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封面](/img/5/39c/nBnauM3XyUTNzcjM2ADNzQDN0MTMyQTOyITMwADMwAjMxAzLwQ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書名。清王慶雲著。六卷。分條記載清代財政、兵額、吏治、漕運、錢幣、礦政、關稅等項。作者通曉時事,尤留心財政。鹹豐初年曾任戶部侍郎等職。本書所記清初到道光年間的財政經濟情況,簡明扼要,頗有參考價值。書原名熙朝紀政,後改此名,以石渠為朝廷代稱。
作者小傳
王慶雲(1798~1862年),字家鐶、賢關,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道光九年(1829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廣西鄉試正考官。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貴州學政。道光二十六年,充文淵閣校理。翌年,升翰林院侍講學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通政使司副使。鹹豐元年(1851年)五月,升任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鹹豐三年(1853年),任陝西巡撫,改山西巡撫,任內增設義學,抓節支,改革鹽政,改善士兵生活,修築堡壘,加強團練,頗有治績。鹹豐七年(1857年)六月,任四川總督。鹹豐九年(1859年)四月,調任兩廣總督,因病辭;十一月,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又以“病體未痊”辭。不久,改授工部尚書,又調任兩廣總督。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病逝汾州,謚“文勤”,入祀山西名宦祠。同治八年(1869年),歸葬福州西門芋坑山。著有《熙朝紀政》、《石渠余記》、《王文勤奏稿》、《石延壽館文集》、《荊花館遺詩》、《西清王氏族譜》等刊行。
內容介紹
依據內容推斷,《石渠余紀》一書, 當是王慶雲於鹹豐年間所撰。全書六卷, 分別對賑貸、蠲免、徭役、科舉、吏治考核、地丁、耗羨、漕糧、漕運、屯田、勸墾、官倉、社倉、義倉、圈地、鑄錢、礦政、鹽法、引課、稅政、市舶、畿輔營田水利等等,均有所論列。
全書採用“紀節儉”, “紀XX”形式, 分門別類, 分章述論, 內容一般都追述到清初建國, 下限於鹹豐年間, 有的還考評到明代或明代以前。這樣, 凡讀是書的人, 對各個問題均能有一個較清晰的、明確的縱的了解, 對其得失利弊, 作者在行文中,有傾向性的表述,間或有畫龍點睛的評斷,使人一目了然。
全書除用少量篇幅去探索科舉、吏治等以外,均有歷代沿革的考證, 例舉史實簡明,數據精當,而且重點突出。例如鹽務,就有《紀鹽法》、《紀引課》、《直省鹽課表》、《紀鹽禁》、《紀河東鹽法篇上》、《紀鹽禁》、《紀河東鹽法篇》等等。
目錄
第 1 冊
卷一
紀節儉
紀賑貸
紀免科
紀蠲免
紀災蠲
紀免徭役
紀河夫河兵
紀科舉篇目
紀科舉加恩
紀滿洲科舉
紀進士授官中額
紀殿試 朝考
紀舉人授官附紀貢監
紀制科特舉
紀武舉
紀薦舉
第 2 冊
卷二
紀蔭子
紀科道互見行取 附紀起廢起病
紀行取舊制
紀京察甄別京官附
紀吏治
紀守令附紀引 見召見守令
紀考試月官舊制月選官謂之月官
紀大計互見京察篇
京營表序
紀列朝各省兵數附諭
列朝直省兵額表
紀軍政
第 3 冊
卷三
紀裁十三衙門
紀立內務府附錄 國初 聖諭
紀停編審
紀丁額除籍為良
紀賦冊糧票歷朝田額糧賦總目
紀丁隨地起
直省地丁表通考京師用額
紀會計
紀秏羨歸公附公廉
直省歲入總數表
直省歲出總數表部庫年例應放數目
直省出入歲余表河工月案
第 4 冊
卷四
紀庫
紀漕糧
紀漕船運軍
紀漕運官司期限
紀罷漕折附記
紀採辦
紀屯田附記井田祭田學田
紀勸墾
紀蘆課附丈量
紀常平倉額
紀官倉
紀社倉義倉
紀平糶互見各篇 附記旗倉邊倉營倉灶倉
紀糴
紀五城米局附入旗米局
紀鄰谷協濟截漕撥濟
紀圈地紅冊余絕地畝
紀旗人生計
紀牧場
![書影](/img/f/55c/nBnauM3X1gTM2kzM2ADNzQDN0MTMyQTOyITMwADMwAjMxAzLwQ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第5冊
卷五
紀制錢品式
紀戶部局鑄
紀銀錢價直
紀錢銅禁令
紀銅政
紀礦政
紀硝磺
紀監法
紀引課
直省鹽課表
紀監禁
紀河東鹽法篇上
紀河東鹽法篇中
紀河東鹽法篇下
紀恤商井灶附
紀茶引
紀酒禁
第 6 冊
卷六
紀關稅
直省關稅表
工部五關稅課表
紀雜稅
紀米糧稅
紀邊外互市
紀海舶米糧
紀市舶
紀英夷入貢
紀畿輔營田水利
紀鐵斛鐵尺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