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抗

矯抗

矯抗亦作“ 矯亢 ”,漢語辭彙。 拼音:jiǎo kàng 釋義:與眾違異,以示高尚。

詞語

矯抗

拼音

jiǎo kàng

注音

ㄐㄧㄠˇ ㄎㄤˋ

引證解釋

與眾違異,以示高尚。

三國 魏 嵇康 《卜疑集》:“尊嚴其容,高自矯抗。”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乃致 公幹 仲宣 之論,家有曲直; 安仁 士衡 之評,人立矯抗,況復殊於此者乎。”

宋 王安石 《寶文閣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貪者矜焉,而非雕斫以為廉;所不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矯抗以為勇。”

宋 秦觀 《財用策上》:“ 晉 人 王衍 者,口不言錢,而指以為阿堵物,臣竊笑之,以為此乃奸人故為矯亢,盜虛名於暗世也。”

清 惲敬 《游羅浮山記》:“愚者往往為所眩惑,以古為今,以虛為實,其一二矯抗之士止求奇偉駭心目者,以為山水之至,一邱一壑則委而去之,此均非善游者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