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地處泗縣城南15公里處,濕地正常水面約1萬多畝,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區內水質優良,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構畫出秀麗的碧水清波,周圍分布著明朝開國名將鄧愈故里、西楚霸王項羽駐兵地等歷史景觀,極具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基本信息

簡介

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國家級石龍湖濕地公園位於泗縣城南12公里,104國道東側800米,地處泗縣大路口鄉和泗縣墩集鎮以及五河縣界溝三地的交界處,總面積達1695公頃,園內濕地面積為1100公頃,占總面積的65%。它上承石樑河、龍鬚溝,水源不斷。下接天崗湖,泄洪容易。由於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帶,所以這裡生物資源豐富,景觀優美,令人嚮往。

自然資源

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當我們一進入這片濕地,空氣都仿佛更加清新,天空蔚藍,蘆葦青青,一望無際的綠草令人心曠神怡,一種真正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植物園,植物園裡種植香樟、廣玉蘭、棕櫚、桂花、櫻花、海棠、紅楓等30多種名貴樹種3萬餘株。各種樹木規劃有序,縱橫成行,像訓練有素的士兵,擺著方陣迎接四面八方的遊客,讓人看著舒服。
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的鹼蓬、蘆葦、白茅、刺杉、檉柳等野生植物茂密,夏日花紅柳綠,秋末草肥牧豐,置身其間,仿佛徜徉在植物的海洋。難怪有人感嘆:即使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也不過如此吧。小天鵝、鳶、普通鵟、白尾鷂、紅隼、灰鶴、白枕鶴長耳鴞、短耳鴞、白鷺及野雞、野兔、獐、隼等成群動物進進出出,更是悠然自得。如今,這裡已逐漸成為各種動植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繁殖地和棲息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這裡也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除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外,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還是維繫新汴河與天井湖的聯繫通道,公園內溝河眾多,交織成網。
“喔——”,隨著喊聲,一隻白鷺聞聲從一片蘆葦叢中一飛沖天,在空中振翅了幾下,隨後向北滑翔,悄無聲息地落在了另一片蘆葦叢中,然後將頭側伸向了翅膀下面。隨著喊聲而起的還有幾隻喜鵲,它們在空中沒飛多久,就停留在湖邊一顆樹的枝頭,兀自鳴叫著,旁若無人。
漫步在一望無際的茵茵綠草間,牛羊在其間若隱若現,鷺鷥或在草地上徘徊,或在牛背上駐足,或在天空中飛翔,它們是這片濕地真正的主人。

泗縣石龍湖濕地保護區簡介

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龍湖濕地保護區在104國道東側1公里處,周邊有顧莊、盧劉、鄧灣、孟莊、下楊、趙王和五河縣的界溝等行政村,分布在石樑河、龍鬚溝的兩岸,地勢低洼,面積30多平方公里,人口1萬多人。石龍湖濕地的正常水面約1萬畝,汛期水面達3萬畝,湖泊最深處約10米,水質優良,是目前保存完好的典型濕地生態系統。
石龍湖濕地生態旅遊項目包括兩個部分:濕地保護區和生態文化旅遊,擬利用10-15年的時間,把石龍湖濕地生態旅遊項目打造成為AAAA級皖北生態旅遊勝地。
近期規劃:濕地保護區景區主要建設5000畝荷花(睡蓮)觀賞園、1000畝野生魚類觀賞池、3000畝蘆葦盪百鳥園、休閒垂釣中心、三星級度假村、環湖道路以及綠化等;生態文化旅遊包括鄧愈故里恢復(鄧愈紀念館)、霸王城遺址保護與修復以及彭雪楓紀念館等。
項目建成後,蓮藕、魚類等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度假村、休閒垂釣中心、鄧愈故里等周邊旅遊可以獲得可觀的服務性收入,經濟效益可觀。同時,項目建成後,石龍湖濕地將得到進一步地保護,湖區生物種類和數量得到增加,人與區內生物、區內生物之間更加和諧;泗縣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泗縣的形象進一步改善。
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朋友們,一起走進石龍湖吧,走進這不為人知的美麗濕地,去享受這片濕地帶給我們的清新的空氣,潺潺的流水還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輕鬆、愜意和淡淡的寧靜。

傳說:

原來湖中間有一處酷似龍頭的物體,常年水流不斷,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在此建土窯時,破壞了龍脈,導致龍眼滴水成湖。接著他又給我們介紹了石龍湖附近的人文景觀。園北鄧公村,是明代開國元勛鄧愈的故里,其父衛國公鄧興順之墓,至今仍保存完好。園東霸王城是楚漢相爭時霸王相羽屯兵處,遺蹟保存較為完整。

濕地;

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地球之腎人類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走進石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 地球之腎
人稱沼澤,是由土地和水匯接而成的。有的濕地常年被水覆蓋和浸泡,有的一年中有數星期或數月部分或全部乾涸。濕地一般都生長著蘆葦、香蒲、燈心草和紅花槭等植物,它既不完全是土地,也不完全是水,這是濕地特有的雙重屬性。濕地公約定義的低潮時水深應淺於6米。同森林和海洋一樣,濕地被認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稱為“地球之腎”。
中國是亞洲濕地類型最齊全、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濕地總面積6600萬公頃,占全球濕地總面積的1/10,位居世界第四位。濕地公約於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薩爾簽訂,故該公約又稱拉姆薩爾公約。1992年中國加入“世界濕地公約”。濕地保護呈現了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最重要的是,濕地能夠過濾大地有害物質,養蓄有益物質,供給河流以源泉,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濕地複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為各種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是鳥兒們的“天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