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山,也作底柱山。上古時代,因這座山堵塞了黃河的河道,河水不能暢通。夏禹治水時,鑿寬山兩側的河道,使河水分流而過,這座山就象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在黃河的急流之中,砥柱山由此得名。砥柱山在河南陝縣東北的三門峽黃河中間,有神門,鬼門,人門等三門。《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中有“以入砥柱之中流”句。元代詩人丁鶴年《自詠詩》中有“長淮橫潰禍非輕,坐見中流砥柱傾”句。
黃河水在三門峽一帶最急最險,三門峽的河底橫著一道高高低低的岩石,日而形成三股急流,俗稱北邊一股為“人門”,中為“神門”,南為“鬼門”,而以“鬼門”尤險。三門峽名稱就由此產生。從前船隻經過三門峽時,觸礁遇難的事故常有發生。
從三門峽洶湧東下的黃河急流,以萬馬奔騰之勢,直對砥柱山衝去,而這根高大的“石柱”卻迎著險惡水勢,巍然屹立,毫不動搖。因此,常用“中流砥柱”來比喻在艱難險惡動盪的環境中起巨大支持作用的力量和人物。
中流砥柱 成語解釋
zhōng liú dǐ zhù
砥柱中流
擎天柱石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山又名指柱山,傳說此山天天再長,後被仙人指住不再上長。故得名指柱山。它是蟒河境內最高的山峰,海拔1572.6米,是一座由太古界和元古界產生的變質岩和結晶岩所構成的山峰,四周萬仞絕壁,只有一條人工開鑿的小石階通往山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腳被茫茫林海覆蓋,山腰雲霧纏繞,山頂晴空萬里。中峰尤高,峰頂呈圓柱狀,大約有兩千平方米,上面建有祖師廟、菩薩殿、求子殿、武當道觀,每逢農曆二月二,是砥柱山的廟會,屆時,周圍四鄉八里的山民遠至河南的、陝西的,都要到山上布施求藥。登山砥柱山,南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東看太行巍峨入雲天,西眺中條山脈林蒼茫,北望太岳群峰無盡邊。清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之前,向南遠望,隱隱約約只見一條亮光閃閃的“銀蛇”蜿蜓曲折由西向東緩緩蠕動,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山頂觀日出的壯麗景觀令人神往,有時甚至可以一飽“海市蜃樓”的幻影,入夜,你放眼中原,會看到一片亮光,忽隱忽現,猶如繁星點點,這便是百里之遙的九朝古都——洛陽城。當你屏氣靜聽,仿佛還有天上宮闕的仙樂聲。
相關詞條
-
砥柱
萬里黃河,從源頭到入海,就以它那洶湧澎湃的氣勢而著稱。在黃河上,有數不盡的險灘和暗礁,五千年的黃河兒女在這兒繁衍生息,對母親河的生性和脾氣了如指掌。中流...
簡介 旅遊 -
砥柱山銘
《砥柱山銘》是唐代魏徵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
《驀然回首》[歐陽砥柱著]
《驀然回首》是由歐陽砥柱先生所著的文學作品集,本詩集共分為“月是故鄉明”,“麓山夢幾重”,“南灣風雨路”、“沱水桃李情”、“屬意黃湖柏”、“潛心陋巷燈”...
精品導讀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出版社簡介 -
砥柱[古代散文]
明代都穆的散文,選自《華泉集》卷十一,講述自己有父不能養,自救不能而回絕幫助的請求。
原文 注釋 譯文 -
砥柱[漢語詞語]
萬里黃河,從源頭到入海,就以它那洶湧澎湃的氣勢而著稱。在黃河上,有數不盡的險灘和暗礁,五千年來黃河兒女在這兒繁衍生息,對母親河的生性和脾氣了如指掌。中流...
漢語詞語 相關詞語 -
《驀然回首》[歐陽砥柱文學作品集]
《驀然回首》是由歐陽砥柱先生所著的文學作品集,本詩集共分為“月是故鄉明”,“麓山夢幾重”,“南灣風雨路”、“沱水桃李情”、“屬意黃湖柏”、“潛心陋巷燈”...
精品導讀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出版社簡介 -
驀然回首[歐陽砥柱文學集]
《驀然回首》是由歐陽砥柱先生所著的文學作品集,本詩集共分為“月是故鄉明”,“麓山夢幾重”,“南灣風雨路”、“沱水桃李情”、“屬意黃湖柏”、“潛心陋巷燈”...
精品導讀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出版社簡介 -
砥柱:愛民模範宋文博
版次:1 請功書。 緬懷。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媒體評論 目錄 -
焦山
焦山,系“鎮江三山”(另兩個是金山和北固山)名勝之一,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樸幽雅聞名於世。其碧波環抱,林木蓊鬱,綠草如茵,滿山蒼翠,宛然碧玉浮江,是萬里長...
介紹 其它 景點介紹 公交指南 預訂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