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伢子[無產階級革命家]

石三伢子[無產階級革命家]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和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被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人名

毛澤東的小名。話說毛澤東小時候,出生前有兩個哥哥都是胎死腹中,父母為了毛澤東能健康的成長,在他出生後拜了後屋一個神廟前的石頭做仙娘,意為三界之外的靈物保佑他可以免去人間的疾難.所以有了石的出處,又因他排名老三所以叫他石三伢子.

兒童木偶劇

湖南省木偶皮影劇院推出了大型木偶兒童劇《石三伢子》。

名字來源

在青山環抱的湖南韶山,一位母親唯恐她的第三個孩子也過早夭折,於是讓他拜石為母,並取乳名“石三伢子”。石三伢子漸漸成長為濃眉大眼的少年,他像石頭一樣堅強剛毅,終於有一天他決定離開家鄉,走出大山,創造了一番頂天立地的事業。

故事簡介

《石三伢子》共分11段,15個演員操作20多個角色輪番上場,表現“石三伢子”幫助弱小、開倉濟貧、保護耕牛等許多童年生活場景。該劇用生動活潑同時又極具鄉土民俗風情的木偶表演,將少兒時期善良、勇敢、志存高遠的少年毛澤東形象一幕幕展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劇中我們看到了一位豐滿、真實的農家少年形象。他在封閉而秀美的自然山水中長大,在私塾里接受傳統中國人普遍接受的啟蒙教育。在許多方面,他都和其他農家子弟一般無二:一位心地善良的母親,一位精打細算、勤扒苦作的父親,一份雖非困窘但也決不富裕的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與文化背景下,少年毛澤東很難說就一定是一個注定要乾一番大事業的角色。然而毛澤東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偉人,與其從小的性格、志趣、經歷畢竟又有關係。

心地善良、扶危濟困是他的第一個特點。一方面受母親的深刻影響,另一方面出於對父親過於苛吝的逆反,毛澤東從小就培養起同情貧弱、仁厚為本的胸懷。劇中,他主動開倉借糧,讓貧苦人家度過饑荒;他放著自家的穀子被雨淋濕,幫助毛四阿婆收谷……所有這一切,都較好地提示了少年毛澤東的情感基因,這也正是日後毛澤東為把窮苦人民從災難深重中解救出來而革命一生的性格基礎。

匡扶正義、疾惡如仇是少年毛澤東的第二個特點。正因為有著對勞苦大眾深厚的愛,他才會如此痛恨人間的不平,如此強烈地反抗舊社會的惡勢力。劇中,毛澤東與父親爆發的激烈衝突決不僅僅是性格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對事物的理解、人生的追求不同。毛順生一直想把毛澤東打造成像他那樣亦農亦商的標準的作田人,而這恰恰不是毛澤東所追求的。少年毛澤東對父親權威的反抗一如他日後對壓迫勢力的反抗,決絕、激烈、持久且充滿必勝信心。當然他從體力上不是父親的對手,但在精神上他的頭顱是高昂著的,他甚至不惜以死來威脅父親。父親不得不讓步,感嘆“我早知道你不是個作田崽”,從而將他送出鄉關。年少時對《水滸傳》的熱愛影響了毛澤東一生的人生觀與文學觀,以致他後來多次引用小說中的故事和人物,以此為參照來思考現實與文藝。

志存高遠、不甘平庸是少年毛澤東的第三個特點。毛澤東從小就有著鴻鵠之志,死氣沉沉的生活使他厭倦,臉朝水田背朝天的命運對他毫無吸引力。他渴望如大鳥一樣一飛沖天。出身不能改變,但立志全在自己。當賓老倌嘲笑“雞窩裡也能飛出鳳凰?”時,毛澤東偏不信命中注定。傳為毛澤東作的《詠蛙》詩和抄錄日本人西鄉隆盛的《出鄉關》詩,雖都並非毛澤東親筆,但詩的境界與毛澤東的人生境界極為吻合,以致很多人都當成是毛澤東自己所作。除了這三特質外,劇中還表現了毛澤東的領袖氣質、博學之資和特異之才,這使他與同齡人相比,確實顯得鶴立雞群、卓爾不凡。

故事評價

凡觀賞過木偶音樂劇((石三訝子》的觀 眾,無不為其中歡樂的鄉村童趣、濃濃的鄉情 鄉韻所打動。看一個個故事在眼前演繹,如同 欣賞一幅國畫長卷,那種散點透視的感覺和時 空移動的感覺油然而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