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溝遺址

墓葬呈西北—東南方向排列,以土葬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 墓葬有封門,少量墓葬在豎穴中立石,上搭棚木,以便再次葬人。 墓地時代集中在齊家文化晚期和寺窪文化早期。

磨溝遺址(含墓葬)位於臨潭縣王旗鄉磨溝村西北300米與岷縣交界處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面積約80萬平方米。分屬仰韶、馬家窯、齊家和寺窪等史前文化,並有宋代遺存。
1958年發現,2008年、2009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與考古學研究中心聯合發掘。遺址斷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墓葬呈西北—東南方向排列,以土葬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形制多為豎穴土坑偏洞室墓,豎穴土坑墓較少。偏洞室墓中多以單偏室為主,葬制以多人多次葬為主,合葬形式既有並排合葬,也有上下疊葬,部分墓葬地表發現有封土,封土下鋪礫石。墓葬有封門,少量墓葬在豎穴中立石,上搭棚木,以便再次葬人。墓道中有殉人現象,隨葬品有陶器、石器、銅器、骨器及蚌、牙、石質裝飾品和複合材料裝飾品,並發現了工藝先進的金器。墓地時代集中在齊家文化晚期和寺窪文化早期。
磨溝遺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中心聚落,該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保存完好,為研究齊家文化的社會結構、家庭婚姻形態和社會複雜化進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進而對中國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遠影響。同時,對研究當時的埋葬制度、埋葬習俗及特徵、史前時期合葬現象、我國早期青銅器起源和製作技術、早期文化交流、齊家文化流向和寺窪文化起源,以及甘青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向青銅時代文化過渡的一元多子文化現象提供了珍貴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