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啟運
簡介
.陝西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原名石啟運,1910年10月23日出生於陝西隴縣一個貧 苦教師家庭。
履歷與事跡
1935年12月參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 年團,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山西省榮和縣人民游擊隊領 導成員,延安交際處科長,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續範亭同志秘書。抗日 戰爭勝利後,歷任遼西工委宣傳部長,冀察熱遼十八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熱東、熱中土改工作團副團長,冀察熱遼聯合大學行政學院院長, 南下工作團三分團秘書長。建國後,歷任華東軍政大學江西分校黨委 常委、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組織部幹部處副處長,陝西省勞 動局局長,省計畫委員會主任,中共陝西省委代秘書長,漢中褒河水 電站副總指揮,中共漢中地委副書記,省委辦公室主任、辦公廳領導 小組組長,省計畫委員會主任。1979年12月,在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 上當選為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3年3月離職休養。2002年1月 享受正省級醫療待遇。是陝西省第三、第四、第五屆黨代表大會代表, 第三、第四、第五屆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7年4月17日在西安 逝世,享年97歲。
南開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1949年生,天津人。1982年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獲文學碩士,1990年在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1993年任南開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北京語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學會理事,漢語方言學會理事,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曾經應邀出訪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國巴黎東亞研究中心和普羅旺斯大學、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和名古屋學院大學,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和台灣清華大學等著名學府交流講學或合作研究。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世界漢語教學中心列為中國當代語言學家。現在應聘日本名古屋學院大學為大學院客座教授。
學術研究及研究方向
現任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漢語和侗台語的語音分析。主持了四期全國高校語音學研習班,先後曾赴英、法等國及台灣、香港交流訪問講學。已出版著作8種,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主要論著有《語音學探微》、《語音叢稿》、《海外中國語言學研究》(主編)、《漢語研究在海外》(主編)。曾獲得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天津市一等獎。石鋒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中的語音學與方言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中的漢藏語言調查分析與比較研究,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專業中的實驗語音學方向和對外漢語教學方向。分別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講授過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實驗語音學、方言學、專業英語等課程,還講過留學生漢語精讀、口語、聽力課。曾帶領研究生到江蘇、雲南、廣東、廣西、貴州、湖南實地調查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曾組織並主持過四期全國高校語音學研習班,為我國培訓出一批語音學人才。
曾組織並主持過六屆現代語言學高級研討班,促進國內外語言學者的交流。已完成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和一項國家教委的研究課題,並與日本、澳大利亞以及香港的學者有共同研究的課題。石鋒致力於推進和拓展中國語言學的研究,從事漢語方言和漢藏系語言的調查分析和語音實驗。分別為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進修教師講授過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實驗語音學、語音研究、方言學等課程。曾應邀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師大、廣西師大、湖南師大的研究生和教師講學、指導學位論文或主持碩士論文答辯會。主持過四期全國高校語音學研習班,為我國培訓出一批語音學人才。組織過五屆現代語言學高級研討班,促進國內外語言學者的交流和進步。已完成兩項國家級研究課題和一項國家教委的研究課題。在國內外發表研究論文60餘篇。所編著的書籍有《語音學探微》、《語音叢稿》(合著)、《海外中國語言學研究》、《漢語研究在海外》、《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合編)等。
在研究方法上,石鋒提倡多學科多角度的結合,如:既採用傳統語言學的田野調查方法,也可以使用現代的儀器進行語音的實驗分析。從現代共時的語音表現來推求歷史上的發展演變,以大量的語言資料為基礎進行理論的探索。在研究對象上,石鋒不僅考察漢語方言和民族語言,還注意外國學生在學習漢語中的語言學問題。他的研究領域較寬,學術視野開闊,發表的成果較多,受到國內外語言學界的重視。
