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概況:
![](/img/1/563/nBnauM3X2ADN5gTMwkzNwADN0MTMxIjNwMDMwADMwAjMxAzL5c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石泉古屬梁州、庸國,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25年)定名石泉,因縣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石泉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時期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主要活動在漢江沿岸,被歷史學家劃為“仰韶文化”區域。夏屬梁州,商周屬庸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國、巴國和秦國,秦代屬西城縣,漢代和三國時期屬安陽縣,晉代後,幾度易名為長樂縣、永樂縣,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縣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徑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泉山城,石泉人民獲得徹底解放,石泉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拼音:ShiQuan Sh
![石泉市大橋](/img/8/ff7/nBnauM3X2EDNzcjMwkzNwADN0MTMxIjNwMDMwADMwAjMxAzL5c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所屬地區:中國 陝西
人口:18.2萬人
郵政編碼:725200
石泉資源
石泉資源富饒,其中生物、水力、礦產三大資源最為豐富,是陝西省蠶桑基地縣。石泉縣自然人文景觀集南北風光之奇秀,匯秦楚文化之精粹,北有“小終南山”之稱的雲霧山,尚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因其主峰天台山曾為“鬼谷子”隱居地,天台觀遺蹟已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雲霧山鬼谷嶺被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南有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燕子洞,以及正在加快建設的喜河水電站,建成後形成14平方公里的湖面,與現已建成的石泉水電站將在縣境內形成“一江兩湖”的獨特景觀,豐富的旅遊資源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前景。
石泉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境內地形複雜,山巒疊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懸殊大。最高海拔北部的雲霧山2008.9米,最低海拔南部的石泉咀332.8米。 氣候特徵氣候為北亞熱帶邊緣濕潤季風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熱量充足,溫和濕潤,災害性天氣頻繁。在時間分配上,季節差異大,配比不協調。春季升溫快,不穩定,冷暖變化大,常有寒潮、霜凍、大風和浮塵天氣。冬季受蒙古高壓和極地變性大陸氣團影響,天氣較冷,降雨量少,多乾旱;春季暖氣團逐漸增強,氣溫漸高,晚春多陰雨;夏季受蒙古低壓和太平洋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降水集中,局部洪澇,常有伏旱和夏旱發生;秋季冷暖氣團交替發生,陰雨連綿,常伴隨低溫,10月份後,氣溫迅速降低,降水量減少。年均氣溫14.6 C,年均降水量888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8小時,無霜期2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