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湖畔的娘娘廟

石臼湖西岸的當塗縣湖陽鄉小洛村頭有一座廟宇,看起來規模並不大,卻幽雅別致,布局得當,結構緊湊,且不覺擁擠。身臨其境,如在畫中,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歸,它就是遠近聞名的——“娘娘廟”。
多年來,小洛村的村民將“娘娘廟”視為一種榮耀,倍加呵護,並於近年集資重新修建,砌墳立碑,使其成為一處頗具歷史文化氣息的景點。
說起“娘娘廟”,不能不說它的由來。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了小洛村頭一戶人家的門前。乾隆皇帝推開門走了進來,只見家中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躺在床上,她的孫女兒正在給老奶奶餵水。她們見是一位又飢又渴的行路人,就將鍋里唯一的一點剩粥給他吃了。當乾隆皇帝接過姑娘遞來的水杯,抬眼一看驚呆了,真是雞窩裡出鳳凰,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傾城傾國的絕色佳人。
游罷江南,乾隆皇帝回到京城,他升殿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去湖陽小洛村迎接貴妃娘娘。皇家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威風極了。訊息傳到姑娘家裡,姑娘呆了,不知犯了什麼罪,居然有這么多人來抓她。可老奶奶已經故去,她和誰商議呢?沒主意的她在驚嚇之下,打開後門投了水。乾隆皇帝得知後非常難過,就傳諭地方官在姑娘家房基地上造了一座頗有規模的“娘娘廟”。
這一傳說,的確為“娘娘廟“增添了不少戲劇色彩。當你走近它,定會被“娘娘廟”的景致所吸引。它坐落於荷塘與田野的懷抱之中,鵝鴨戲水,魚兒歡跳,蘆葉飄碧,給“娘娘廟”罩上一層天然神韻。再看“娘娘廟”的建築,古風猶存,簡潔淡雅,門額上“娘娘廟”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赫然入目。紅漆大門朝南敞開,門樓前的兩側石柱上分別雕刻著兩條騰飛的巨龍,象徵著金龍盤玉柱。一對威武的小石獅分立兩側,仿佛專注地履行它看守門戶的神聖職責。門廳檐牙高懸,掛著華麗的宮燈,樑柱彩繪,飛檐斗拱,花窗朱戶,琉璃瓦屋頂鮮明耀眼。光看外表,就得知廟宇的等級顯赫高貴,很有皇家氣派。
走進“娘娘廟”,殿內正中供奉的就是被人們尊為娘娘的塑像,身穿錦緞大紅袍,端莊慈祥。兩邊站著丫環於托茶盤和果盤,姿態各異,相棚如生。娘娘的一雙清秀而善良的眼睛朝下望著,面部好像很平靜,其實她的嘴角正透露出一絲笑意。西方人一提到“蒙娜麗莎”,就會想起那種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但在我看來,這娘娘塑像的臉上,也帶著這種神彩,體現出東方的古典羌。在塑像前下方,擺著水果貢品,兩個花瓶和幾束鮮花。還點著一炷香,煙慢騰騰地升上去,又漫不經心地擴散開去,使光線柔和的殿內瀰漫著淡淡的幽香。這時塑像的臉仿佛蒙了一層輕紗,地的微笑更加遵人。我覺得她快要走下來了。
參現妁人站在娘娘塑像前,一邊肅穆仰望,一邊回味著傳說中的故事,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游完“娘娘廟”,再觀”娘娘墳”。它離“娘娘廟”只有百米,位於“娘娘廟”的西側,墓園依村傍水,面對著綠鬱郁的田野,一望無際,環境優雅。墓墳青石壘圈,墓前嵌碑,一灣池水環繞相抱,荷光水色,靜溢幽然。盛夏季節滿池荷花亭亭玉立,爭奇鬥豔,荷葉田田,碧草青青,風景如畫。
不遠處便是廣闊的田野,綠茵茵的草地上星星點點,點綴著些野花,淺黃的、淺紅的、白的,五彩斑斕,四處洋溢著花草的芳香。草叢裡蟋蚌的低鳴,樹上鳥兒的吟唱,水塘邊陣陣蛙鼓,廟前墳邊人來客往的談笑,交織成一支十分動聽的樂曲,這美妙的境界,把個娘娘廟墳烘托得古樸柔媚。
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回望“娘娘廟”在蒼莽起伏的稻田的圍擁下,顯示出它特有的幽清、超凡。這時,一種莊嚴肅穆的情感在心中翻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