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蟆鎮

石蟆鎮

石蟆鎮地處江津區西部邊陲、渝、川、黔三省(市)結合地,距江津市區75餘公里,距重慶市區105公里、合江縣城25餘公里、瀘州市區60餘公里。東臨江津的白沙鎮和塘河鎮,北接朱楊鎮,西南與四川合江的望龍鎮、永川區朱沱鎮和松溉鎮(sōng jì )隔江相望,南靠四川合江的白鹿鎮和榕山鎮,全鎮幅員208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00687人(2007年),其中城鎮人口14682多人。 石蟆鎮位於江津區西部,長江南岸,因老街下場口一塊形似蛤蟆的巨石而得名。距城區80千米。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轄石蟆口、稿子壩、羊石盤3個社區,轉龍、仙魚、關溪、望江、橋子、二溪、登雲、郭坪、六貢、楊柳、大同、感益、正林、和平、天旗、東溪16個行政村,15個居民小組、98個村民小組。(江)津合(江)、石(蟆)二(溪)、石(蟆)稿(子)、石(蟆)羊(石)、石(蟆)仙(魚)公路於此交會。

古蹟

古蹟有明末清初建築“清源宮”。

代碼y

500116105:~001石蟆口社區 ~002稿子壩社區 ~003羊石盤社區 ~200轉龍村 ~201仙魚村 ~202關溪村 ~203望江村 ~204橋子村 ~205二溪村 ~206登雲村 ~207郭坪村 ~208六貢村 ~209楊柳村 ~210大同村 ~211感益村 ~212正林村 ~213和平村 ~214天旗村 ~215東溪村

沿革

1950年為石蟆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5.1萬,轄石蟆、大田、九文、朝梁、中華、上彎、榮農、正林、王岩、黃溝、小橋、感益、青山、龍馬、望明、韓灘、江邊、望江、孔灣、椅山、丘灣、民興、橋子、石坪、福石、樓灣、後灣、角灣、石坡、三關、六貢、大山、沿河、盧坪34個行政村和石蟆口、二溪2個居委會。
附:羊石鎮位於江津市西部,西臨長江,距城區52.8千米。石(蟆)羊(石)公路過境。 [沿革]1950年前後為羊石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虎頭、和平、石盤、風嵐、中南、天坪、望旗、新橋、叢林、東溪、板長、三河、中壩13個行政村和羊石盤1個居委會。
附:稿子鎮位於江津市西部,距城區40千米。石(蟆)稿(子)公路過境。 [沿革]1950年為稿子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31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長腰、五龍、岱望、大灣、雲山、鯉魚、先進、郭坪、大壩、登雲、馬獅11個行政村和稿子壩1個居委會。
附:仙魚鄉位於江津市西部,長江南岸,距城區46.8千米。 [沿革]1950年為仙魚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32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崇德、雨山、梁坪、轉龍、關溪、雙山、丘 、三坪、中石、仙魚、鞍山、山埂12個行政村。

鄉鎮概述

交通情況

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公路縱橫交、自成網路。2014年,重慶三環高速(江津-永川段)已通車,有江津區最長的高速級別下道路--千米大道,實現15分鐘白沙;20分鐘合江;40分鐘江津、瀘州;1小時赤水;1.5小時重慶;30分鐘永川。村級公路總長480公里,村村社社通公路;長江黃金水道流經32公里,有長江碼頭7個。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現已形成古場、新區相協調顯得“三縱三橫”、“七路一街”的格局,占地1.2平方公里。被重慶市命名為“重慶市優秀綠化小城鎮”、和 重慶市衛生鎮” 。

經濟發展

現有各種規模的鄉鎮企業67家,峽溪酒廠是江津區第二大白酒生產廠家,峽溪牌純高粱白酒榮獲重慶市首屆酒類行業評比金獎。該鎮素有糧倉之稱。隨著近年來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形成了10000畝甘蔗、2000畝蠶桑、30000畝青果的農業結構新格局。石蟆是重慶市批准的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有建於元代現保存完好的老街1000餘米,有始建於明正德5年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源宮,有劉伯承元帥瀘縣起義後避難的柿子園程宅,有江津唯一的石窟佛像(長江入渝第一佛------望江大佛),還有望江古幕群、古挲陀國國王墓葬等,歷史遺存及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地理環境

地貌為平壩兼淺丘類型,海拔190米至420米之間,土壤屬棕紫泥亞區,PH值在4.5—6.5之間,土層較厚。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平均氣溫18℃,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340天,適宜多種植物的生長。全鎮轄22個村,兩個街道居委會,151個經濟合作社,總人口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093人,農村勞動力39046人,有耕地面積71746畝。

特產經濟

青果(學名橄欖),是我國華南地區特有的經濟樹種,果實富含果糖1.67—2.3克,澱粉5.6—12克,脂肪6.55克,蛋白質0.77—1.2克,果酸0.97—1.55克,單寧2.57克,芳香物以及人體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青果的用途極為廣泛,根、莖、葉、果、皮均可入藥,它具治風濕、腰痛、傷口喉、解酒毒、止泄瀉、清肺涼肝、健脾等功效,能治吐血、傷口癒合、疝氣、口唇乾裂、舒筋活血等多種疾病。青果可生食,也可榨油,青果油是制皂、洗髮香波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青果除鮮食外,初加工可加工五香橄欖、鹽漬橄欖、果汁、果脯、罐頭;深加工可製成藥、保健品。核殼可提取活性碳,青果核因其光滑堅硬,是工藝雕刻的良好材料。青果樹幹筆直,質地堅硬,紋理細緻美觀,防腐力強,是工業、民用建設和家具製作的珍貴木材。青果樹高直參天,樹齡長(可達250年),枝葉常綠繁茂,挺拔優美多姿,是理想的城鄉綠化、美化、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好樹種,也是樹型美觀的觀賞樹種。

青果是熱帶至南亞熱帶的樹種,僅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和四川(合江)的少部分地區,重慶僅石蟆有分布。青果不僅天然生長較少,人工栽種也不多,該鎮常年產量30多萬公斤,該鎮從1999年開始大量種植青果,現已達5萬多畝,預計從2003年開始投產,產量可達50萬公斤。今後逐年增加,到2005年種植面積可達10萬畝,產量可達150萬公斤,加工原材料充足。

青果產業化發展已被江津區確立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石蟆鎮被定為10萬畝青果發展的基地,這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青果基地,也是重慶市唯一的青果基地。開發青果產業化工程,這將為廣大投資者帶來大的商機。

位於石蟆鎮羊石的中壩島是一座四面環水的孤島,被稱作“長江入渝第一島”。長江在此被隔成兩道寬闊的水域,環島一周后再次匯合併繼續奔騰。

中壩島除本身具有的孤島景觀外,島上的鄉村景致也別具韻味,江風、草坪、菜地、樹林,宛如世外桃源。石蟆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甘蔗、龍眼和無公害蔬菜是中壩島的三大特產,每年都有大批旅遊愛好者到這裡採摘、觀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