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地質取樣

礦山地質取樣

礦山地質取樣(mining geological sampling)是指從礦體、圍岩和礦山生產品中按一定規格要求採集一定的樣品。經過加工後進行化驗、測試或鑑定等整個工作的總稱。其目的是研究礦產質量、礦石和圍岩的物理、化學性質、礦石加上技術性能和礦床開採條件等,為礦床評價、計算儲量以及有關地質、採礦、選礦和礦產綜合利用等提供資料。

簡介

礦山地質取樣(mining geological sampling)是指從礦體、圍岩和礦山生產品中按一定規格要求採集一定的樣品。經過加工後進行化驗、測試或鑑定等整個工作的總稱。其目的是研究礦產質量、礦石和圍岩的物理、化學性質、礦石加上技術性能和礦床開採條件等,為礦床評價、計算儲量以及有關地質、採礦、選礦和礦產綜合利用等提供資料 。

取樣種類

按取樣的目的及其研究內容不同分為四類:

(1)化學取樣

目的是測定原礦石、有關岩石、精礦、尾礦等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以確定這些物質的質量。

(2)岩礦鑑定取樣

指採集礦石(含重砂)或岩石標本進行礦物學、岩石學和礦相學的研究,以確定其礦物成分及其含量、共生組合,結構構造、類型等,最終解決具成因和工業利用問題。

(3)技術取樣

又稱物理取樣,是為了確定礦石和近礦圍岩的物理性質,以便對礦山開採技術條件作出評價,或確定某些非金屬礦產的質量。藉以確定某些非金屬礦產質量的物理技術性質有:雲母的晶片尺寸、撓曲度、絕緣性、絕熱性等;

(4)礦石加工技術取樣

又稱工藝取樣,指為了研究礦產的技術加工性能,以確定礦石的選礦和冶煉方法、生產流程以及合理的技術經濟指標等的礦產取樣工作 。

採樣方法

礦山探槽、井巷和采場中常用的採樣方法有六種:

(1)刻槽法 沿礦體厚度方向按一定的規格刻鑿一條長槽,收集鑿下的全部礦石碎塊作為樣品。該法樣品的代表性較好,常用於礦山化學取樣。

(2)攫取法

從採下的礦石堆、儲礦堆從及礦車上按一定規格的網度撿取若干塊礦石作為樣品,該法操作簡單、效率高,常用於技術取樣。

(3)岩石鑑定取樣和出窿礦石取樣

在礦體揭露面上按一定規格的網度鑿取若干塊礦石作為樣品,用於礦化比較均勻的礦石的化學取樣、技術取樣和岩礦鑑定取樣。

(4)打眼法

利用巷道掘進炮孔或打專門取樣孔,收集岩粉岩屑作為樣品。用於厚度較大、礦化均勻的礦體的化學取樣。

(5)剝層法

在礦體的揭露面均勻剝下一薄層作為樣品。這種方法所取樣品的代表性較高,但工作量大,成本較高,只用於礦化不均勻的礦體化學取樣,或檢查其他採樣方法的可靠程度。

(6)全巷法

當巷道在礦體中掘進時,將一定長度巷道內爆破下來的全部礦石作為一個樣品,這種方法的取樣代表性最高,故常用於稀、貴金屬礦石化學取樣、某些非金屬礦產技術取樣和技術加工取樣 。

樣品加工

為了滿足化學分析或其他測試對樣品的重量和粒度的要求,將原始樣品按一定程式進行破碎、過篩、拌勻和縮減等工作,稱樣品加工。常用設備為額式破碎機(粗碎)、輥式破碎機(中碎)、圓盤碎礦機(細碎)、球磨或棒磨機(粉磨)、金屬標準篩、分樣機等。加工按破碎粒度分為幾個階段。再根據粒度與其相應的重量的關係公式設計加工流程,礦山地質樣品加工

流程常用切喬特公式:Q=Kd計算確定,式中d為樣品最大顆粒直徑mm,K為樣品縮分係數,由礦石的礦化特性確定、一般為0.1~1.0;Q為樣品粒徑d時的最小可靠重量kg 。

樣品化學分析與檢查

樣品的化學分析有基本分析、多元素分析、組合分析、合理分析和全分析等五種。基本分析又稱普通分析,以分析主要有用組分的含量為主,分析結果是圈定礦床計算儲量和評價礦床的依據:多元素分析是以一個樣品分析若干個元素項目,以便從中確定伴生有益組分和有害元素的種類和含量,並確定組合分析元素項目;組合分析是了解礦石中可綜合回收利用的伴生有益組分和有害組分的含量;合理分析又稱物相分析,是確定有用組分和有害組分賦存的礦物相,為礦石劃分類型、了解加工技術性能提供依據。全分析是分析樣品中全部組分的種類與含量。

為了保證樣品化學分析的質量,對基本分析結果必須進行系統的檢查。檢查的種類分為:內部檢查,即本化驗室自檢複查。檢查分析結果有無偶然誤差,抽查基本分析樣品總數的5%~10%;外部檢查,即由外單位化驗室檢查,檢查有無系統誤差,檢查基本分析樣品總數的3%~5%。

化學分析結果允許誤差範圍,按國家地質礦產部門規定的標準,根據檢查分析樣品的絕對誤差、相對誤差、系統誤差和超差率、判定分析結果質量是否合格,若不合格應採取處理措施 。

取樣工作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各國礦山取樣工作已發展到使用中子活化法、X螢光分析儀、X射線礦物分析儀、物探綜合測井等新儀器、新技術來測定礦石品位;另一方面是不需取樣,在原地直接用新儀器新技術測定組分、品位,用機械化自動化代替手工操作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