。”

中藥方劑之礬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