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發現,2008年、2009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與考古學研究中心聯合發掘。遺址斷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墓葬呈西北—東南方向排列,以土葬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形制多為豎穴土坑偏洞室墓,豎穴土坑墓較少。偏洞室墓中多以單偏室為主,葬制以多人多次葬為主,合葬形式既有並排合葬,也有上下疊葬,部分墓葬地表發現有封土,封土下鋪礫石。墓葬有封門,少量墓葬在豎穴中立石,上搭棚木,以便再次葬人。墓道中有殉人現象,隨葬品有陶器、石器、銅器、骨器及蚌、牙、石質裝飾品和複合材料裝飾品,並發現了工藝先進的金器。墓地時代集中在齊家文化晚期和寺窪文化早期。
磨溝遺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中心聚落,該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保存完好,為研究齊家文化的社會結構、家庭婚姻形態和社會複雜化進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進而對中國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遠影響。同時,對研究當時的埋葬制度、埋葬習俗及特徵、史前時期合葬現象、我國早期青銅器起源和製作技術、早期文化交流、齊家文化流向和寺窪文化起源,以及甘青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向青銅時代文化過渡的一元多子文化現象提供了珍貴資料。
相關詞條
-
廟子溝遺址
廟子溝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察右前旗新風鄉,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約5500年。遺址是於1985年10月發現的,經發掘...
簡介 歷史價值 造型 生產工具 文化特色 -
趙寶溝文化遺址
趙寶溝文化與興隆窪文化前後銜接,其原型形成於興隆窪文化中晚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趙寶溝文化出土的陶器質地多為夾砂陶,尊形器是趙寶溝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
名稱 概述 發現 簡介 規模 -
興隆溝遺址
興隆溝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東部,地處大凌河支流上游左岸,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分為三個地點,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2...
文物遺存 發掘歷史 文物價值 -
趙寶溝遺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高家窩鋪鄉趙寶溝村西北。古遺址在漫樑上,面積約9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地表暴露有成排布列的房址89座。1986年發掘方形半地穴...
信息 簡介 結構 意義 遺址 -
水洞溝遺址
水洞溝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距銀川市19公里,位於靈武市臨河鄉水洞溝一處面南的崖壁上。它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材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這座...
遺址概述 主要景點 遺址價值 旅遊指南 -
百草溝遺址
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城西南15公里安母村東嘎牙河畔台地上。河岸斷崖出露文化層長達數百米,分布面積廣,文化內涵豐富,1953年發掘出土有石矛、...
信息 簡介 遺址 文化內涵 -
磨溝古城
位於寨子溝鄉磨溝村董家社西面,遺址尚存。 城東西寬80米,南北長100米,高6.2米,城牆厚10米,南面區中為城門,城東靠城牆處約3畝平地屬於城堡的配套...
簡介 特點 -
東黑溝遺址
東黑溝遺址(又稱石人子溝遺址,英語:Dongheigou Site、Eastern Dark Gully Site)位於中國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石仁子鄉...
研究簡史 遺址環境 歷史文獻記載 遺址內涵 文化屬性 -
曲貢文化遺址
曲貢文化遺址,是4000多年以前的拉薩先民村居遺址,位於曲貢村一處河谷的邊緣地帶,海拔3690米,比拉薩高出20多米,比昌都的卡若遺址高出500多米。1...
年代 發掘過程 遺址居住方式 遺址喪葬制度 遺址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