石鋒可以招收的博士研究生的專業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中的語音學與方言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中的漢藏語言調查分析與比較研究;招收碩士研究生除以上的專業方向之外,還有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專業中的實驗語音學方向。
3書法家
原名石新明,1968年生,雲南雲縣人。1991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政教系。
1995年獲“中和杯”書法大賽銅獎。
2002年2月榮獲 “回歸杯”書法金獎。2002年12月獲中國“華夏杯”書畫大賽銅獎;
2002年2月,作品入選國家級書畫作品展“2000年中國書法美術赴澳展”。
十佳隊員
男,1992年出生,峨山中學初一(2)班副班長,校少先隊大隊長,第九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
身為大隊長的石鋒,積極組織少先隊員以科技和文明為內容開展一些少先隊活動。他帶領少先隊員發出"五自"倡議。即:自己的早餐自己做,自己的作業自己做,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和同學的關係自己處理。他還組織農業技術小組,收集一些科技信息,製成小報,讓學生帶回家,向家長宣傳最新農業科技成果。他還針對農村部分村民相信迷信和富餘閒散人員喜愛賭博的這一惡習,組織幾個同學自編一些文藝節目,在村民中演出,使村民從這些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受到科普教育,遠離賭博。
進入國中,他擔當"衛生督察小組"組長和"治安督察小組"校風委員,每天早上基本上都是第一個到校,帶領小組成員站在校門口檢查入校學生的隊風、隊紀情況,每逢周一、三、五早讀,還召集衛生督察小組成員對全校的班級和責任區進行衛生檢查。在他的帶動下,峨山中學的學生掀起了"從我做起,淨化校園"的熱潮。
2001年4月25日,石鋒的家鄉千軍村正遭受著一場連綿不斷的暴雨襲擊,暴雨引發了山洪,將山村變成了汪洋一片,渾濁的山洪早已把學校附近的山路淹沒。石鋒等學生只得結伴淌水前進,可誰也沒想到膽小的一年級女生吳美在慌亂中一不小心竟滑入滾滾的溪流中。溪水雖不深但衝力巨大,吳美同學在水中捲來捲去,時起時伏,危在旦夕。石鋒環顧四周想辦法化解,當他看到路邊有從山上搬運下的一堆毛竹時,立即抱起一根毛竹迅速沖向溪水下游,搶在吳美前頭,把毛竹橫放在溪上樹杈上,自己摟著毛竹穩住身子移到溪中央,一把抓住順流而下的吳美衣襟,猛地將其頭部提起,讓其趴在毛竹上透氣。雖然山洪夾雜著許多石塊和荊藤像刀一樣刮擦著石鋒的肌膚,但他咬緊牙關,用身體緊緊護著吳美等待大人來救援。人們對石鋒這隻"旱鴨子"竟然能想到這么奇妙、有效的救人辦法深感吃驚,對他以頑強毅志堅持了最寶貴的10多分鐘深感敬佩。
2004年9月,石鋒榮獲第九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光榮稱號。面對成績和榮譽,小石鋒沒有陶醉,他說:我是農民的孩子,我要像家鄉的雄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開拓向前,努力進取,為了自己的理想展翅高飛。
著名書法家
石鋒,男,壯族,1961年9月生,大學本科學歷。現為河池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編輯出版委員會委員,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西書畫院特聘書法家,河池市文聯副主席。 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書法作品展並獲獎,計有:
1991年入選第一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覽,
1993年入選第二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覽,
1996年入選第六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
1996年入選第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
1998年獲第八屆全國"群星獎"書法美術攝影展覽優秀獎,
1998年入選"蘭亭獎"全國書法作品展覽,
1999年入選首屆全國扇面書法藝術大展,
2000年入選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
2001年獲廣西文藝創作政府獎"銅鼓獎"。
2001年篆書漢詩入選首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
2002年行草宋詞條幅入選首屆蘭亭獎全國書法作品展,
2007年楷書條幅獲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三等獎,
2008年7月入選全國千人千作書法作品大展。
此外,還三次獲得廣西書法篆刻展覽一等獎,一次獲得全國新聞界書畫大展一等獎。2002年榮獲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2006年7月獲廣西人事廳、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記二等功獎勵。
補充資料一:
2007年10月19日,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覽作品評選在廣東省中山市揭曉,共有35件作品獲獎,河池籍書法名家石鋒一件楷書作品榮獲三等獎,這是廣西書法作品自全國書法篆刻大展舉辦26年來首次獲獎。
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簡稱“國展”),是中國書法界最高級別的綜合性展覽,被譽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此前已成功舉辦了八屆,在文藝界具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據介紹,本屆國展共收到作者投稿58000多件,為歷屆最多的一次,競爭異常激烈。石鋒的一幅楷書作品以清新的風格、飛揚的神采、雄毅的筋骨,獲得評審的青睞,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三等獎。
