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官渡區阿拉彝族鄉,地處鄉中部,距 鄉政府所在地2.0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區6公里。東鄰阿拉村委會,南鄰呈貢縣,西鄰普照村委會,北鄰高坡村委會。轄大石壩、小石壩、小新村、七家村等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56戶,有鄉村人口1912人,其中農業人口1912人,勞動134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75人。
全村國土面積13.05平方公里,海拔1,922.50米,年平均氣溫 14.50 ℃,年降水量 900.0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644.10 畝,人均耕地 0.33 畝,林地 8,359.5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7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456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44.10畝(其中:田400.40 畝,地 243.70 畝),人均耕地 0.33 畝,主要種植 蔬菜、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8,359.5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49.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44 畝;水面面積30.00畝;其他面積 10,541.4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該村全部通自來水,全部通電,有 3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56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 55%和 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7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425 戶(分別占總數的 78.60 %和 76.44 %)。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9輛,拖拉機8輛,機車2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5.00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18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畝。
到2006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284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6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5.00萬元,占總收入的48.08%;畜牧業收入 7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0.6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7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79.00萬元,占總收入的41.27%;工資性收入7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00萬元,其中,外出務工人數 49人(占勞動力的2.56%),在省內務工34人,到省外務工1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區。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56戶,共鄉村人口 1912 人,其中男性890人,女性1022人。其中農業人口1912人,勞動力1349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610人,漢族279人,其他少數民族23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90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9.42%;享受低保1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54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334.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39人,距離鎮中學1.5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74人,其中小學生139人,中學生63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3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政務等.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62.00畝。年末集體總收入963.60 萬元,有固定資產94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197.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公布榜、村民會議等方式公開 。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4 人,少數民族黨員44人,其中男黨員60人、女黨員1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支書、副主任、文書等組成,下設大石壩、小石壩、小新村、七家村等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 16 人。
人文地理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資金短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