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人物事跡
1958年3月29日凌晨一點多鐘,一輛轎車停在重慶朝天門碼頭,車裡走出一位高大魁梧、身穿淺色大衣的人。"啊!毛主席來了。"毛主席健步走上跳板,登上躉船,和前去迎接的同志親切握手,然後走進船艙。清晨6點多鐘,江峽客輪悄悄地離開了重慶港。石若儀回憶:“29日上午10點多鐘,一位領導把我和楊大福叫去,說是給毛主席介紹航道及沿江的情況。我抑制著高興而又有些緊張的心情來到三樓船尾。我看見毛主席拿著望遠鏡,正在視察江面。毛主席轉過身發現我們,就走了過來。領導同志指著楊大福向毛主席介紹說:'這是大引水。'指著我說:'這是駕駛員三副。'毛主席高興地說:'現在,我們有女航空員、女司機、還有女船員。'接著便和藹地問我:'你看過畫報上登的一位蘇聯女船長的故事嗎?有沒有遇到那么多困難?'我說:'看過,我的情況和她不完全一樣。當然,困難還是有的。'他微笑著說:'聽你的口音,是廣東人?'我說:'是的。'他又問:'多大了?'我說:'23歲。'
毛主席問:‘在船上工作幾年了?’我說:‘4年多了。'他轉過身問楊大福:'你呢?'楊大福回答說:'30多年了。'他又轉過來對我說:'要好好向他們學習,這些老工人是你的好師傅,水上經驗都很豐富,許多知識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毛主席還關切地問:'在船上有沒有人欺負你?'我說:'沒有。'主席笑了,又問:'你們拜師傅要不要磕頭?'我說:'不磕頭。'毛主席風趣地說:'起碼也得點點頭。'毛主席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我一點也不感到緊張了。"
船到涪陵,石若儀向毛主席匯報涪陵一帶航道的情況。毛主席在沙發上坐下來,親切地叫她坐到身旁。毛主席點燃一支煙,慢慢地吸著,問道:“學習駕駛困難嗎?”
石若儀說:“開始上船時,什麼也不懂,真感到害怕。”“現在呢?”“現在懂得了一些,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第二天,江峽客輪進入三峽。10點左右,石若儀到駕駛台給毛澤東介紹三峽情況。此時,毛澤東坐在駕駛台右側,眺望江面,問船長:"在三峽建個大壩,既能供電,便利航運,又可防洪、灌溉,你們贊成嗎?"船長回答:"我們太贊成了。"過了一會兒,毛澤東又說:"我如果學駕駛,一定要學會走三峽。"客輪經過巫峽的神女峰和孔明碑時,毛澤東站到左邊窗前,俯身昂首,用望遠鏡仔細觀看"神女"和書寫著"重岩疊偉,名峰聲秀"的孔明碑。船到達冷水磯時,毛澤東說:"我們走完三峽了。"石若儀著急地說:"還沒有。"毛主席指著介紹材料幽默地說:"這裡已走完了。"在一旁的領導同志都笑了。
經過三天三夜的航行,江峽客輪安穩地到達武漢,船員們依依不捨地送毛澤東下船。這三天三夜讓石若儀終生難忘。
石若儀對毛澤東第二次、第三次乘坐江峽客輪仍記憶猶新。她說,那是1958年9月,毛主席從黃石上船到安慶。他計畫到達安慶以前到江中游泳。16日中午,天氣突變,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大江上茫茫一片。駕駛台的溫度計指著15攝氏度,毛澤東仍堅持到江中游泳。江上波濤滾滾,保衛人員搖著划子緊緊跟隨在他身邊。他躍身在波峰浪谷之中遊了50分鐘才回到船上。
毛主席第三次乘坐江峽客輪是1959年6月30日至7月1日由漢口到九江。陪同他的有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穎超等。毛主席從武漢軍用碼頭上船。船起航後,鄧穎超請工作人員帶石若儀到船尾見周總理、朱德、康克清,到前面右艙見劉少奇和王光美。當時毛澤東正忙於工作,大家就沒進去打擾。到達九江時已是深夜,毛澤東下船了。
石若儀沒有忘記劉少奇站在駕駛室里同她長談的情景。她還珍藏著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給她的親筆題詞:“乘風破浪,為社會主義建設力爭上遊!” 她也銘記著鄧穎超的關懷。那是周總理第一次乘坐江峽客輪後,回到北京興奮地告訴鄧穎超,長江有了女駕駛員,名字叫石若儀。半年後,鄧穎超乘坐江峽客輪。一上船,她就找到石若儀,拉著她去看望康克清、王光美等同志,並向她們介紹這個新中國的女船員。
石若儀第一次駕船迎送周恩來總理是1958年2月16日至3月5日。那次,周總理帶著一大批科學技術人員乘坐江峽客輪視察三峽,為三峽工程選壩址。整個航次正碰上大風雪。周總理白天冒著凜冽的寒風下船調查勘測,夜晚開會研究,工作極為繁忙,但他還經常到船員艙室里問寒問暖。有一次,周總理走進駕駛室,有人向他介紹三副石若儀,周恩來很高興,熱情地握著石若儀的手,親切地說:"女同志要有事業心,要晚婚,要好好學習,提高思想,提高技術。"從太紅江到萬緣橋,石若儀正在領航,周恩來輕輕地走了進來,站在她的左邊,笑咪咪地看著她領航。"當時,我心裡既緊張又幸福。緊張的是,周總理就在我們身邊,我要保證安全航行,不能有半點差錯;幸福的是,感到毛主席和周總理關懷著我們女船員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