石鋒現任河池日報社社長、總編輯,1994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1999年當選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其書法作品入選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蘭亭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等具有全國影響的國家級書法大展達十多次,2001年獲廣西文藝創作政府獎“銅鼓獎”,2002年榮獲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2006年獲廣西區人事廳和區文聯記二等功。
補充資料二:
為廣西破“零”喝彩
——記獲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獲獎作者石鋒
■ 韋克義
在剛落幕的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上,我區書法家石鋒的一件楷書作品榮獲三等獎,實現了廣西書法作品在“國展”評獎中的零突破。
據了解,本屆“國展”在徵稿數量上創歷史新高,共收到來稿55274件,競爭異常激烈。評審委員會由55名專家組成,分設楷書、行草書、隸書、篆書、篆刻和國展論壇六個評審組。共評出35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從來稿的數量、作品的質量看,本屆國展反映了當代書法創作的基本面貌。 廣西書協對九屆“國展”高度重視。今年7月底新一屆書協班子選出不久,就於8月17日至21日,組織廣西書協與柳州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九屆國展衝刺班”,特邀權威專家為70多名學員講課並點評作品。石鋒等書協領導及一批實力書法家更是帶頭備戰,潛心創作,在廣西書法界掀起了濃厚的迎“國展”氣氛。
廣西投送作品共有963件,數量在各省市中位居20位。儘管作品數量少,但拿下了1個三等獎,另外還有2人獲提名獎,4人入選展覽,可謂成果豐碩。
對廣西的文化藝術界而言,這個獎的意義也非同尋常。廣西書法的民眾基礎雖廣泛,但卻相對薄弱,會寫字的人多,練書法的人少。多年來廣西雖有不少作品在書展中入選、獲獎,甚至一度出現多名年輕書法家占據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近半獲獎份額,引發熱議的“廣西現象”,但在國展上,之前尚未有突出的成績,與文學、音樂、美術等文化門類取得的成果相比,仍處於滯後狀態。石鋒這次獲獎,對整體提升廣西的文化藝術檔次,貢獻也不小。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石鋒第一次投稿併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書壇新人展開始,便一發不可收,在全國展、中青展、新人展、蘭亭獎、群星獎、扇面展等具有全國影響的國家級書法大展入展獲獎達十多次,成為廣西書壇上的領軍人物,由此獲得廣西文藝創作政府獎“銅鼓獎”,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廣西人事廳、文學藝術聯合會記二等功獎勵。此次國展獲獎,絕非偶然,是他潛心書藝、水到渠成的又一次高品質回報。
縱觀他十多年來的創作成果,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善於學習古人,注重在繼承中創新,是石鋒一直堅持的路子。他初學書法時,從唐楷起步,入門後主攻行草,以米芾、二王為根基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近十年,他又廣泛涉獵楷、篆、隸書和篆刻,不斷擴大書藝研究範圍,堅持臨池,不斷從傳統中吸收養分,創新技法,創作水平持續上升。在為第九屆國展創作時,他確立了“不照搬古人,亦不重複今人”的指導思想,以褚遂良的風格為主調,弱化其用筆的一些明顯特徵,加入一些歐陽詢、張即之的筆法。他在創作手記中透露了作品格調氣質的形成及創新技巧:“……作品中透露出的韭花貼氣息,是過去的臨帖積累在書寫中的不經意流露。通篇因字數較多,有意把字形大小錯落處理得反差大一些。墨色則不去追求濃淡乾濕層次,而希望通過用筆輕重的變化,營造縱深的空間。而在結字的細節上,對空間的疏密及長扁方圓的造型,要求儘可能做到既有變化,又不要過於誇張。”事實證明,他的創作路子得到評審專家的認可。
石鋒學書,尤重讀書。他出差每到一個地方,空閒時間最愛逛書店,回家的行李,多是沉甸甸的圖書。他讀書,文學藝術、歷史哲學……興趣廣泛,面寬量大。他認為,讀書可以明事理、開眼界、長知識,生成對事物的敏銳反應;可以變化作者的氣質,化去媚俗之氣。氣質好壞,是學習書法的第一要事。作者氣質高雅,自然胸懷寬闊,品德高尚,不為名利所動,有理想,有見解,下筆便有韻味,有神采,有書卷氣。但具體到書法學習,他卻不是簡單地盲從他人的學者化提法,而是注意分析博學與專學的關係,注意研究前人成才的路徑與經驗。對傳統的學習,石鋒主張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態度,進行大量臨習、系統研究。讀帖臨帖,他不僅注重理性分析,還強調主觀感受。在臨習中,他對歷代名作進行技法性的歸納、對比、分析,以“專家化”模式的練習,實現技術層面的吸收。他將各家筆墨的優劣長短,多種字型字形的風格演化置於當時的政治、文化形態中進行綜合研究,加深對歷史經典的理解與把握。當這些要素運用到創作中,就能更好地做到收放隨心,不逾矩而見性情,為“創新”奠定堅實基礎。有關“專家化”學習方法的論述,石鋒專門著有《從書法發展基礎看當代書法家的轉型》一文進行論述。
對書法研究,他講究一個“透”字,不止於吸納別人論述,而是力求探索新發現,形成自己的觀點。譬如對篆書,很多人認為篆書除了一點裝飾性外,情趣不多,比較單調。他通過對陶文、金文、磚文、簡牘、帛書的研究,看到了其變化多姿的面貌,得出“篆書絕不缺少趣味,它缺少的是發現、是歸納和整理”結論。在別人因“定論”而選擇放棄之時,他卻在研究中發現真寶,搶先一步念起“芝麻開門”的咒語。紮實的研究功夫,讓石鋒在創作之路上看得更遠,走得更穩。
石鋒現任河池日報社社長、總編輯、黨組書記,1994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1999年起連任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原文刊載於 2007-12-27 廣西日報 ,作者為廣西書法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