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壩組

lufen lufen lufen

命名

1981年張興永等命名。命名剖面位於雲南祿豐縣石灰壩村北廟山坡。

沿革

創名的石灰壩組,原為1979年祁國琴記述的祿豐石灰壩古猿地點的堆積,指分布於祿豐盆地邊緣的一套含古猿Ramapithecus lufengensis(後訂正為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和其他哺乳動物化石的夾褐煤碎屑岩。層位介於上覆第四系坡積砂、礫石層和下伏前震旦紀昆陽群之間,時代定為上新世早期。1986年陳萬勇將石灰壩組分為四段,頂界限制在含褐煤層之上的黑灰色炭質粘土,同時把其上的黃色細砂層和粘土(即1985年祁國琴描述的D剖面的第1層)另建廟山坡組。1982年弗林(L. Flynn)和祁國琴根據對竹鼠類化石的研究,認為該組所含哺乳動物化石的時代約為8Ma,屬晚中新世。1984年李傳夔等將石灰壩組的時代定為中新世最晚期,認為與印度次大陸西瓦立克系的上納格瑞(Nagri)—道克派珊(Dhok Pathan)層相當。1985年,韓德芬、祁國琴和邱鑄鼎等分別根據對所含哺乳動物化石的初步研究,都認為化石層(即D剖面2~6層)的時代屬晚中新世保德期,相當於歐洲陸相哺乳動物時代的Turolian期。1990年邱占祥、邱鑄鼎則進一步認為與Turolian早期或MN11相當。

特徵

該組可分三段:第一段為灰色砂、礫岩夾薄層或透鏡體狀粘土;第二段為紅色、灰色粘土,下部含較多的角礫;第三段為黑灰色、灰白色粘土與褐煤互層。底部以灰色礫岩的出現與下伏昆陽群易門組頂部灰綠色、灰黃色千枚岩、板岩及深灰色結晶灰岩、白雲岩作為分界標誌,頂部則以廟山坡組黃色細砂層的出現相區分。上下均為不整合接觸。在石灰壩D剖面含豐富的化石,有植物、孢粉、腹足類、雙殼類、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哺乳動物化石包括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Accopithecus robustus、Anourosorex oblongus、 Brachyrhizomys nagrii、 Progonomys yunnanensis、 Hipparion sp.、 Chilotherium sp. 和Lophochoerus lufengensis 在內的百餘種。厚29m。該組主要為河流—湖泊沼澤相沉積;有人認為底部可能代表初期水盆地邊緣山麓地帶形成的沖積和洪積沉積。該組的岩性不甚穩定,厚度變化大:在祿豐盆地和中村盆地僅出露於該盆地的邊緣;台子村出露該組第二段的沉積(5m);土官村出露相當於本組的第三段(2.5m);楊家花園出露的厚度較大(大於100m),主要為第一段的砂、礫岩,粘土和褐煤層較薄;中村以第三段為主(大於10m)。

備註

在華南新第三系中,該組所含哺乳動物化石最豐富、種類最多,尤其是它含有著名的祿豐古猿和多種靈長類動物化石。因此,它是研究新第三紀哺乳動物,特別是古靈長類的一個重要層位。另外,在雲南其他一些含褐煤的小盆地中,同樣發現了相似的哺乳動物化石,這些沉積物與石灰壩組的關係,有待進一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