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和渣另外一種做法是用擂缽研而成。擂缽為一個形狀大小皆若斗笠的內面刻滿斜條紋路的陶缽,與之配套的是擂棒,即一根用花椒木或其它有香氣的木料製作的圓棒。擂棒長約兩尺,兩頭皆圓,且下大上小,中間略細,便於雙手把握。當黃豆水浸泡好,即置入擂缽,以手擂動擂棒,將黃豆磨研而成,一次只能擂研一兩斤左右,俗稱擂缽和渣。雖說擂缽和渣較磨推費工一些,但由於擂動時有少量香木原料混入和渣中,較磨推和渣更多一味,亦可謂是“工夫不負有心人”。無論是磨推還是缽擂,兩種和渣的吃法基本相同,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在鍋里用文火煮,因為和渣濃汁不透氣,放在鍋里一煮就開,石門有民諺稱之“和渣假滾,新姑娘假哭”。因此每假滾一次,就要用冷水點一下,直到真正煮熟,再加佐料,用土缽盛起來。這時的和渣白嫩白嫩,可吃可喝,比喝豆漿還勝一味。另一種是用土缽盛和渣,多加佐料,用爐灶文火燉吃,和渣燉得泡泡滾,越燉越香。和渣製作簡單,營養價值高,石門農家習慣於獨自一兩人或三五個圍桌而坐,就著和渣喝著自釀的包穀酒,不失為一種樂趣,再加上“冷烤蔸兒火,閒喝葉子煙”的閒適,將山里人平淡人生品咂得有滋有味,將石門豆食品文化演繹得酣暢淋漓。三是將和渣煮熟後放上三五天,讓其發酸而食,俗稱稱“酸和渣”。其酸恰到好處,讓人如有飲醋一般的感覺,解渴消暑亦解饞。寒冬,可在酸和渣上放上辣椒、豬油、鹽、大蒜等調料,架在柴火上猛煮,煮到一定程度,邊煮邊吃,其味別具一格,較之麻辣豆腐、臭豆腐等,則是另一番風味。
和渣在石門地區大行其道,且普遍受人歡迎,究原因有三:一是由於和渣基本保持著黃豆的原汁原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加之伴以青菜,亦增添了纖維質與維生素,營養多種多樣;二是和渣的味道特別,清淡而帶乳香,食之不厭,且油脂少,易消化;三是過去山裡人以苞谷為主食,其飯比較粗糙,如以和渣作菜,拌著湯湯水水連吃帶喝,則口感極好,胃口大開。在炎夏,喝一碗和渣,既解渴又消暑,易入口。正因為製作和渣很容易,營養價值高,味道也美,所以山里人對它情有獨鍾。他們在農忙間隙“推”一鍋和渣,于山地勞作半天后回家,將和渣一熱,就能及時解飢解饞。一鍋和渣,可供一家子對付好幾天,成為名符其實的“農家樂”。
如今,有了商業頭腦的鄉下人常常在縣城的菜市場上擺上一台袖珍石磨,推出一小桶一小桶連汁帶漿的生和渣,搭上一把把青菜、白菜賣給城裡人,生意倒也十分紅火;城鎮餐館則用燉得泡泡滾的一鍋鍋和渣招徠顧客,賓館酒家亦拿它當作石門特色菜來款待外地賓客,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