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元朝僧人嚴約庵為首籌建之橫跨富水河床石橋一座,河畔、卵石成灘故名“石灘”。
南北朝至唐,故縣曾為廣豐、豐城縣治所在地。
1949年為石灘、故縣等8鄉,屬第三區。
1958年合設石灘公社,
1984年改鄉,
1995年設鎮。
1997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石灘居委會及石灘、港塘、故縣、巷裡、徐洲、陳家、蛟塘、鳥崗、里城、巷口、南湖、大屋、湖山、塘東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灘街。
行政區劃
石灘鎮轄石灘居委會,石灘、巷口、南湖、湖山、烏崗、裴家、徐洲、陳家、蛟塘、里城、巷裡、故縣、大屋、港塘、塘東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華僑大道83號,距市區9千米。
人口民族
總人口3萬人(2013年),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距城區僅9公里,距省會南昌市70公里,東臨張巷鎮、西連劍南街道、南接橋東鎮、北靠小港鎮,京九鐵路、豐城、樂安公路,豐城、撫州公路在此交叉,秀豐、槎三條河道由此匯入贛江。
地形地貌
地處平原地區,境內土地肥沃,河港湖塘眾多。
氣候
石灘鎮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期長。全年平均氣溫為15.3-17.7攝氏度,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的日數年平均為27.9天,日最低氣溫少於或等於0度的日數年平均為23.4天。全年日照時數1935.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552.1毫米,4-6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54天,年平均空氣相對濕度81%,無霜期274天。
經濟建設
第一產業
石灘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主要農產品有稻穀、大豆、玉米、紅薯、西瓜、油菜籽、花生和蔬菜,是全市主要產糧區、商品魚、瘦豬肉生產基地及華英鴨養殖基地,又是牛皮加工主要產地。每年有4千噸大米0.5萬張牛皮、2萬噸水產品、1萬頭瘦肉豬銷往全國各地。該鎮山水資源非常豐富,有秀水、豐水、槎水、窯水、蘆水五水交匯,河港湖泊互相交錯,湖塘水庫星羅棋布。境內有果樹、藥材、竹木、禽類等動植物資源,有豐富的地上水和地下水資源。
第二產業
石灘鎮華僑眾多,遍布廣泛,鎮成立了石灘鎮華僑分會,加強對華僑的聯繫和接待工作。定期召開聯誼會,激發華僑“愛國愛鄉”的熱情。2006年,省僑聯在石灘集鎮舉行了大型的“送法進僑鄉”活動。為了營造親商、幫商、安商、護商的濃厚氛圍,於2005年創建了石灘華僑創業園(離集鎮僅1公里),創業園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石灘鎮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繼續堅持大開放戰略,用更優惠的政策,用更好的投資環境,用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預計可安排20個項目入園。到2016年止,已有華僑、僑屬等投資的磚廠、木材加工廠、大米加工廠、食品廠、家俱廠入園,很多意向性項目正在洽談中,創業園將成為石灘鎮經濟發展的平台。2017年企業爭相入駐華僑創業園,先後引進陝汽重卡、家俱廠、花卉苗木基地和神州米廠等5家企業,總投資1.2億元,解決600多人就業。
第三產業
集鎮石灘街是周邊橋東、張巷、劍南諸鄉鎮(街道)重要的邊界貿易中心,每當圩日,趕圩經商者近萬人,商品流通活躍,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石灘集鎮以老圩場為軸心的三街(南街、西街、后街)、四區(商業區、工業區、文化娛樂區、居民區)、五市(小商品市場、大米市場、仔豬市場、竹木市場、農副產品市場)。
社會事業
綜述
贛中輸電樞紐22萬千伏變電站建在離集鎮1.5公里處,電力供應十分充沛。教育、文化、衛生、通信等社會事業已得到很大發展。
交通運輸
石灘鎮該鎮交通便利,京九鐵路、豐撫路、老豐樂公路穿境而過,2002年又開通了豐城至石灘集鎮2路公車,境內交通網路健全,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